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给在城市房价增长驱动中的影响分析

2016-10-21 19:37龙曙光
大经贸 2016年5期
关键词:驱动影响

龙曙光

【摘 要】 房价过快上涨不仅引起社会巨大的关注,也引起人们对房价泡沫的担忧,在房价上涨各种原因分析中土地供给被认为是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对土地供给在城市房价增长驱动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供给 房价增长 驱动 影响

引 言

近些年来,城市房价增长势头之猛人们有切身的体会。据李勃[1]对2001~2012年期间全国35个主要城市相关数据的研究,住房价格平均增长率为13.66%,而同期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增长率只有2.26%,房租平均增长率也只有4.20%。房价增长率远高于CPI和房租增长率的事实说明房价泡沫现象已十分严重。如果任由房价泡沫持续膨胀,不但会加重居民的购房负担,还会扩大贫富差距,并蕴含巨大的金融危机风险[2]。虽然房价暴涨原因众说纷纭,但获得社会各界较高认同的说法是“土地财政推高房价”[3]。“土地财政”是人们对地方政府靠土地出让金满足财政需求的一种通俗说法。“土地财政”必然涉及到土地供给,因为我国土地供给模式中除涉及国防、国家机关、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用途等土地为无偿供给外,一般有偿供给是通过协议出让、招拍挂等形式实现的,政府对于一级土地市场采用垄断供给方式。鉴于房价与土地供给之间存在联系,因此本文对土地供给在城市房价增长驱动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 土地供给与城市房价的关系

1.1 是否因土地供给不足导致城市房价上涨?

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建房又离不开土地,所以房价上涨容易被归因于土地供给不足,但实际情况是否确实如此呢?朱道林等[4]对2004~2012年全国住房需求与土地及住宅供给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土地和住宅是供过于求的。再研究91个城市的住房需求与土地的供应关系,其中72个城市住宅用地供过于求,占比接近80%;只有19个城市住宅用地供不应求,占比近21%,这些城市主要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及合肥、厦门、东莞等二线城市和重要三线城市。然后对主要房产企业万科、滨江集团、碧桂园、恒大地产、富力地产等的土地储备情况进行了考察,估計至少可以满足未来2年以上的发展需求。综合以上情况可以判断,土地供给总体上是满足需求的,考虑新增城镇人口需求的话,至少到2030年总量上不存在问题,因此可以断定房价上涨不是因为土地供给短缺所致。

1.2 土地供给对房价增长的驱动因素

驱动因素也就是影响因素,但它更强调主动施加影响,从这个角度说动力因素也许是更恰当的解释。就以住房需求对房价驱动因素来说,它可分为住房消费需求和住房投资需求,目前对房价影响更大的是住房投资需求,所以住房投资需求是房价增长的驱动因素。王洋等[5]研究了2009年3月~2014年3月我国116个主要城市土地市场因素对城市房价的影响。这116个城市分为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其他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的二线城市,以及剩余的三线城市。结果显示一线城市房价上涨量和涨幅明显高于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涨幅达到122.33%,二、三线城市涨幅分别只有75.91%和71.17%。产生这种分化特征的原因就有土地市场的因素。按照供需理论和成本理论,土地市场中的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驱动了房价的增长。房价由住房供给和住房建设成本决定,住房供给可以用新增住房面积表示,住房建设成本用地价增加量表示(因为地价是住房建设成本的核心部分)。5年来,一线城市土地供给增长率为24.06%,二线城市土地供给增长率为46.39%,三线城市土地供给增长率为38.00%;一线城市地价增长率为344.90%,二线城市地价增长率为200.74%,三线城市地价增长率为207.68%。这说明一线城市土地供给相对紧张,地价涨幅大,根据供需理论和成本理论,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是房价大幅增长的驱动因素。再分析灰色关联度,一线城市土地供给、土地价格与房价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062和0.8155,而二、三线城市中只有三线城市土地供给与房价的灰色关联度超过0.8,其余都小于0.8,很好地佐证了一线城市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对房价增长的驱动作用。再根据“羊群效应”,二、三线城市房价不可能不受到一线城市房价增长的影响,因此土地供给是房价增长的驱动因素。

1.3 土地出让方式与房价的关系

前面已经说明,我国有偿土地供给是通过协议和“招拍挂”方式实现的。协议出让土地适用于非经营性和非竞争性用地,“招拍挂”则适用于经营性或竞争性用地。李勃[6]对2003~201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土地出让方式与房价关系的研究表明,土地出让方式对房价有正向影响,“招拍挂”出让土地比例越高,住宅价格越高;同时土地出让金对房价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出让金变化对房价的影响更为敏感,土地出让金波动1%可引起房价0.2%的变动,因为东部地区“招拍挂”出让方式更为普遍。

2 城市房价上涨的背后原因与政策建议

2.1 城市房价上涨的背后原因

刘成玉等[3]认为“土地财政”导致房价上涨只是表象,“招拍挂”也不是高房价的直接推手,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国内特有的政治环境使然。一是GDP对地方政府和官员政绩考核的关键作用,相关研究表明每向房地产投入1元可以为其他行业带来2.15元的需求,也就是说房地产业可以为GDP贡献2个百分点。而在房地产投资中商品房特别是高档住房的GDP贡献更大,所以很多地区对GDP贡献不明显的保障房建设就不够热心。二是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并客观上造成了财政窘迫的局面,“土地财政”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在地区资本竞争中赢得“招商引资”的机会以提高GDP,经常在工业用地出让上开出低地价,而在建设用地上通过垄断性定价推高地价,以弥补低价出让工业用地的机会成本。三是流动性过剩因素,例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中央投入4万亿和地方3年内注入50万亿资金造成明显通胀,不仅直接抬升房价,还使各种资金和资本为了保值投入房地产,房地产的“避风港”作用也推高了房价。四是“国进民退”浪潮中国有经济垄断了能源、金融、电信等低风险、高利润行业,民间资本无处可去,于是蜂拥投入到房地产中。

2.2 政策建议

2.2.1 转变政府行为机制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土地供给对房价虽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而且土地本来就供过于求,继续增加土地供给并不会使房价下降,应该从转变政府行为机制入手。首先,应转变GDP政绩观,弱化GDP增长排名竞争,减小通过“土地财政”撬动GDP增长的冲动。其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应由主导建设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

2.2.2 调整中央和地方的税种体系

转变地方财政依赖土地出让金的“土地财政”状况,首要任务是解决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匹配问题,中央应划拨一些税种给地方,改善地方税收体系,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性。

2.2.3 加快闲置土地的处理

部分房地产商将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得的土地囤积起来,造成“奇货可居”,因此政府应督促房地产商按期开工建设,盤活存量土地,增加土地市场供应量,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2.2.4 改革土地产权制度

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设计缺陷,城市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被大量占用和闲置,利用效率很低,其主要特征是城乡二元土地结构造成的不同产权的不公正待遇,对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和农民土地权益的极度蔑视,造成“小产权房”和“大产权房”的巨大差异,若能改变这种状况,持续上涨的高房价壁垒将不攻自破。

3 结语

多个视角的研究已表明,土地供给不是决定房价的本质因素,希望通过调控土地供给来抑制房价上涨可以说是舍本逐末,这些年来宏观层面上不断增加土地供给,但房价并没有降下来,因此调控房价应从抑制住房投资需求和影响房价的本质因素入手,才能正本清源和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 李勃. 中国主要城市房价基本面实证分析[D]. 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4.

[2] 余华义,徐晨旻. 地方政府发展工具有限、非理性投机与城市房价泡沫变动[J]. 社会科学研究,2015(4):41-51.

[3] 刘成玉,段家芬. 再论“土地财政”与城市高房价[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87-93.

[4] 朱道林,徐思超. 基于城市人口变化的住房需求与土地及住宅供给关系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3,27(11):45-51.

[5] 王洋,王德利,刘丽华,等. 中国城市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化及其土地市场影响[J]. 中国土地科学,2015,29(6):33-40.

[6] 李勃. 土地出让方式、出让金收入与房价关系的实证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驱动影响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在808DA上使用WIFI进行驱动数据同步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创新驱动 攻坚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