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类中的大环保

2016-10-21 17:39张天熠
中文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自觉垃圾分类环保

摘 要: 由现实生活环境的恶化写到垃圾分类,由此引起人们对垃圾分类这种看似小问题的重视和思索。文中由中国写到北欧,再写到日本的垃圾处理,与之相比,在中国还没有广泛重视垃圾分类,要想让垃圾分类成为自觉,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包括制度的健全,措施的具体可行,公民意识的加强等。

关键词:垃圾分类 环保 文明 自觉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340-01

曾几何时,浓绿的山林里鸟鸣啁啾,细嫩的枝叶仿佛淡绿的水雾;曾几何时,“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摇橹声和歌子还在碧波间回响,白云悠悠,倒映在水上;曾几何时,碧空如洗,一点影下,不经意间,一只喜鹊划了一个漂亮的大弧……

这些美丽的画面清晰而遥远,封存在记忆深处。多年前记忆中的赏心美景如今在现实中已找不到依托:山坡尴尬地失去了青衣,凝滞的水里沉着垃圾杂物,散发着令人不快的味道;天空常是灰色,是鸟雀难以突破的障碍;早莺争树,新燕啄泥,清泉石上流,山青花欲燃,这些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它们的消逝让我们反思:这难道就是文明给人类的代价?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类忘记了竭泽而渔的教训,片面追寻高速的经济增长。随着生活环境的每况愈下,如今,绿色生活的理念渐入人心。如何让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相统一是政府需要调控的大方向;作为一位公民,我们怎样从生活的点滴中找到切口,身体力行,“望见山看见水记住乡愁”呢?从垃圾分类上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让我们先看看被誉为“安徒生童话故乡”的北欧吧:来到北欧,会顿时被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所惊艳。熟不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优美的环境也是由污染蜕变而来。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会产生大量垃圾,对垃圾的处理,显示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国民素质。欧盟制定了著名的3R垃圾管理政策,后来,垃圾焚烧发电与污染防控技术成熟,3R变为4R:避免制造过多垃圾(Reduce)、加强重复利用(Reuse)、分类再生循环利用(Recycle)能源回收利用(Recover),最后卫生填埋(Landfill)。比如宜家家具率先推出以废旧报纸为材料的咖啡桌,竟然成为时尚的新宠。北欧有标准化垃圾箱设计,分类标志,每个小区有多个。每天维护人员按时开车收垃圾。

在回收方面,各大超市设有可乐瓶或矿泉水瓶的回收机器,根据瓶子的大小、材质有不同价格,可以兑钱,这样不仅有利于环保,还为靠捡瓶子为生的人提供了维持生计的方法,可谓两全其美。

在北欧,说垃圾分类从娃娃做起,一点也不虚妄。可以说,垃圾分类是北欧孩童早教的一部分。当孩子还不会走路时,就由父母领着去垃圾集中处理站分門别类扔垃圾。学校老师义务教孩子认识垃圾分类的常识。所以,对待环境,对待垃圾分类,这样的科学理念深深地植根于每个北欧人心中,这才成就了北欧童话般的世界。

所以,北欧有令人艳羡的美景,有现实版的童话世界,与北欧人根深蒂固的环保意识、自然意识是分不开的。我们刚开始可能不会像他们那样有序,但这些步骤并不是单单像技术性的东西掌握了要领就万事大吉,学得了一时,学不了一世,最重要的是形成“无需提醒的自觉”。

在日本,从企业经营者到消费者,都在支持着环保的事业。大阪的舞洲垃圾处理厂,不仅处理垃圾,也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如为儿童介绍环保知识,俨然已经是个有公众意义的旅游景点了。这个垃圾处理厂从外形看根本看不出“垃圾”的痕迹,恰恰相反,它的外形就是一所漂亮的游乐园。日本人的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企业必须承担对环境的责任,而不应失职,或在污染后才买单。

有创新意义的是,多年前,日本出现了回收饭盒,而这是由消费者提出的想法。如今,买完饭后人们会自动将饭盒送回卖点,防止白色污染。我们应该看到,环保是一件大事,也可以是人人均可做的小事,是人们发自内心,而不是迫于政策或形势压力所形成的品质。

所以,日本被称为“不产生废料垃圾的国家”,街道上无一丝纤尘,空气才那么洁净,人们生活才那么舒适安然。我们应该从邻国的这面镜子中看到我们的方向。

中国一直在宣传垃圾分类,但从未硬性规定过。2015年,广州对不符合《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个人、负责人、收送单位无一例外。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这种强制约束可以极大的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但我们也要看到不足之处,《规定》中安排的程序太粗糙,细节模糊,主体不明确,这些与先进环保国家不可同日而语。面对垃圾分类、垃圾处理这样的“小事”,也许有的人会不屑一顾,也许有的人认为太麻烦,有的人认为这是徒劳之举,然而,一个小举动能够折射一个社会的态度,每一次小改变会带动各种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垃圾分类的严格管理会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由一个城市扩展到另一个城市,良好的风尚就此会逐步形成。

这是一个无意中看到的故事:一名女游客去国外旅行,住进小旅馆。在房间里失手打碎玻璃杯,就打扫干净倒入垃圾桶中,并告知老板。那个上了年纪的老板得知后,告诉这位旅客很抱歉,不能让她继续住了,女旅客惊愕地离开时,发现旅店墙角放了个黑袋子,上面有警示语:碎玻璃,危险!女游客惭愧不已。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读出的不仅仅是垃圾分类的深入人心,更有人们对他人的关怀,对社会的责任。将各种垃圾混在一起,将碎玻璃倒在塑料瓶边,将尖利的废品和纸屑堆在一起,于我们省时省力,可是我们从未想过,处理垃圾的人会被扎伤,拾荒的人们也会受到伤害!环保无小事,简单的垃圾分类,却可以有对人性的尊重与关怀,显现着整个社会的良知与素质,是文明的缩影。而这,正是我们需要努力的。

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习惯,让环保意识真正存于心中。只有我们从不同的方向努力,只有我们牢记一个公民的良知,只有我们铭记那些记忆中的风光,我们的绿色之路才会平坦、长远。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只有一点点地积累和规划,我们的环境才会越来越好,那些青山碧水,蓝天草地,河湖与生灵,那些珍贵的记忆,才会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不是多少年后人们口中的传说。

参考文献

[1]白岩松.行走在爱与恨之间.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4

[2]罗敷.这么慢,那么美.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5.7

[3]世界博览,2016.第2期

作者简介:张天熠,十七岁,高二文科生,喜欢阅读写作,关注社会人生,关注东西方的文明现状。

猜你喜欢
自觉垃圾分类环保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浅谈认同危机语境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
公众道德自觉的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