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困境及其对策

2016-10-21 17:37田泉然
大经贸 2016年5期
关键词:本土化管理会计企业管理

田泉然

【摘 要】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然而,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发展程度不深,在企业应用上面临种种困境。本文对管理会计在中国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建议,指出改进方向。

【关键词】 管理会计 本土化 企业管理

一、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两大子系统之一,相对于财务会计而言,管理会计重点不在于披露过去的经营状况,而在于如何把企业的未来经营的更好。具体而言,管理会计更多的是在帮助企业经营者掌握如何合理使用企业经济资源、协调经济活动、评价考核经营业绩,获取竞争优势等方面。比如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解决成本规划与控制;质量成本会计是获取质量的成本收益最大化。基于管理会计的职能,可以预料在未来企业竞争中,管理会计作充分发挥,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规范、健全的管理会计基本理论体系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对象由不在局限于对实物资产的管理,而是面向信息技术活动的管理。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的竞争程度和产能,企业自身抵御风险能力都影响着企业发展,这就要求企业通过管理会计获取信息更加全面、准确和及时。不同国家政策导向,行业的生命周期,以及非制度环境都有所不同,外来理论不一定在我国适用性强。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还处于“拿来主义”,只是引进国外的操作方法,直接使用。没有考虑到我国管理水平发展现状,更多是对西方技术的翻译和介绍阶段。

(二)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目前,我国企业应用比较多的是短期预算管理和本量利分析之类与短期经营业绩有关的,比较简单的方法。而质量成本管理、环境成本管理以及战略成本管理,这些和企业长期发展相关,可以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方面应用就少很多。究其原因,管理者并非都是学习财务出身,对于管理会计的了解仅局限于同类企业采取了什么措施,然后去模仿,而对管理会计的范围和边界是什么,如何发挥作用没有进一步学习,更谈不上运用。管理会计需要一定技术系统的支持,企业配套设置还没匹配,无法最大化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

(三)管理会计地位不足

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承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其任务和履行其职责,甚至管理会计就属于财务会计下面一个部门。不同于财务会计有初级,中级,高级会计师职称考试,目前还没有与管理会计相关的技术资格考试,更没有发展处管理会计师专业队伍。先对而言,管理人员把过多的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财务会计,只关心会计账面的利润多少,甚至利用盈余管理来在形式上满足投资者需要。鉴于考核管理者的指标都是短期的,管理会计的实施需要一个过程,管理者也不愿承担引入管理会计的成本。

三、提高我国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途径及对策

(一)建立本土特色的管理会计框架

针对目前理论研究不足的现状,可以建立高校等机构管理会计的研究者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者沟通机制,以推进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二者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的互补,理论具有前瞻性可以指导实践,提高实践水平,同样,实践可以获取直接的信息,反馈来完善理论。建议财政部等各方研究讨论制定中国管理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提供依据和参考,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适当的管理会计活动;另一方面也是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竞争压力。

(二)加速管理会计电算化进程

管理会计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引进的,但是目前,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尚处于分离的状态,没有较好地结合起来。管理会计要想与会计电算化更好地结合,首先,管理会计应引进会计电算化中较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这样可以加快工作的效率和减少人为计算可能带来的失误。其次,借助于计算机能为管理会计带来新的计算方法。再次,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软件化, 能够使不懂数学的人更简单地学会应用会计软件, 减少人们工作的复杂性。目前,我国软件企业也在研发相应的ERP系统软件,将企业需求与软件产品相结合,既可以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也可以增加软件行业的收入。

(三)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教育提高人员素质

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一个主要的问题是财务和会计人员的观念更新问题,解放思想,拓展视野。在组织结构设计上,需要建立管理会计人员可以参与决策的职务,将信息传递到决策层。目前,管理会计人才短缺,又没有相应的全国统一资格认证考试来选拔人才,所以急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以促进和推广应用管理会计。在教育层面,一些财经类高校已经开展了会计学管理会计方向的专业,招收到不少优秀的生源,值得进一步推广。在资格认证方面,可以采取理论和实务两方面相考试的方式,而且分别有单科及格线,同时及格方可以获取资质。成立相应的管理会计师协会,组织定期进行继续教育,以及推广新的实务方法。

(四)强化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

企业主要领导人是企业的“领头羊”,在我国的企业文化中普遍存在管理者的素养和言行影响全局的状况,因此,领导重视是推广管理会计的重要一环。管理会计实质上是为管理服务的,管理人员本身也对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也有自发的需求,将二者结合是有利于决策的准确性和提高企业价值。作为推广的初期,政府主动指引可以引起重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可以先組织国企企业领导人培训时适当添加管理会计的内容。同时将民营企业是否实行管理会计作为评判企业经营能力的指标,纳入贷款和补助发放的考核标准中。

【参考文献】

[1] 熊焰韧,苏文兵.管理会计实践发展现状与展望—先进管理会计方法在中国应用状况调[J].会计研究.2008,(11).

[2] 肖志佳.关于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6(6).

[3] 徐政旦.会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7(21).

猜你喜欢
本土化管理会计企业管理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