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

2016-10-21 20:11燕春霞
大经贸 2016年5期
关键词:延迟退休退休年龄人口老龄化

【摘 要】 延迟退休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研究背景,原因以及影响,同时对政府推行延迟退休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延迟退休 人口老龄化 退休年龄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普遍下降,许多国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为了应对其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英德法等主要欧洲国家和美国开始推迟退休年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面临着超大人口规模以及人口老龄化,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也将延迟退休政策提上议程。

一.延迟退休的研究背景

我国现行关于退休制度的规定始于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法条例》规定:男性职工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为50周岁。1955年,《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规定:女干部的退休年龄为55周岁。1978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规定: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男干部、男工人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干部的退休年龄为55周岁,女工人的退休年龄为50周岁。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延迟退休便再次成为了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延迟退休的原因

我国适时地提出延迟退休政策,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男女退休年龄存在较大差异且法定退休年龄偏低,与人口寿命不协调。

人口预期寿命的长短是制定退休政策的重要手段。我国现行退休制度中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沿用了1978的规定,男干部和男工人退休年龄相同,女干部比女工人延长了5年。而当时我国的人口平均寿命为50岁左右,但目前,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已上升到70多岁,且女性还比男性高4岁左右。因此这一规定明显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而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的男女退休年龄在63~65周岁,且多为男女同龄。

2.固定统一的退休年龄,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我国规定只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必须退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由于人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不同,不同的人力资本带来的社会绩效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统一的退休年龄的规定不能有效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源,从而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

3.退休年龄存在较大差异,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退休年龄在性别和身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一是性别方面。当前女干部和女工人与同等条件男职工,存在5~10岁的差距。二是身份方面。对于女干部和女职工也有不同的退休政策。

4.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重公共财政负担

据中科院报告调查显示:到2035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重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政府用于养老方面的支出将不断加大,加重了财政负担。

三.延迟退休的影响

1.对劳动者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仍然很严峻,年轻人尤其是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依旧很大。此时如果实行延迟退休政策,势必会增加年轻人就业压力。除此之外, 延迟退休年龄对与不同的在职者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对于高学历的劳动者来说, 适当延迟其退休年龄,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其工作价值。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 延长养老金交付时间, 享受养老金待遇的时间也相应的缩短了。

2.对企业的影响

《劳动法》实施后,企业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比例明显增加,如果实施延迟退休,会使企业人员流动性减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企业人员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但是也影响了企业发展,不利于企业注入新的血液。

3.对社会的影响

目前实行的退休年龄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延迟退休会使人才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延迟退休也会引发新的财政问题,一方面退休時间的延后必然会使人们提出更高的待遇要求,如果国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则势必会导致一部分社会矛盾的激化,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失业。

三.关于延迟退休的建议

首先,运用经济激励手段推行弹性退休制度。由于延迟退休年龄会对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切身利益产生不同的影响,应根据个人意愿来进行延迟退休,同时在推行过程中应注意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切忌“一刀切”;其次,延迟退休政策应该与其它政策配套推行。例如,延迟退休政策推行前应逐步推行养老金并轨制,实现同酬公平化,从而维护社会公平。国家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来给予支持。同时加强社会保险资金的运行机制,加大相关部门的监察力度。再次,根据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各个地区人口分布的实际情况制定调整机制,缩短男女退休年龄差,适度的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最后,政府应解决好就业问题,继续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避免不平衡就业,为实行延迟退休政策做好准备。

总之,延迟退休年龄势在必行,是结合我国当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小步徐趋,渐进到位”的原则,才能逐步稳妥的实施下去。

【参考文献】

[1] 李海霞.关于中国延迟退休问题的思考[J].时代经贸2013.9.

[2] 杜鹏.推迟退休年龄应对人口老龄化[J].人口与发展2011.04.

[3] 周辉.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限制因素分析与建议[J].学术交流2011.02.

[4] 赵莹.延迟退休支持环境分析与构建-基于中国与OECD国家比较视角[J].社会保障制度2015.5.

作者简介:燕春霞 女 (1990-),山西河曲县人,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在读,社会保障专业,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猜你喜欢
延迟退休退休年龄人口老龄化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延迟退休政策对企业员工工作动机影响的分析
延迟退休政策对企业员工工作动机影响的分析
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探讨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