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

2016-10-21 15:56孙剑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职业化新时期辅导员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的发展,社会变革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辅导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职责。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对于稳定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能够长期坚守岗位的职业化队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化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维护高校的稳定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以及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所呈现出的新特点,给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而严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对此,提高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能力,解决高校辅导员队伍中普遍存在着的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辅导员职业化的内涵

所谓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使员工在一定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把从事的工作作为终生事业来对待。鉴于此,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制度化体现,是指辅导员通过相关的专业技能教育或培训,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使辅导员在高校长期甚至是终身从事的职业。

二、理想预期: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历史使命与实现路径

(一)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历史使命:从“政治领路人”到“人生导师”

从国家提出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至今,在这六十年的历史中,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为高校的育人成才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献。在新时期,随着社会知识时代的到来,人才的竞争已成为社会竞争的决定因素。对此,各大高校利用国家对教育支持力度的加大和人们对教育重视提高之际,纷纷顺应发展潮流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辅导员不仅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政治领路人”,更是大学生在健康成长中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的“人生导师”。

(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实现路径

第一,建立严格的辅导员选聘机制。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把好辅导员选拔关,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队伍的质量,对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保证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构筑完善的辅导员职业培训制度。辅导员仅仅凭借原有知识、人格魅力和工作经验开展工作,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只有对辅导员进行再教育的职业培训,才能不断适应高校新的教育形势的变化。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培训,不仅要加大岗前培训力度,更要在入职后对辅导员队伍进行系统的职业培训。

第三,完善辅导员队伍考核机制。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考核和管理,有利于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发挥辅导员的工作潜能,从而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对于辅导员队伍的考核,即要考虑到辅导员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又要考虑到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鉴于此,学校可以将对辅导员的考核以院(系)考核为主,形成学校考核学院的学生工作、学院考核辅导员的评价体系。通过完善辅导员队伍考核机制,有效地促进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四,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由于辅导员工作面广、弹性大、见效周期长,适当的激励机制能使辅导员不断产生追求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愿望,促使辅导员充分发挥潜能,进一步激发其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吸引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此,提高辅导员的物质生活待遇应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现在很多高校除提高基本工资外,还单独为辅导员增加各种补贴,如话费补助、节日补助、暖气费补助、年终奖金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辅导员的待遇。另外,有些高校对于工作业绩突出的辅导员给予一定数额的奖金或者提升岗位津贴金额。

三、回归现实: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必须正视的几个问题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职业化已经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方向。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的诸多新问题,也使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存在着一系列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明确

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界定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然后,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除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外,许多非本职工作都压在了辅导员的肩上。这种辅导员角色定位的不明确,造成了辅导员队伍在高校中声望低,缺乏职业荣誉感,从而不利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建设。

(二)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主要表现在辅导员队伍的学历层次偏低和理论素养缺乏。一方面,高校辅导员以本科学历为主,硕士学历和博士学历较少,而在以教学和科研为主的高校氛围中,学历层次偏低的辅导员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总体发展。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队伍大多数人缺乏专业理论的教育,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扎实理论功底。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难免力不从心,很难将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从而,导致辅导员工作只能应付完成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很难做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次研究。

作者简介:孙剑(1985-),男,辽宁义县人,助教,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冯刚.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张文强.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化研究[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职业化新时期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