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2016-10-21 23:12万高凤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肛肠围手术期

万高凤

【摘要】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介入治疗中采用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60例行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加中医护理技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经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观察组的分泌物、疼痛、肿胀消失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介入治疗中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肛肠; 围手术期; 介入治疗中; 中医护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R24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6-0095-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6.052

当前对于肛肠疾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但术后患者极易出现伤口疼痛、出血、水肿以及感染等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还对手术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应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以改善手术治疗结局[1]。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60例行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治疗中采用了医护理技术,收获了较为理想的结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所接收的行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中关于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0~65岁,平均(41.2±5.3)岁;疾病类型:12例为混合痔,7例为低位肛瘘,6例为肛裂,5例为肛周脓肿。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9~66岁,平均(42.0±5.1)岁;疾病类型:10例为混合痔,8例为低位肛瘘,7例为肛裂,5例为肛周脓肿。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加中医护理技术,具体内容如下。

1.2.1 围手术护理 (1)术前护理:就肛肠疾病患者而言,因肛周痛觉神经较为丰富,患者疼痛感较强,常常表现为焦虑、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疏导;期间联合宣教,针对相关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会出现的并发症等进行重点介绍;(2)术后护理:患者术后应对其疾病改善情况与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記录,并增加廵房次数,若见异常则应立即告知主治医生以采取对症处理(常见的异常主要为创面渗血、结扎线脱落等),并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了解,叮嘱其俯卧位休息,防止术口出现压迫,参照患者实际情况,必要时可给予其止痛剂治疗;及时更换术口敷料,一般为2次/d(早晚各1次),仔细观察引流物的质、量、色以及有无出血或渗血;部分患者因术中麻醉长时间不能排尿,应叮嘱其多饮水,见排尿障碍时可让患者听流水声或行下腹部按摩,必要时可给予其1 mg新斯的明肌注或行导尿术;大便干燥者可饮用蜂蜜水,次数过多者可给药以防腹泻;(3)恢复期护理:患者处于该时期内时,应告知其适度活动,避免出现出血等不良事件,做好肛周清洁工作,以降低复发率;叮嘱患者排便后可及时采用温开水清洗,并针对利于其快速康复的肛门动作进行指导,2~5 min/次,2次/d。

1.2.2 中医护理技术 (1)中医熏洗方:药方组成为大黄、苦参、芒硝、地榆、马齿苋以及紫草各15 g,取100 ml浓缩剂后加水稀释至1000 ml,将药液温度设定为37℃(采用肛肠熏洗仪进行治疗),雾化5 min后冲洗5 min,冲洗过程中水柱应对准伤口,而后烘干5 min,并密切观察病情;(2)中医祛腐生肌法(增减)换药:即术后常规用油纱条蘸生肌散加氯霉素粉换药,药方组成:制象皮、血竭、煅龙骨、珍珠母、冰片、炉甘石、儿茶、赤石脂以及制乳香等(为笔者所在医院协定方),待腐肉脱落、有肉芽组织长成且创面红活后行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3个等级,取显效率与有效率纳入治疗总有效率计算;(2)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该项主要指标包括分泌物、疼痛、肿胀消失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3)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取前二者之和纳入计算。

1.3.2 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疗效:参照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情况,患者经治疗4周后,未见渗液、疼痛与不适感,创面愈合良好且日常生活恢复为显效;患者经治疗4周后,局部可见渗液、疼痛与不适感,创面基本愈合,日常生活基本不受影响为有效;患者经治疗4周后,局部见明显渗液、疼痛,创面愈合面积<50%且日常生活受限为无效[2]。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为笔者所在医院自制,满分设定为100分,不满意:得分<60分,一般:60~80分,满意:80~90分,非常满意:>90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经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分泌物、疼痛、肿胀消失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经调查后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详见表3。

3 討论

肛肠疾病就中医角度而言,其主要病因为湿热,肛肠手术或会对经络造成损伤,进而使局部经络受阻,导致气血瘀滞;且手术虽可将局部的病变去除,但仍可将湿热邪气留在体内,故而术后为改善治疗效果,应给予其必要的护理[3]。

本文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施加中医护理技术,首先为熏洗方,方中的苦参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功效;芒硝可消肿清热;马齿苋可清热解毒、消肿散血,且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菌、镇痛、松弛肌肉以及加速伤口愈合等作用;大黄可止血解毒、清热泻火、清泄湿热;紫草可凉血、解毒、活血;红藤可活血止痛、清热解毒;地榆可解毒敛疮、凉血止血,联用可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以及凉血止血[4-5]。其次为中药坐浴,中药经水煎后会加大其渗透力,对患处与周围皮肤均可起到刺激作用,从而加速药力渗透,有利于患处血管的扩张,改善血管循环,提高局部组织的修复能力,起到消炎止痛、加速切口愈合等功效[6-8]。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加中医护理技术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观察组的分泌物、疼痛、肿胀消失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充分表明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介入治疗中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后,可有效改善手术治疗效果,缩短分泌物、疼痛、肿胀消失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且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袁璟,吴海新.中医护理技术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介入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3(33):171-173.

[2]谢新辉.益气活血法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3,20(2):20-21.

[3]张鸿兰.肛肠疾病围手术期196例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2,26(11):1221-1222.

[4]燕珊.益气行气活血法在肛肠良性疾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5(2):1250-1251.

[5]付桂莲.中医整体护理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17(10):883-884.

[6]杨燕丽.中医护理技术在肛肠科围手术期的应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25(12):83.

[7]金顺海,朱琴淑,李春英.肛肠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6(02):170-171.

[8]曾秋梅,阮焕金,刘志娇.肠癌患者康复期复查依从性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7):67-69.

(收稿日期:2015-10-17)

猜你喜欢
肛肠围手术期
肛肠微波理疗椅对混合痔术后局部症状的应用效果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不要忽视自己的肛肠健康
中医疗法干预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注意!蹲厕所别超过三分钟
注意!蹲厕所别超过三分钟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