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农民工“进城不落户”之结

2016-10-22 12:02
时代风采 2016年15期
关键词:产假落户计生

近日,记者在安徽、四川、湖北等地调查发现,多数试点中小城市已经全面放开农民进城落户。虽然农民进城落户已实现“零门槛”,但农民落户意愿普遍不高,有县城去年农转非仅200多人。随着农村户口“含金量”逐渐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愿意在城市买房、工作、生活,但选择把户口留在农村。(7月19日新华网)

@出门左转:一些地方出现“逆城镇化”,也是中小城市户口价值小于农村户口价值的体现。因此,要想实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目标,仅靠现有改革措施还难以打动农民。用更充分的理由去吸引农民进城落户,让农民看到进城落户有更多好处,他们才能心动和有所行动。

@车夫:要让落户农民有稳定的就业和合理的收入,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和舒适的生活。这需要深化改革、均衡配置公共资源,也需要进一步搞活小城市经济。人往高处走,当中小城市户口“含金量”超过农村户口,农民就会进城落户。

@前门不开:如今绝大多数福利已经与户籍剥离,比如孩子在中小城市上学、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等,都不再需要城市户口,这是进步,但也意味着中小城市户口相比过去已“贬值”。同时,相比大城市户口价值,中小城市户口又处于劣势。

@极地:农民不愿“市民化”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问题导向出发,农民不愿“市民化”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有时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在城市发展中,打通农民融入城市的“最后一公里”,更多关注人的生活,关注农民的文化需求,这才是正道。

婚假产假,你遇到哪些问题?

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半年多来,各省区市相继开始修订地方版计生条例,目前各地落实情况如何?婚假产假新旧政策接轨,遭遇哪些问题?休假过程中的考勤、工资该怎么算?说说你那里的现状。(7月13日新华网)

小小米:今年1月1日至各地新计生条例正式施行日之间生产的妇女按理说都应该享受该省份新计生条例所规定福利。国家出台的上位法与省级出台的下位法之间,如果有冲突的,上位法优先。针对公众疑问,相关部门应就对产假能否延长给予明确解释说明。

蚂蚁绊倒大象:我在一家私企上班,虽然媒体都说了湖南的产假调整到158天,但是单位说,只能按98天休产假,超过一天都不行,我们也不清楚该去哪说理,如果单位不执行新条例怎么办?所以这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现实不现实的问题。

城南往事:不管是国企、外企或私企等性质的单位,都应该执行计划生育的相关政策。如果和单位反映无效,可向单位所在地的卫生计生部门反映,请他们协调解决;如果卫生计生部门协调未果,则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张连起:新规虽明确规定生育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但实际还是会受影响。我们有个同事打算休满128天就返回岗位,哪个公司会将一个重要岗位空缺一年之久?像我们这种实行项目制或绩效考核的公司,员工选择休产假或多或少会影响收入。

“人去哪儿了”考问的是协调发展

随着北上广相继提出人口控制和疏解的政策,这些城市隐现“人口拐点”的信号。北京已出现核心区人口减少趋势,上海外来常住人口首次负增长,广州则出现了人口增速阶段性放缓迹象。从数据来看,人口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对于这种变化趋势,我们需要有更深入的评估与思考。(7月20日《新华社每日电讯》)

点评:虽然人口增长会给城市带来负担,但城市的活力源于人,城市的繁荣是生活于其中的各行各业的人共同创造的。

正如在良好的自然生态中,大树、灌木与小草各争其荣,健康有活力的城市生态,也需要不同行业相互协作,需要白领、蓝领各得其所。

因此,疏解人口是一个系统工程,千万不能陷入简单化思维。城市里很多看似“低端”的产业,其实是城市生活的基本需求派生出来的。一旦这些“低端供给”被消除,“高端从业者”的生活也将不便,人们将花更多时间做自己不擅长的事,生活成本也将提高。

“可追溯”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近日,山东、上海、宁夏、厦门四地开启追溯体系建设示范试点,乳制品明确要纳入试点追溯范围,未来一年半中央财政将投入7亿元。这将是首次以省(计划单列市)为实施主体,对重要产品开展追溯体系建设示范工作,较之以往,层级更高、更系统,这令公众对追溯体系建设充满了期待。(7月19日人民网)

点评:可追溯体系,等于给产品贴上“身份证”,令生产流通各个环节都有据可查。二维码一扫,便知食品从哪来、到哪去。

可追溯体系是保证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推动器”,不仅可以让消费者快速获取产品生产流通信息,买得更加放心,也可以让生产流通经营者的责任更加明确,推动守法经营。

科学规划、制定重要产品追溯标准体系,为将来建设全国统一的可追溯平台提供“可靠样本”。惟其如此,重要产品可追溯体系才不会只是“看上去很美”,才能发挥好追回行业安全、追回消费者信任的作用。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还需要做什么?

公安部自今年4月起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截至目前,累计查破刑事案件75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00余名、缴获信息230余亿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已经构成“源头—中间商—非法使用人员”的庞大利益链。(7月22日《南方日报》)

点评:我们的生活已逐渐为大数据所改变,大数据在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增添了新的隐忧,特别是个人信息安全显得愈发没有保障。

原本分散、杂多的信息在网络上被高度聚拢起来,信息之间逐渐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联,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分子所盗窃的信息就不是具体的一起商业交易纪录,而将涵盖诸多极为敏感的内容。

个人信息对公民的重要性,不会因为侵权人最终未将其用于犯罪而稍许降低,我们需要抵制任何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

别让乘客合法权益再“延误”

近日,交通部发布《航班正常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就航班延误时的主体责任和权益保障做出规范,如航班机坪延误超3小时须安排旅客下飞机。这部国内第一部明确了航班延误权责以及处置流程的管理规定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7月22日人民网)

点评:航班准点率不高引发的冲突不胜枚举,少数乘客愤怒不过,甚至采取极端方式维权。

由于信息不对称,乘客确实很难知道航班延误的真实原因,除了天气原因,诸如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等问题,也可能造成航班延误。天气原因会不会成为筐,航空公司将自身原因造成的延误也谎称为天气原因?

提高航班正常率,有效处置航班延误,提升民航服务质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航空运输秩序,这是航空公司和乘客的价值共识。形成共识,并为之努力,才能不断实现双赢。

猜你喜欢
产假落户计生
人口计生法修法获通过明确实施三孩政策
“抢人大战”待升级——“落户式抢人”或许不灵了
海口出台积分落户新政打通保障房商品房转换通道
详解人口计生法修改
休了一年产假 杨幂正在“满血复活”
女职工流产能享受产假吗?
卫生计生科教 今年要干这些事
卫生计生整合服务“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