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三部曲”

2016-10-21 12:37张璇
新课程·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家常鱼骨三部曲

张璇

【案例描述】

第一部:突然降临的任务

“你过两天要开一节课,组长通知你了吧?”

“啊?没有啊!”

……

“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第一周是研究课主题,你准备一下吧,不要有压力!”询问了组长,才知道有开课的事,虽然说都是组内教师来听,虽然组长和组员们都说不要有压力,可是身为教师,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开课,都是有压力的,只是压力大小的问题,更何况只有两天时间准备。

目前七年级下学期刚开学,才学到《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依据教学进度,开课那天可以上到《人体概述》,搜罗了一下从工作开始参加过的教研活动,似乎很少在刚开学的近几周就有开课的案例,没有可以借鉴的了,经过自己的思想斗争,最后敲定上到哪就拿哪节开课!既然上到第八章第三节《人体概述》,那么就不妨挑战一下;既然是组内研究课,那么就呈现出自己的思考供大家交流研究,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暴露问题,在研究中有所提升!

第二部:一改常规的思考

课题选定后,脑海里在构思课的设计。其实,原本家常课的上法非常常规和简单,必须得重新研究和打磨,特别是这节内容中有个实验:骨的特性与骨的成分之间的关系,借此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不同功能,感知人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吃鱼是每个同学都有的经历,请他们课前收集鱼骨也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以往家常课就我们学校的情况,都是以学生带鱼骨,教师在课堂演示煅烧和脱钙为主,几乎很少让学生分组体验。原因主要是学校班级多、人数多,鱼骨的搜集数量不足以满足全年级学生的需求量;另外,这一节内容不是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内容,课程资源中有视频动画替代与补充。

但现在,这个实验因为有了开课的压力,促使我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以往家常课的不足:演示骨煅烧和骨脱钙的过程,全班学生观察视野受限,而且缺乏体验的过程。

所以,可以在实验的准备以及实施上加以改进——演示实验过程,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形成三大体验。

第三部:乐此不疲的体验

课前将收集到的鱼骨进行煅烧,煅烧后的灰烬分别放入培养皿中,按班级人数,每6人一组分成共8个小组,同样的,将鱼骨浸泡在盐酸中,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防止脱钙后的鱼骨干瘪影响打结。另外准备一根未处理过的鱼骨,分成6组。

课堂上通过学生生活中被“鱼刺”卡住的经历引出,链接两则利用传统的“土办法”解决“鱼刺”卡住喉咙而出现伤害和丧命的新闻,提醒大家医生建议遇到情况及时就医。

“小小的‘鱼刺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杀伤力呢?这与它的成分密不可分,下面我们通过小实验来研究它的成分。”

体验一:未处理的鱼骨,摸一摸、掰一掰,感受鱼骨的脆硬。学生虽然对鱼骨并不陌生,但是在生活中很少研究,设计这一体验活动,他们的兴趣都很高,有的小组同学甚至把一根鱼骨掰成了很多段,在摸和掰的活动中,发现鱼骨确实很脆硬。

“鱼骨很脆硬,到底与什么成分有关呢?让我们把它在火上烧一下。”

体验二:骨的煅烧。让学生预习实验步骤,并提出3个问题,引导他们边观察边思考:1.燃烧时有什么现象发生?2.颜色有什么变化?3.对煅烧骨进行敲打,有什么现象发生?

教师演示骨的煅烧过程,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在燃烧过程中先变成黑色,最后变成灰白色。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课前老师已提前准备实验,将骨煅烧后的灰烬放入培养皿中,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观察,也可以用手摸一摸。”

可以看出每个小组同学对待煅烧后灰烬的好奇心,观察得很仔细,个别小组同学将灰烬捏得粉碎。

此时,再提出问题:“灰白色的物质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是钙盐,然后进一步提问:“骨的脆硬与什么物质有关?”在体验中,强化骨的脆硬与无机物主要是钙盐有关。

“如果把骨中的钙盐去掉会怎么样呢?”

体验三:骨的脱钙

“我把一根完好的鱼肋骨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中,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出现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说明盐酸已经与骨中的钙盐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当盐酸和钙盐充分发生反应以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同学们再观察看看另外一个培养皿,用镊子取出鱼骨,摸一摸、拽一拽、拉一拉,再试试能不能打结?”

学生又一次高兴地体验着,虽然每小组只有一根浸泡后的鱼骨,但是他们每个人都在动手体验,摸、拽、拉、打结,还有个学生拉不断竟然想起来用剪刀剪断,这又恰巧成为骨有韧性的实例,而这种使骨柔韧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

最后小结骨的特性和成分,并举例人的一生中骨的成分在不同发育阶段会有所变化,引导学生分析骨的成分及特性与青少年生活习惯的联系。

通过演示实验过程,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形成三大体验的实践,我发现学生在体验中,兴趣无穷,收获颇丰。

【案例分析】

教材中的实验、探究、观察、实习等各类学习活动,在日常教学中,依据不同的条件,各個学校开设的活动会有所差异。能够让这些活动得到充分开展除了与硬件条件有关,其实还与我们教师的意识以及要求有关。虽然新课程、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但很多时候,这些活动在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中容易被忽略,而对于公开课,要求高,以展示和研究为目的,往往遇到实验能够开展起来,但是家常课中对实验的不开展、开展不全、开展不到位的问题也着实存在。

通过这节组内公开课,结合本校的学情和实验条件,将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人体概述》中骨的特性和成分之间关系的实验进行了演示实验过程、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形成三大体验的实践,不仅让学生收获多多,也让我受益匪浅。繁重的教学任务不能成为简化、弱化实验的借口,实验条件的限制也不能成为放弃实验、不做实验的理由,公开课可以成为教学研究的突破口,但家常课绝不应该成为随意应付的课,其实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开动脑筋,稍作准备,勇于尝试,也许就会带给学生更加直观、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家常鱼骨三部曲
家常回锅肉
奶奶爱拼鱼骨画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鱼骨千万别丢 它能帮你增寿
家常豆腐
“鱼骨图”在项目教学中的应用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