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足迹

2016-10-22 07:42金海英
蓝盾 2016年8期
关键词:杨颖案发刘刚

金海英

菱湖,江南的一个水乡小镇,曾经纵横交错的水道如今变成宽窄不一的巷道。2016年1月25日,民警来到小巷深处的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刚刚报案称遭到入室抢劫。

案发现场是一个老式的居民住宅。民警了解到,当天上午事主陆阿姨出门买菜,只有50多岁的保姆在家。陆阿姨买完菜走到家楼下,听到家里传来哭声,走到门口发现门是上了锁的。陆阿姨用钥匙打开门,一进屋内就看到保姆被绑在厨房与客厅之间的餐桌上,嘴巴还被一条围巾套住……

宁静打破 保姆被绑失声痛哭

保姆的心情一直难以平复,民警在询问之前只能不断安抚她的情绪。等她平静下来时,她告诉民警,陆阿姨外出买菜之后,她就一个人在家里打扫卫生。半小时后,有人敲门,在门外说是“修热水器的”。她当时并没有多想便打开了房门,2名男子走进屋里,还顺手把门关上。在她走在前面带他们走去看热水器时,一名男子突然将一把刀架在她的脖子上,另一名男子掏出绳索把她捆绑起来,还用围巾紧在她嘴巴上绕了几圈。

而陆阿姨的心情更难以平静。她家里唯一一个上锁的抽屉被撬开了,里面的首饰、现金都被盗走,价值3万多元。

保姆回忆整个抢劫过程不到10分钟。民警推算,陆阿姨外出后半个小时左右嫌疑人敲开了房门,等陆阿姨回到家报警,警方到达现场,距离案发应该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于是警方马上组织警力,将菱湖镇的卡点全部设起来,针对类似特征人员进行设卡盘查。另一方面出动多个派出所的巡逻力量,对菱湖镇主要路口进行巡逻盘查。

在派出所内,女民警对保姆尽力安抚,并通知她的家属过来,希望她能提供更加详细的案件情况。见到了自己的家人,保姆的情绪终于有所缓和,她开始仔细回忆案发的种种细节。保姆说,她当时关注点都在第一个进来的人身上,身高180厘米左右,穿着一件墨绿色的羽绒服,背着一个工具包;第二个进来的人她并没有看清长相,只隐约记得穿着一件袖口是红色的羽绒服。还有一点就是这两名嫌疑人都说普通话,并没有用当地的方言。

记录下保姆回忆起的这些细节后,警方开始进行针对性排查。警方的到来让宁静的小巷顿时沸腾起来。陆阿姨是名退休老师,在当地人缘很好,听说陆阿姨家被抢了,左邻右舍都十分关注。然而当警方对案发住宅周边住户进行走访时,却没有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警方调取了事发时周边的监控视频,也没有发现与保姆描述相符合的可疑人员。

既没有目击者发现可疑人员,监控中又没有嫌疑人的踪迹,嫌疑人应该对小巷里的情况非常熟悉,如果是外来人员随机作案很难做到这一点。难道真的如警方所料,嫌疑人是针对陆阿姨一家实施的抢劫?警方决定扩大监控查找的范围,重点侦查保姆形容的可疑人员。除此之外,另一组侦查员回到了陆阿姨的家,针对熟人作案这点,对陆阿姨一家的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进行调查。陆阿姨说,自己的丈夫这几天住院,所以只有她和保姆在家。嫌疑人选择这个敏感的时间段作案,加上现场勘查发现,除了陆阿姨上锁的抽屉有明显的撬痕之外,其他位置都没有撬动痕迹,更增加了熟人作案的可能性。

然而,侦查员在案发现场提取到了一枚足迹,反映是来自一名成年男性。正是这枚足迹,让警方改变了侦查方向,因为足迹只存在于厨房和餐厅,在卧室甚至整个里屋都没有。失窃的财物就位于北面的卧室,那里只发现了陆阿姨和保姆的足迹。

剧情反转 受害保姆监守自盗?

技术民警将这枚足迹固定为证据时,已经是案发的当天下午了,警方至此转变了侦查思路。但是,保姆在做了详细的笔录后,已经被她的丈夫领回家里休息。而这枚足迹并不足以说明保姆就是此案的嫌疑人,警方该如何寻找证据呢?

在陆阿姨家里打工的这位保姆名叫杨颖(化名),是菱湖当地人,五十岁出头。据陆阿姨说,自己和老伴需要保姆这件事儿很多人都知道,杨颖是集市上卖菜的人推荐的。虽然对对方的底细不是十分清楚,但陆阿姨接触了杨颖几次觉得她挺踏实的,就雇请她来家里做保姆。每天上午8时到11时,是杨颖到陆阿姨家工作的时间,主要是收拾屋子、洗衣服和做午饭。到案发时,杨颖已经在陆阿姨家上班半个多月了。

陆阿姨回忆,事发当天上午8时许,保姆来到了陆阿姨家。由于当天天气寒冷,陆阿姨想让保姆外出买菜,结果保姆拒绝了陆阿姨的要求,陆阿姨只好自己去买。临出门时,保姆还叮嘱陆阿姨买肉时要让摊主切好,不然她来弄要花好长时间。陆阿姨9时出门,10时回到家中,发现保姆被绑。看到保姆被绑着痛哭,陆阿姨更多是愧疚,所以当时并没有对保姆起疑心。

在现场勘查时,办案民警还发现了一个细节:警方想保留捆绑保姆的绳结,结果陆阿姨说没有绳结,因为那并不是一个死结,一扯就能开的,根本用不到剪刀来剪开。此外,对于陆阿姨保存贵重物品的柜子,以及陆阿姨的丈夫第二天就要出院的这些信息,保姆都是非常清楚的。

此时,办案民警基本上可以断定,这起案件应该是保姆自编自导自演的闹剧。从保姆最开始的哭哭啼啼、语焉不详,到其描述的“嫌疑人”始终没有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的监控里,警方的诸多疑问都有了解答——保姆在说谎,两名“修热水器的闯入者”其实并不存在。她一定没有预料到警方的问询会如此细致,才不得已用一个接一个的谎言掩盖事实真相,显然在为另一个人掩盖罪行。而这个人,极有可能是她的丈夫。

民警回忆,当天上午带保姆回到派出所后,为了平复保姆情绪,他们问了一些关于她丈夫的情况。杨颖说她丈夫在另一个镇帮人养鱼,平时不回来。保姆丈夫所在的小镇距离菱湖有十几公里的路程,但是他赶到派出所的时间却不是很长。另外,警方联系到了保姆丈夫工作的鱼塘老板,得知案发前一晚她丈夫已经请假离开鱼塘了,警方从而更确定保姆在撒谎。

据警方了解,保姆的丈夫有一辆代步用的电动三轮车。经过调查,这辆电动三轮车在当天早晨曾经多次出现在菱湖镇的街道上。而在陆阿姨家附近的监控里,警方最终发现了保姆丈夫的身影。有了当天上午保姆丈夫的行为轨迹、两个人的通话记录以及案发现场的足迹指纹,警方已经能够认定保姆和她的丈夫刘刚(化名)是此案最大的嫌疑人。

铤而走险 外债所逼亲情绑架

案发当晚,警方将保姆杨颖和她的丈夫刘刚抓捕归案。被抓捕的全过程中,杨颖的情绪一直很镇定,似乎是对警方大半夜上门已早有预料。在杨颖家中,警方找到了她丈夫穿的一双与案发现场足迹吻合的雨靴,以及那辆在现场附近出现过的三轮摩托车。在证据面前,两人都交代了犯罪事实。

杨颖交代,整个案件都是由她主导的,因为案发的前几天,她家里来了几名不速之客。原来,十五年前,杨颖和丈夫借债养鱼,却血本无归。家里两个孩子年幼,又没有其他稳定的经济收入,两个人一直负债至今。前几天来她家的几个人是债主,要杨颖连本带利返还20多万元。此时,杨颖想到她曾经在陆阿姨家打工时,见到过陆阿姨有金饰,便产生了与丈夫一起盗窃的邪念。丈夫一听她这个想法最开始是拒绝的,然而抵不过杨颖的以死相逼,只好答应跟她一起作案。

在得知陆阿姨丈夫即将出院的消息后,杨颖认为这是最后的时机了。案发当天,杨颖按时来到陆阿姨家,成功说服陆阿姨出去买菜。陆阿姨出门后,杨颖直接来到卧室,用事先准备好的工具,撬开了唯一上锁的抽屉,盗走里面所有的财物,然后打电话叫丈夫过来。刘刚在电话里也是不答应,但杨颖又以自杀威胁他,他只好顺从地来到陆阿姨家。按照事先的计划,杨颖让刘刚将自己绑在了餐桌椅上。估计着陆阿姨快到家的时间,她便放声大哭。

陆阿姨报警后,警方的到来的确让杨颖有些害怕,她担心自己说漏嘴,在很多细节问题上一直不敢说清楚。直到被带到派出所里看到丈夫,她心里暗喜自己演的这场戏已经骗过了警察,没想到当天晚上就被抓获了。

如今,在看守所里,除了对陆阿姨的愧疚,杨颖还一直担心一件事:经过这件事情后,她和丈夫的感情可能也走到尽头了。自己比丈夫大七岁,这段婚姻虽然已经维持了二十多年,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到丈夫家人的认可。再加上这次逼迫丈夫做出了违法的事情,丈夫和他的家人肯定不会原谅她。

刘刚因为是从犯,认罪态度好,而且家中还有未成年女儿需要照顾,所以被获准取保候审。刘刚后来对民警坦言,他并不会像杨颖想的那样会跟她离婚,而是等她出狱之后与她好好生活,毕竟这次犯错夫妻俩都有责任,欠下的外债他们两人也会一起偿还,但是绝对不会再选择违法的方式。

(摘自《南方法治报》)

猜你喜欢
杨颖案发刘刚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Angelababy不是小三:闺蜜伴我走过黑暗十年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定档12·24
录下的证据
俄前特工中毒案案发地发现神经毒气
“教主”挡不住:杨颖带孕拍戏的138天
藏匿在人海深处:你是前任你是孩子妈
漏洞百出的证言
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