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能源发展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探析

2016-10-21 19:37杜光
大经贸 2016年5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新能源能源

【摘 要】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各国开始不断的开发常规能源,破坏了环境,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尤其在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困扰。

【关键词】 新能源 发展 能源 强度 经济增长 影响

为了减少对非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世界各国开始了能源开发的进程,并且在近几年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众所周知,目前我们普遍用的太阳能,就属于新能源的一种。新能源还包括,风能、海洋能、潮汐能等等,这些新能源的使用,充分的体现出了能源综合利用的效益,为全球环境的保护以及能源的节约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一、新能源与能源强度介绍

1.新能源介绍

(1)新能源的内容

通常,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开发利用的一些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等,除了这些以外,新能源还包括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由于常规能源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组成,它们的长期使用,导致了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为此,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点的新能源在当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2)新能源的特点

新能源的特点有很多,具体而言,系能源的资源比较丰富,可再生性比较强,可以供人类永续的利用,例如风能。风能的开发利用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并且可以保证人类的长期开发利用。另外,新能源的能量密度比较低,需要大的空间进行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应先个比较小,含碳量很少,这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

2.能源强度介绍

“能源强度”,也被称之为“单位产值能耗”,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部门或行业单位产值在一定的时间内所消耗的能源量。另外,从国家的角度上分析能源强度的涵义,则为国内一次能源使用总量或最终能源使用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可见,能源强度所反映出来的是,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并且,能源强度受一些列的的影响,如,经济结构、经济体制、技术水平等,这些影响因素导致了能源强度不断的发生变化,影响着各国社会的发展。

二、新能源的发展对能源强度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当前,由于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导致对能源强度以及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为世界和平以及环境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由于能源强度代表着“单位产值能耗”,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弥补常规能源的不足与空缺,对环境的损害很小,适合当前的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新能源的利用,减小了单位产值能耗,换言之,新能源的使用,减小了对资源的消耗,却又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中的经济收入,以我国为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保障。

2.新能源的發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新能源自身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特性,这就决定了系能源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新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它的成本较常规能源来说比较低,重复使用性强,从企业的发展角度而言,新能源的使用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经济的发展效率,为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能源开发成本,也推动了新能源产业在我国不断的兴起,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从环境的角度而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其目的在于减少环境的压力,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同时,对与人类来说,环境的不断转换,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新能源使用可以减少大量的车辆以及工厂等对环境的污染,也减少了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但是,在实际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当中,单纯的去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投资成本,并不是一个科学的举措,由于单纯的去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投资成本,对能源强度的控制并不是那么容易掌握,所以,企业在新能源的投资方面要适度的掌握投资成本,根据企业的发展的实际情况而确定投资成本的多少。一旦对新能源开发的投资超过了企业经济发展的自身的符合能力,就会使整个企业的经济系统瘫痪,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的影响,同时,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能源已经不断的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新能源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能源保障。目前,我国提倡新能源的使用,以减少我国的一些非再生能源的使用,对环境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促进的作用。能源强度是指能源利用与经济或物力产出之比。从国家的角度而言,能源强度是国内一次能源使用总量或最终能源使用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本文将对新能源发展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一定的分析(杜光(1983-9- )河北保定人,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现任职于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经济师,从事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和天然长输、城市管网、CNG\LNG等业务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栋,潘文卿等,中国产业CO2排放的因素分解:基于LMDI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32).

[2] 方国昌,田立新,傅敏等.新能源发展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影响[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11).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新能源能源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