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谨慎性原则在金融企业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2016-10-21 17:37罗微
大经贸 2016年5期
关键词:会计实务金融企业

【摘 要】 金融企业会计业务中谨慎性的运用使得我国金融企业在如今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能客观公正和全面的反映企业存在的现时风险和潜在风险。但在理论与实践上,谨慎性在金融企业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提出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分析其成因,提出建议采取的解决办法和具体对策,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 金融企业 谨慎性 会计实务

一、金融企业会计概述

金融企业会计区别于其他企业会计,拥有自己特殊的概念及其他企业所没有的特点,这是它之所以运用于金融企业的原因。金融企业会计是一种行业性质的会计,它的会计主体是金融企业。总的来说,金融企业会计就是金融企业运用会计的基础原理和基本的程序方法反映金融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得出金融企业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财务状况的信息系統。金融企业一般被分类为商业银行、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等。

二、谨慎性在金融企业会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人员的误用、滥用

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是金融会计实务运用中存在的一个很主要的内在问题。会计人员由于自身素质不佳,特别容易造成主观上臆断失误。谨慎性原则综合了各种不确定因素,在会计处理过程中,需要会计人员熟练的掌握各种会计核算办法,并且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谨慎的反映。金融企业不同于其他一般企业, 金融企业一直处在一个迅速变化的环境中,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等。此外,谨慎性原则本身的属性就导致其在会计实务处理中容易受会计工作人员的影响,不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不同,个人的专业素质不同,很容易在判断的过程中参杂主观臆断的成分,造成判断的失误。

(二)与其他会计原则发生冲突

首先,谨慎性原则认为应该用审慎的态度处理会计实务中的各种收入,损失以及费用,在这点上,谨慎性原则与可靠性原则发生了冲突。其次,根据谨慎性原则企业应当根据各自的情况,与时俱进,不断的变化和调整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和途径(例如,存货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可变现净值的变化会导致存货计价方法的变化)。在这点上,可比性原则与谨慎性原则又产生了差异。再次,及时性原则认为企业应当对已经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及时的进行确认计量计算,不能刻意的提前确认时间或者推迟确认时间,要尊重事物实际发生的时间。然而在谨慎性却认为企业应当对未来可能的随时提前计量,对某些不确定事项,推迟记录,这使得谨慎性与及时性原则产生了矛盾。最后,谨慎性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也有矛盾存在。金融企业与一般企业不同,在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上,经常要运用到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一般情况下, 谨慎性原则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无特别大的矛盾,但是偶尔会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

(三)我国税收与税法执行的制约

税法与会计规定之间存在着差异, 这是谨慎性原则的外部制约因素中的一条。因为税法属于法律,其等级高于一般的会计准则, 当税法与会计准则产生差异时, 规定要以税法作为准绳, 所以, 会计准则中的谨慎性原则在实施的时候经常会违背税法,而不能得以正常的实行。例如,按照税法规定,金融企业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不能再税前进行抵扣,而且还要在计提后纳税调整,但是按照谨慎性原则规定,金融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要计提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 这样的差异存在容易使得企业很难准确的遵守谨慎性原则。

三、完善谨慎性原则在金融企业会计实务中运用的对策

(一)提升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完善会计体系

财政厅等有关的负责会计人员教育及考试的部门,应当健全其检查监督体系,充分的发挥政府部门审计、社会各团体的监督和检查的作用,保证注册会计室的独立性和专业水准,使其能够独立自主的监督谨慎性在金融企业中的运用,并评价其是否合理。与此同时,我们要增强金融企业本身的运作机制,提升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在各方面减少会计工作人员处理会计实务是的主观臆断性和随意性,也防止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滥用或者乱用谨慎性原则, 以此来使谨慎性原则得到更为合理的运用。

(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为会计谨慎性的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

首先,对证券市场进行更加高水平的监管,将证券交易市场公开化、透明化,保证交易的公平公正。让资金需求者为证券市场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良好的基础。 其次,完善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提高汇率的弹性,使人民币可以更好的流通兑换,促进资本项目的发展。

(三)确定各项会计原则的优先使用顺序

为了确保谨慎性原则得到落实, 还应科学谨慎的确定所有会计原则的使用顺序。所有的会计核算原则中, 可靠性原则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只有在可靠性的基础上,谨慎性原则才能被更好的贯彻和使用。在可靠性的基础上,当谨慎性原则在实施时与其他会计处理原则放生矛盾时,我们应考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当不确定性偏大的时候,优先考虑谨慎性原则,保守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当不确定性不大的时候,则优先考虑其他会计原则。另外,在公允价值原则与谨慎性原则发生冲突时,我们应当避免会计人员人为的偏向某原则,避免会计原则间冲突被人为放大,同时,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和前提条件作出明确的规定,努力的落实谨慎性原则。

【参考文献】

[1] 郭根虎.浅析金融危机时期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问题[J]商业会计,2013(10).

[2] 胡海华.浅析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及其局限性[J]当代经济,2007(6).

[3] 张复生,辛苗苗.上市公司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困境[J].财会月刊,2013(10).

作者简介:罗微 1993- 女 汉 江西南昌 硕士在读 研究方向:会计理论。

猜你喜欢
会计实务金融企业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的应用
分组分岗协作学习在中职会计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金融企业强化内部控制的思考
中国工商银行在转型创新中谱写发展新篇章
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局限性及对策
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影响分析
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
金融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特殊性及方法选择
浅议现代财务管理制度下金融企业的资金安全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