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孩子的哭闹情绪

2016-10-21 06:09陈洁珊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6期

陈洁珊

【摘 要】孩子爱哭闹多半是家长长期溺爱的结果。孩子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难免会以自我为中心,孩子一旦对某方面或物品产生兴致,便会不顾家长反对,家长如不能满足其条件立马无理取闹。家长如果任其继续发展下去便会越来越自私任性,养成粗野、没有礼貌等不良习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哭闹情绪。

【关键词】孩子成长;哭闹情绪;针对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场面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家长带着孩子进入商场,孩子看重了某样东西而家长却不买,孩子就伤心无理的哭闹。这时,大多数家长会采取以下策略,以威胁的方式说:“还哭、还哭、再哭信不信我打你啊!”孩子震慑于父母的威严,只得妥协;再如:孩子学会走路后,因步履不稳而经常跌倒,一旦跌倒便伤心大哭。这时父母急忙抱起孩子,并向孩子说道:“宝贝乖,不哭啊!宝宝不哭爸爸就给你买好吃好玩的。”于是孩子破涕为笑。从上述情境中我们不难看出,家长在面对孩子哭闹情绪时,采用震慑或哄骗的方式,虽对阻止孩子哭闹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家长也觉得这样的方式非常妥当。恰恰相反,家长如果长期使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实际上是影响到了孩子日后承受挫折的能力。孩子的感情需要慢慢愈合,而哭泣时孩子能想到的或自发表现的最佳形式。孩子在受到挫折、要求没能得到满足,哭泣再正常不过了,成年人在遇到挫折时难免也有伤心落泪的时候,孩子因年龄的因素,没有成年人一样的心理素质,更没有成年人的思维能力,因此不可能如成年人一般以旅游、唱K等方式发泄心中郁闷。并且,还在只有通过哭闹的途径才能放松自身情绪,进而治愈心理创伤,也讓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一、巧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哭闹从最初的无理取闹发展到后来的无理任性,最主要的原因要归咎到家长身上,最初,孩子根本不可能想到哭能解决很多问题,但通过多次的哭闹,孩子发现自己一旦哭闹,家长立马给予过度的关心,自己一旦哭闹则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等等。长久下来,孩子天性的哭便会变质,变为孩子“威胁”家长满足其要求的一种手段,大人一旦不满足其要求,便会哭闹不止。可以说,“哭”与“任性”之间其实只有一线之隔,家长如果干预得当便会省去不少麻烦。研究表明,孩子养成怎样的性格,除了遗传因素外,周围环境因素也十分重要。孩子的性格,天生的大约仅占10%,其大部分是后天原因所造成。从孩子的角度来讲,哭闹是一种引起家长重视的有效手段,家长如果加以理睬,便会达到孩子的目的,非但没能制止孩子,还无形中助长了孩子这种不良行为。如果家长不予理睬,任由孩子哭闹,时间一久,孩子觉得哭闹没有效果也就没了哭闹的动力,自然就停止了哭闹,俗话说:“越理睬越来劲”便是这个道理。

例如:在我班,有个孩子因妈妈要走而哭闹不止,我以转移其注意力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询问他一些生活方面的问题,引起他的好奇心,最终成功转移了他的注意力而停止了哭闹。

二、及时处理哭闹不停的状况

家长和教师在面对孩子任性哭闹时,应采取怎样的策略?

(一)对孩子的敏感你也要敏感

孩子的敏感程度远大于成年人,因此孩子感受到的疼痛感也大于成年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家长或教师不能采用开玩笑和恐吓的策略,而应正视孩子的疼痛,而不是数落孩子的懦弱和胆小。如:孩子在打针的时候哭是十分正常且必要的,我们没有理由让孩子在这个时候强忍扮作坚强。哭,证明孩子的触觉系统是敏感的;反之,孩子的触觉反应是迟钝的,这时成人需要重视。

(二)要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

1.培养孩子自我表达能力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将孩子的想法变成语言表达出来,训练孩子也能通过语言表达自身内心的想法。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词语不丰富,所以当遇到困难而又不知道如何解决的时候,就会用哭闹来寻求帮助。

2.正视孩子的哭闹情绪

孩子在苦恼时哭闹,不要立即去安抚,应该事后耐心了解原因,讲讲道理以抚平心情。如果孩子只是一时兴起而无理由哭闹,这时如果你介入其中,非但不能制止,反而会让其越哭越厉害。

3.保护孩子自尊心

在爱护孩子的同时我们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千万要避免与别人谈及自己孩子爱哭的个性,。

三、正确引导“爱哭”和“坚强”

孩子一时兴起哭,受到挫折哭,遇到一点小困难哭,满足不了要求也哭,这些不恰当的表达情绪的方式是我们应该反对的表现形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更注重教导,而不是如何让孩子不哭。哭虽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但哭也要选择适当的时候,而不是想哭就哭。

例如孩子在学步摔倒时,许多家长采用鼓励的方式,鼓励自己的孩子不要哭,自己勇敢的站起来,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合理的教育方式。孩子摔痛了就应该让孩子哭出来,哭才能发泄摔倒时的不安与害怕感,大部分家长的最初目的也是想让孩子在摔倒能自己站起来,而不是不允许孩子哭。在此过程中,要让孩子了解,摔疼了可以哭,但要自己起来继续前进,不能以哭的方式要求家长抱起来,这样对训练坚强的个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孩子也有情绪,也会伤心难过,而家长与教师需要做的便留予其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其能在充足的时间里整理自身情绪。除此之外,家长与教师要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鼓励孩子勇于面对,使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得到培养,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孩子的人格向着何处发展,取决于家长对待孩子哭闹情绪的态度与方法。

四、结 论

总而言之,哭是孩子的天性,自孩子出生以来会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哭。作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哭闹声便随这孩子逐渐长大,在此过程中,家长如果采取了错误的方式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成长。因此,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哭闹情绪,以便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姚海芳.小班幼儿入园哭闹情绪的策略探究[J].读书文摘,2015(16).

[2]李敏.让孩子爱上幼儿园——幼儿入园哭闹情绪研究以及解决方法[J].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