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及其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

2016-10-21 19:37陈佳欢钱泓宇
大经贸 2016年5期
关键词:跨国公司国际贸易

陈佳欢 钱泓宇

【摘 要】 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运输工具,以及现代管理思想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规模,使得跨国公司在战后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由此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例如增加国际贸易额、促进国际分工等。本文第一部分将首先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使跨国公司兴起的原因;第二部分详述跨国公司的兴起对国际贸易在生产领域、贸易内容、持续盈利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科技革命 跨国公司 国际贸易

第一部分

本文所指的跨国公司是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又称国际公司或多国公司。

本文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自20世纪 40 年代起,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人类生产技术展开了一场新的革命,这就是通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的利用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内容,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尤其是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效率。尤其是垄断企业凭借其在资本优势购买最先进的设备用于生产,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随着垄断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地迅速膨胀,国内市场已无法满足这些过剩的供给,这就要求更多的原料和更广阔的销售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大型垄断企业便开始在国外投资设厂,进行跨国生产和经营,从而发展成为跨国公司。

科技迅速發展带来的影响除了垄断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还使得生产的社会分工日益深化,这就要求垄断企业必须冲破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实行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以达到资源运用的最佳配置,从而也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此外,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工具在跨国公司运营过程中的应用,极大提高了跨国公司的管理效率。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现代管理思想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为跨国公司在管理方式上的飞跃,使跨国公司的管理水平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另外,战后交通运输设备的更新和改进也为跨国公司分工协作的国际化生产提供了完备的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由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引发的垄断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社会分工的深化、计算机技术与现代管理思想的结合应用,以及现代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的应用促使了二战以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第二部分

战后跨国公司在数量和区域上的扩张,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生产角度来讲,跨国公司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的国际分工。它把本来是公司内部的分工转变为国际分工。分公司之间为生产方面安排的几个生产点,以防止一个生产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中断而影响全局。分公司之间为生产最终产品的各道工序,各种零部件的“垂直分工”居于主导地位。而这种分工的核心环节是根据市场容量、技术条件、劳动力工资水平、原料来源、运输设备、风险程度等原因,在最有利的地方以最低的成本生产产品。国际专业化分工充分利用了技术和自然资源的优势,节约劳动,提高劳动生产力,生产尽可能多的相对剩余价值。

从贸易的内容来讲,国际贸易总额绝对值显著扩大,并不断增长。在有形商品贸易方面,1976年跨国公司的出口总额为8300亿美元,占当年世界出口贸易额的90.4%,1980年382家最大工业跨国公司的进出口总额高达27386亿美元,2010年全球贸易总额为306140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21.3%。

跨国公司的全球设厂,还可能最大化地利用经济周期的非同周期性进行生产,使得国际贸易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性和持久的盈利能力。战后除1957-1958,1973-1975,1979-1982,2007-2008年的同期性危机外,其余都为非同周期性危机。因此,当一国陷入危机时,另一国可能还处于经济高涨时期,设在该国的分公司便可以扩大生产以弥补在另一国的生产损失。即使是当今世界国际贸易不断深入和扩张的情况下,利用这种非同周期性进行生产也是可能的。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倾向于在发展相对落后,资源和劳动力相对廉价的落后国家进行生产。由于这些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还是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为主,与其他国家的国际合作并不多。因此经济危机波及到这些国家所经历的时间相对较长,并且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也相对较轻。总之,海外产业资本循环在空间上的并存和时间上的继起更富有弹性,跨国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弹性保持国际贸易的稳定性和持久的盈利能力。

此外,跨国公司能够通过转移定价、避税筹划等手段绕过或减轻关税或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限制,增加跨国公司的盈利,能够加速资本的积累,为扩大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跨国公司作为特殊利益集团,是以集团自身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为了减少在跨境贸易过程中的成本,避免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跨国公司的存在和作用已成为推动不同国家的政府之间签订双边/多边贸易协定、双边/多边税收协定的原因之一。

综上,二战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在生产领域,国际贸易的内容、持续经营能力等多方面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将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和深入。

【参考文献】

[1] 曹胜强,刘昌明.科技革命:战后美国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N].聊城师范大学学报,1997(3).

[2] 张帆.论战后产业资本国际化[J].世界经济,1986(3):51-61.

[3] 任廷祚,王光振.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原因的探索[N].暨南大学学报,1981(1).

猜你喜欢
跨国公司国际贸易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跨国公司回任人员知识转移过程研究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跨国公司缘何败走美页岩气市场
国际贸易融资研究评述
Transnational com panies encouraged to set up R&D centers in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