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木版年画中的民俗文化内涵及意义

2016-10-21 10:40王海龙
青春岁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间工艺文化内涵民俗文化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文化建设领域也是日新月异,各项文化开发研究异彩纷呈,呈现多元化发展,民俗文化的价值被提上日程并得到或逐步得到保护和尊重。木版年画作为民俗艺术文化的经典一支内涵深远意义巨大,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对其进行简要梳理。

【关键词】木版年画;民俗文化;文化内涵;民间工艺

民俗是经过约定俗成、最终成为一种共同遵守的生活规定与文化的规范,谁也不能违抗。民俗艺术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木版年画是民俗艺术中经典的代表艺术门类。

一、当前我国木版年画的生存现状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又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民俗文化犹如天上繁星数不胜数。民俗文化意义重大,囊括的文化范畴广袤无边,据《2013-2017年中国民俗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尽管国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护民俗文化,但仍主要集中于非物质文化保护国家制度的确立与学术界发起的“救亡图存”式的田野调查工作,而对于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开发及其在整体文化产业结构中的转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则明显不足。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掺假等现状层出不穷,木板年画是幸存下来的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之一,但随着传统习俗的改变和社会现代变革,传统木板年画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面临消亡的困境,也已日渐衰落。

二、木版年画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年画历史悠久,木版年画在其发展过程中更是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实际上,年画最初形式是从“门神”“门画”开始产生的。早在汉代,在门上画门画已形成风俗,既可以祈求平安吉祥又可以装饰门板。木版年画的出现与雕版印刷密切相关。我国的雕版印刷兴于唐,盛于宋。最初主要应用于佛经和少量书籍,敦煌石窟中已经发现的木刻《金刚经》,其中有木版印制的佛像,这是最早的木版画。渐渐地,民间木版印制的纸马开始流行。《武林旧事》记载着当时的开封已有了专事销售此类版画的纸马铺。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东京梦华录》记载这种事,说明这是一种新生事物,也表明至迟在宋代每逢过年以木版印刷的神灵乞求平安的习俗即已出现。但是,更完备的张贴年画的风俗及其文化体系并未形成。也就是说雕版印刷——从刻版到印刷的技术早已成熟,却一直耐心地等待着大规模的张贴年画的风俗姗姗到来。这一风俗的真正形成应是明末清初。尤其是康乾之盛世,使得这五彩缤纷的风习得以普及到九州广大的乡野。尽管,明确的“年画”一词最早出现于道光年间的《乡言解颐》一书,但张贴年画的风俗在康乾年间已是定不可移。一旦大众有了这样的民俗需要,具有巨大复制能力的木版印刷的年画便扬帆启程,并得以迅猛的发展。南北各个年画产地几乎是同时崛起,并齐头进入了辉煌期。社会进步历史发展,年画犹如一叶扁舟随着历史的巨浪跌宕起伏,题材和作用以及所蕴含的意义也千变万化,当历史的车轮步入21世界,中国的年画已经走入一个多元化时代,年画的品种由以前单一的门画、对联,向多品种、多层次、精品化、高档化方向发展。就其本质而言,木版年画不是单纯的艺术。在民间的生活中,它更是一种风俗的需要,是年俗的方式与载体。浓厚的人文精神与年心理便注入其间。年画自然也就不是一般意义的绘画了。

三、木版年画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民俗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基础文化之一,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历史沉淀。通过对木版年画的产生和发展进行简要的梳理分析,可以将我国木版年画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总结如下:

1、中国历史悠久,之间经历了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民群众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刻印神像的形象内容寄托了人民的防御凶兆,护佑平安的美好理想或者说民俗心理,以形象化的手段展现了精神生活的实际意义。

2、年节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统节日,木板年画恰到好处的装饰作用制造了良好的民众活动氛围。人民通过木版年画艺术作品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是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

3、年画艺术作品内容丰富多彩与时政息息相关,其作为传播载体可以引导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向增强正面能量具有记录时代的意义。

4、木版年画内容繁复,是人民生活行为方式的写照和精神世界的呈现,犹如统治者或政府体察政治实施可行性的参考书。例如《诗经》中的“风”专指民风,封建社会专有官职太师一职掌管民风工作,君王素有“查民风,知得失”的说法。

5、木版年画来源于生活,并渗透到生活的各处,蕴藏了农耕时代中国民间立体影像,记录了人民大众的精神情感是民俗文化的传承并很大力度的推动了民俗文化发展。

四、木版年画的民俗文化意义

木版年画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的民俗文化意义相当深远。

1、木版年画是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木板年画艺术是我国民间美术的卓越代表。从画面上看,赏心悦目的绚丽色彩、祥和欢乐的环境气氛、音容笑貌俱佳的人物形态、动听幽默的题词、惹人逗趣的故事情节以及适合人们欣赏习惯的章法结构等,都形成了其艺术形式中独有的特色。他的形式和内容完美统一,手法上的装饰性、象征性,构成了一种百看不厌的艺术魅力。年画寄托的人民大众的希望和向往,给人以欢乐享受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必要需求。

2、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木版年画艺术价值巨大。它的艺术特色鲜明,表现手法纷繁,审美含量极高,自成一个独特的审美系统。装饰性是木板年画最突出的特征,这种创作手法雅俗共赏,使人民大众易于接受,饱满的色彩善于简练中求取变化,凝练精准的勾线描写将内容形象绘制的栩栩如生,变化多端的构图方式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美学效果,种种特征给其它诸如油画、国画创作、诗词歌赋创作提供了帮助和内容。

3、在生活领域的影响

木版年画推动了我国所开发的文化产业的发。我国已有初具规模的文化产业针对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传媒文化、时尚文化进行开发。木版年画进入了市场,作为家居装饰,礼品等取得了经济效益。不少的商业已经把木板年画的艺术特点作为时尚元素与服装、刺绣紧密结合。时下复古风涌起,很多手工作业也风起云涌,印有木板年画的饰物远销欧美,这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好兆头。

4、走向世界促进国际交流

木版年画作为民间工艺美术的经典代表深受国外友人的喜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木版年画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光是杨家埠木版年画每年生产年画1000多万张,远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此以外国家还多次委派民间艺术家到欧美非洲的多个国家办年画展览,木板年画作为民俗文化的经典代表被分赠予各国驻中国的大使馆,对增进睦邻友好,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起了桥梁作用。

总之,木版年画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它已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是千年民族历史的沉淀,它所具有的民俗文化内涵和意义是广阔和辽远的,它是当之为愧的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项目:“京津冀木版年画中民俗文化在当下的传承研究”,(课题编号:SK201511-2)

【参考文献】

[1] 周 星, 陈 春. 木版年画中民俗文化与精神的表达与传承[J]. 现代装饰:理论, 2015(11).

[2] 白庚胜, 于法鸣. 中国民间杨柳青年画技法[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

【作者简介】

王海龙(1978—),男,河北易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理论与油画教学。

猜你喜欢
民间工艺文化内涵民俗文化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梅州举办首届民间工艺精品展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民族艺术研究之精髓,装帧设计教学之楷模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民间工艺保护的困境与对策建议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