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初探

2016-10-21 15:27于洪
关键词:企业

于洪

摘 要: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应用型本科学院校企合作内容、合作机制以及校企合作的制约因素等进行了初步探索,从校企合作现状、问题入手,提出构建我国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保证校企合作互利双赢走上良性运行的轨道。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学院;企业;校外办学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47-2

0 引言

为了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能力,很多学校和校外企业进行了校外办学,所谓校外办学,即学校按规定的教学大纲的要求下,为企业提供合格的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应用型本科学院与行业、企业、单位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将学校的教学大纲与与社会对劳动者的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应用型本科学院的教学的质量和未来劳动者的技能,使企业部门能提前看准合格的学生,也能使学生对企业有一个了解,增强双向选择的可能性,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它涉及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中的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教学内容的更新等诸多方面。“校外办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能否办出特色,而能否办出特色正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1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外办学的现状

校外办学是伴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产生和发展及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要求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教育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以就业为主。国家为了提高学生的水平,在本科评估方面也都有倾斜,比如要求专业教师中有25%的教师要是校外聘请的工作在第一线的人员,也要求在校的教师要有一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学校也多方面的想办法:比如校企合作走出去,和用人单位联合办学是很多学校采用的方法之一。但多年来,一直还停留在学校与企业自愿结合这个层面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校外办学的运行规则,整体还处于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发性

校外办学虽然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词,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一种松散的、随意的自发合作阶段。校外办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和推进方式,但这种校企联合合作大多数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靠教师在校外从事一些社会性工作时认识的关系维系的一种低层次的合作,而且合作上基本上以企业的要求为主,学校并不能过多地参加到其中,教学大纲的制定也以企业的需要为主,有时候为了满足企业的需要,不得不在一些方面让步。这样一来合作的效果就参差不齐了。

1.2 单项性

在校外辦学过程中,许多和学校合作的单位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基本上是以学校满足某个企业或单位的要求为主,培养的学生只能满足一方面的要求,整体适应性差,综合素质相对较弱。对于在单位工作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学习得较多,而另外的知识却学得很少,或根本没有学习。这样的学生回到学校后,错过了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阶段,到了毕业再踏上找工作的道路并不见得比以前的学生好走,反而由于知识的片面性受到诸多限制。而用人单位对于实习生的分配也并不主动,除了少部分急需的人才会招聘之外,大多数学员也就是实习期满也就完事了。

1.3 无制约性

校外办学初始时期大多是熟人介绍或个别用人关系单位到学校洽谈时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很多只是一种口头协议。学校为了更好地推销自己的学生,企业为了能更好地减少初期的培训经费,双方一拍即合。这种合作并没有明确规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许多用人单位在学校建立校外办学基地时说好的条件到了实践时都变了,但学校却没有明文规定的责任和相关的权利义务,所以并不能很好地实行自己的教学内容。

2 校外办学中的三个突出弱点

2.1 相对地位不均衡

校外办学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学校希望企业能带给学校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而企业们希望能从学校开始带给企业优质、低廉的人才需求。一些用人单位在合作时答应学校的各种培训要求和方案,但到了工作场所,常常以工作实际需要、客观情况不允许等借口修改教学大纲。而学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教学计划已经做出,很难再去修改。所以此时成了学校是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操作过程中却处于被动地位。

2.2 不稳定性

校外办学是不稳定的,一些用人单位在完成了一些项目之后,不再需要人的时候,或是某种行业在社会竞争中属于萧条的时候,为了节约成本,企业会单方面终止合作。上面提到的合作地位的不均衡,使得学校对这种情况无所适从。而现在是一个工作或一个企业的生命都很有限,使得教学大纲根本不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常常由于合作单位对学员要求的改变使得校外办学常常中断,存在着很大的不性。

2.3 风险性

由于没有制度的约束和保障,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意退出合作,特别是企业一方,极易造成双方的损失。许多校外办学的企业是为了降低培训经费和工人的工资来和学校谈校外办学的。当企业完成了某一项目,后续项目还没有开始之前,一些用人单位会单方面停止合作。而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增大了学校的管理难度,也增加了企业的安全隐患,易发生工伤事故和纠纷,风险性进一步增大。

总之,如果校外办学没有相关体制的约束,光靠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协议,是很难整体推进的。这些方面需要政府、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需要政策的保障。

3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校外办学运行机制

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度重视,将一些二本院校更改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次召开大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推行校外办学、校企合作,规范管理学校开展学生实习工作,保护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意见。但国家的宏观政策与指导力度不够,校企双方在社会职责、价值取向上有着很大不同。因此应建立一整套长效运行机制,以保证校外办学互利双赢。

3.1 协调机制

国家层面上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协调双方的利益关系,倡导并鼓励校外办学。从长远的角度,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引导和激励校企的合作。如国家实行各种鼓励高新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来调动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积极性,对于成果的分配机制、人才的使用机制,学校和企业的相互利益和责任的划分等多方面都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机制,以保证校外办学的顺利进行。

3.2 风险预测机制

风险预测机制即检验与评估校外办学开展情况的机制。学校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大纲和人才的培养标准来衡量校外办学。从学生在用人单位的稳定时间、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来考量校外办学,还要考虑此种教学模式的持久性。对于行业的周期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周期都需要做足功课。这些是以前高校很少面的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必须选派一些年青的、思想活跃的教师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要充分考虑用人单位和行业的周期性,适时修改教学大纲,使学生能学到真正的过硬的本事,能在工作竞争中處于不败的地位。

3.3 反馈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实际上目的就是就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情况至关重要。衡量校外办学的好坏要从毕业生的就业率、用人单位的满意率、学生就业的稳定率等各方面全方便地考虑。要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作出调整,探索符合当代校外办学的教学质量评的价标准和学生的考核办法。要根据合作单位的反馈信息,向学校提出合理建议,改革招生、教学及有关的学校管理制度。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认真研究制订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确定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实现学校和企业合作互惠、共同发展。

校外办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校企双方的一致需要;所以要紧紧围绕着人才互动和培养展开合作,既要引进兼职教师队伍又要培养“双师型”师资,进行理念、文化、管理、技能等多项融合、渗透,其隐性效益和长期效应需在长期不断实践、探索方可显现,校企合作任重而道远。

参 考 文 献

[1] 张永超.高校开展校企研合作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05.

[2] 陈白生.校企研合作教育模式散论[J].实验室科学,2006.

[3] 黄迎新.关于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培训,2006.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