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出其不意

2016-10-21 13:03李松
新课程·中旬 2016年5期

李松

摘 要:在班主任工作中,时常会遇见常规教育方法失效或收效不大的情况。非常规的教育方法对于特殊情况下的班级教育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例探讨一下非常规教育方法的适用情况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非常规教育方法;目标教育;奖励常规

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当中,常规的德育工作方法可以让班级的整体发展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或是一些新情况的时候可能需要班主任充分发挥智慧,采用一些突破常规的方式方法来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打破时序常规,目标教育前置

任教以来,高三学生每到填报志愿时遇到的困惑都很多。在近年的班主任工作当中我采用了目标教育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高一就明确自己所长之处和接受一定时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高一入校的第一周开展MBTI职业性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等心理测试活动,帮助刚进入高中的同学开始建立一个合理的职业倾向目标。第二周,让学生回去结合所做测试结果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适合的专业。再根据所选专业,挑选出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确定一所重点本科,一所一般本科作为自己的院校目标。结合自己的入校成绩进行分析,寻找差距。制定每门学科的心理预期目标分数,并制订全面的学习计划以及针对薄弱学科的专项提高计划,以期在高一第一学期能够获得一定的发展,向自己的目标靠近。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两次大型考试的成绩会与自己预定的目标进行对比,寻找差距或者是作出相应的调整。

高一的学生可能对高考和报考处于毫无概念的状态,需要教师将相关政策结合本校情况对学生做细致的说明,介绍本校历年升学情况的同时要明确起始年级的定位任务——即通过高一阶段的学习认清在学校的排位情况并结合自身实际制订高二、高三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将院校目标教育提前至高一起始年级进行制订,更能激发学生的目标意识,为三年的发展定好基调。

二、打破形式常规,教会学生自育

通常的班会课或者晨会,班主任更多采用口头教育的方式来进行任务的传达和品德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更直接,更突出主题,但是,如果长此以往,可能学生对教师言语上的教育习以为常,并不那么重视,反而让老师的一番苦口婆心变成耳旁风。

在一次期中考试前的动员班会上我采用了一个特殊的方式。我采用了PPT和短视频结合的方式制作了一个时长为3分钟的励志短片,短片的内容包括:期中考试前一段时间的班级现状分析,对期中考试学生个人目标的一个展望,还有一分半钟的一个励志短片——“because we are awesome.”以及期中考试各个科目复习的注意事项。整节班会课班主任老师只占用了三分钟的时间,并没有讲一句话,所有要传递的思想全都容纳在短片中,剩下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包括各学科学习小组组长负责的考前帮扶计划,各科课代表负责的复习资料的整合与互查机制,班委负责的班级考前文化建设(包括黑板报和班级布置等)以及班级考前常规建设(包括卫生和纪律)。

三、打破奖励常规,避免功利倾向

在阶段调研之后或者学期结束之前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是班主任工作中惯常使用的正面反馈措施。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努力后获得的成果有来自班主任和班集体层面的奖励,使得努力的结果实体化,更能激励获奖同学进一步发展,也能刺激未获奖同学能向榜样学习,达到全班教育的目的。但是常规奖励的方式存在功利化倾向,只表扬先进个人,并没有肯定更多的班集体成员。

在一次期末考试前一周的班会上,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我事先准备好了刚好是班级人数的笔记本,上面盖好了奖章,并且每个本子的扉页都写下了一句激励的话语。班会课上肯定了所有同学为了准备期末考试而做出的努力,并举了几个班的实例进行表扬。获口头表扬的同学在班级里面的表现并不显山露水,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确实在状态上有明显提升。在班会课的尾声,我将作为奖品的笔记本用上台领奖的方式一组组地发放到每个人的手中。最后提出考前一周的学习建议并预祝每位同学都能取得成功。这次前置并且全面的奖励实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在接下来的一周学习中全班同学都很投入,并且班级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在教育教学中,采取一些突破常规的方式可能会有风险,但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设计的一些巧妙的教育措施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因为突破常规,所以更需要班主任将这样做的意图加以显性化的表达,要让学生体会到这样做的深意,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学生情况和外部环境都不断变化的当下,打破常规、出其不意是更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一個良方,也是一个班集体能够处于欣欣向荣状态的强有力的推进剂,更是学生个体发展中的一次“顿悟”的机会。

参考文献: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