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新路的方法论

2016-10-21 14:54夏自钊
决策 2016年7期
关键词:合肥安徽发展

夏自钊

透过省域经济的升降可以发现,竞争的关键在于找到最新的方法,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积累“进”的因素,才能实现从跟跑到并跑,最终到领跑的升级。

改变每天都在發生,只是因为细微而不被觉察,一旦累积到超过临界点,带来的就是一片惊叹。

眼下的安徽,这样的改变正在持续涌现:在淮南,煤电产业在下滑,大数据产业链正在形成;在铜陵,有色金属冶炼的比重在下降,铜基新材料产业在扩大;在太和县,传统农业和加工制造业比重在减小,生物医药产业实力在增强。这些市县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处在发展阶段转换的关键期,正无限接近转型升级的临界点,即新兴产业规模在扩大,“对冲”传统产业增速下滑的能力持续增强。

从合肥都市圈到皖江城市带,从皖北振兴到皖南示范区,淮南、铜陵以及太和县的实践,就是找准落点,做好“加减乘除法”。他们也在用生动的实例证明,经济新常态下,区域分化越来越明显,谁能率先激发新动能,将产业提升到中高端,谁就能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胜出。

城市竞争力如此,一个省域的竞争力同样如此。接下来,安徽闯新路的抓手和落点在哪里?安徽实现新旧动能成功转换的方法论又是什么?

“两翼齐飞”

“十一五规划中,工业强省作为安徽发展的主战略第一次被明确提出,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抓手。十二五期间通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安徽工业发展的质量效益都得到有效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业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突出。安徽抓住制造业这一核心,提出十三五期间打造制造强省的发展战略,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区域所所长徐振宇向《决策》梳理了安徽十年来抓工业的主要脉络。

统计数据显示,安徽三次产业结构在十一五规划开局的2006年,是16.7:43.3:40。经过10年演变,到2015年时为11.2:51.5:37.3。2010年时,第二产业首次超过50%;十二五时期,工业占比一直高于50%。第二产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1415.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1342.3亿元,增长了8倍。这也标志着安徽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省到新兴工业大省的转身。

十二五以来,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发力,在某些领域与东部沿海省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乘势工业化的良好基础,2015年6月,安徽在实施“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中,推出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重点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大多是无中生有,大家起点都差不多,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安徽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志彪对《决策》分析说。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安徽已经走在前列。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习近平4月26日的视察中,他亲自试驾了江淮公司最新款的新能源汽车。此前,李克强总理、马凯副总理的合肥之行,也都试乘试驾了江淮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是安徽省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过去五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阔步向前,领跑全国。

以江淮汽车为龙头的合肥开创了多个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完成率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在机动车保有量中的占比全国第一;新能源公交车的占比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实现电动轿车大批量外销的城市……在安徽另一汽车重镇芜湖,新能源汽车也在持续发力。

根据安徽省工业化所处的阶段性特征,制造业是经济升级的真正支柱,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是抗风浪的“压舱石”,具有特殊意义。因此,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是抓住了安徽经济转型升级的“牛鼻子”。而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上,安徽与周边省份基本处在同一档次,即产业格局深度调整、产业价值链重塑的关键期。宋宏分析说:“这个时候的安徽必须在调结构上出实招,比的就是看谁抓得更早、抓得更实,只有这样才能厚植发展新动能,走出产业发展的低端锁定。”

一方面是制造强省主战略,一方面是现代服务业提升,两者合力才能优化产业结构。这是安徽下一步的重要着力点。安徽省经济研究院总经济师周云峰告诉《决策》:“安徽产业结构优化最终要实现的,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两翼齐飞,现代服务业会成为安徽一个新的增长潜力。”

首先从安徽经济结构10年演变的纵向来看,本刊梳理2006年—2015年的安徽经济变化发现,2006年的安徽第三产业占比为40%,到2011年降为32.2%,是10年来的最低点。2011年开始安徽第三产业进入上行通道,以平均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上升,到2015年达到37.3%,按照这个增速,将在2018年突破40%。

其次从区域经济的发展轨迹来看,安徽作为经济后发地区,第二产业高于第三产业属于正常现象。根据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最终将呈现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重稳定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上。

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通过对安徽产业结构的纵向演进,以及分析比较经济发达省份的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后认为,安徽在十三五时期,第三产业将向上提升,重新达到40%;同时,第二产业稳定在50%,到2020年调整为8:52:40,安徽的轨迹符合后发追赶型增长的客观规律。

闯与创的辩证法

闯出新路的核心要义在于“新”,不重蹈旧路的方法在于“闯”,但安徽作为后发地区,更重要的是“创”,从本质上说,“闯与创”是统一的。采访中,专家普遍认为,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已经不同于前30年,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一定要有新的发展路径。

这样一来,会有两种不同的选择:一种是延续以前的传统路径,很可能多年后还是落后,因为走的是别人的老路;相反,如果认真吸取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发挥后发优势,一开始就按照新的发展理念走新路径,有可能事半功倍。对此,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曹有挥认为:“在创新发展方面,安徽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在某些领域已经是第一方阵,完全有可能在这些领域弯道超车。”

“对于安徽来说,怎样把比较优势很好的发挥出来,然后集中力量迅速赶超,才是最重要的。发展是有战略的,先扬长避短,然后才是扬长补短。安徽一定要發挥创新方面的比较优势。”刘志彪对《决策》分析说。

在南京市住建委政策法规处处长陆玉龙看来,安徽创新发展要有新姿态,这个新姿态就是在五大发展理念上发挥优势,走出新路。“按照五大理念,与沪苏浙相比,安徽未必全都是落后的。安徽的创新发展不比东部差。”陆玉龙建议,安徽从现在开始就要跨越发展,不要跟在后面学。

省外专家的肯定令人振奋,但安徽仍需理性分析自身的比较优势。徐振宇告诉《决策》,他曾到中科大先研院做过深入调研,发现先研院的体制机制仍有待完善和优化。

同时,在科技投资结构上也需优化。2014年安徽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为1.89%,在中部地区位居第一。但在投资结构上,安徽大量资本仍然投向传统产业和大型国企,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也占用大量资本。以2015年统计公报为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投资仅260.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09%。

采访中多位专家均表示,安徽要真正闯出新路,实现创新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过程中,跟长三角地区实现产业分工体系和创新体系的集成。最新获批的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非常有利于释放安徽的科创潜力。一方面,以国家级平台为载体,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建立最优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推动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从而提高科研论文、研究成果从“纸”变“钱”的能力和水平,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另一方面,从效果上来看,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以来,有效发挥了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对区域发展产生了极强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效应。安徽可以利用合芜蚌的优势,将更多资源转向人力资源开发,因为不管闯出新路的过程有多长,起核心作用的最终是人才团队。安徽提升创新能力,必须要以一流环境吸引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发展一流企业,再由一流企业家引领形成一流产业。

内陆开放新高地

在合肥经开区云谷路上,坐落着一个外界看来有些神秘的机构:四周皆是绿色围网,大门长得很像高速公路的收费站,身着整齐制服的海关工作人员在门口24小时监管。在这座神秘的大门里面,诞生了合肥最大的工业企业、安徽最大的进出口企业;这里每年的进出口总额占合肥全市的1/5,在全国同类机构中排名前十。这就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外向型经济的桥头堡——合肥出口加工区。

十二五以来,合肥全速建设对外开放八大平台,构建集水陆空铁及跨境电商为一体的立体化对外开放体系,为打造内陆经济开放新高地夯实基础。安徽加快形成东西双向互动、对内对外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不可或缺。

2014年6月26日,合肥开通“合新欧”铁路货运班列,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外贸企业提供了一条通往中亚、西欧的快速通道,一大批“安徽造”产品走向欧亚市场。“合新欧”班列的开通,开启了安徽通往欧洲的新丝绸之路。根据规划,合肥国际内陆港将建成“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国际陆港物流园多式联运的示范点、铁路国际集装箱运输的标杆点,使得合肥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从一个出口加工区,到合肥八大开放平台,再到“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安徽的开发开放正一步步走向深入。那么,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对安徽经济发展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首先,从国内外开放发展的历史实践来看,内陆是我国未来开放的重大潜力所在。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安徽打造内陆开放经济新高地的研究报告认为,随着国家推动经济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梯度发展,安徽区域优势日益凸显,发展潜力和空间将会得到更大的释放与拓展,安徽要主动融入国家开放总体战略,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其次,在带动区域板块发展上,以皖北为例,如能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红利,将带来不少新增长点。“与长江经济带不同,‘一带一路是布点的,皖北又是交通物流大通道,皖北中心城市如蚌埠等如果能布点大型物流中心,不仅把整个皖北连在一起,还将极大带动皖北的发展。”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周加来告诉《决策》。

再次,加快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是安徽破解发展瓶颈、拓展发展新空间、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2016年安徽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认真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围绕重点国别、重点产业建立产能合作项目库,支持建材、汽车、钢铁、有色、能源、建筑等领域骨干企业建设境外生产基地,并提高走出去的“组织化程度”,培育一批具有跨国经营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2015年,安徽实际对外投资9.7亿美元,增长1.1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4亿美元,增长5.7倍。总额虽不大,但显示了极高的成长性。截至2016年2月,安徽已收集整理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重点项目36个,其中15个项目进入国家重点项目库。36个入库项目中,一半以上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中,海螺集团、中铁建铜冠和奇瑞汽车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佼佼者。

猜你喜欢
合肥安徽发展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