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网友

2016-10-24 05:55赵款款
读者·原创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一夫风衣贺卡

文_赵款款

十年网友

文_赵款款

一夫食堂,久居日本的美食博主,性别男,人称一夫,也叫婶儿、姨妈神、丑男、花生米精。一夫爱做饭、写菜谱,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芙妹美如画,小女儿胖肉是“网红”。

我和一夫是网友,认识10年以上。

1

2011年夏天,我和一夫在北京海底捞见了一面。

还记得那是个桑拿天,我下班后风风火火地冲回家,跟丈夫L先生说:“我要请一夫吃饭,他给我带了礼物,咱家有啥没拆封的东西吗?”

他挠挠头说:“我前两天从超市带回来一块香皂,还没用。”

我抓起香皂说:“就它了!”

第一次见面,没有“见光死”。一夫比我想象的还要丑,我确认了他不是旅居日本多年的贤淑家庭主妇,而是个五大三粗的东北爷们。

清晰地记得在红油火锅旁,他送我一个定做的红色帆布包,正面绣的是我名字的首字母,而我很坦荡地拿出一块香皂送给他。

2012年,他作为美食博主人气大涨,回国举行了首次“巡回演吃会”。北京这一站,我们去了大悦城。这次L先生送了件衬衫给他。我们聊到半夜,笑到腮帮子酸了,餐馆打烊才回家。

那是一夫和L先生第一次见面,那一次L先生有了个绰号:笑笑。因为一夫和我说:“你怎么找了个笑笑?他真的一直笑眯眯的。嗯,把你交给他,我就放心了。”

2013年秋天,我们三人有过一次正儿八经的约会,厮混了一整天—中午在后海南门涮肉,饭后一路溜达到南锣鼓巷。那时的南锣鼓巷还没有那么多人,秋天的阳光分外迷人,我们在一个种满花草的露台喝咖啡,光影摇曳,浪漫极了,四周都是约会的情侣。

他们两人喝着酒,让我拍合影,说他们也是在约会,没我什么事儿。一夫特地穿了L先生之前送他的礼物,一件XXXL码的格纹衬衫,有点儿大,他说:“下回来件小点儿的衣服。”

自此又回归到断断续续、不咸不淡的联系。偶尔评论对方的微博,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两句。我也变贤惠了,从一夫那里买了不少餐具,开始好好做饭。

2

2015年,一夫已经成为“大网红”,更红的是他的二女儿胖肉,拥有粉丝无数。秋天,我们在日本见了一面。

一夫带着胖肉来车站接我们,然后一起在超市买盒饭去公园野餐,再买上食材回家做晚饭。那天的天气很舒服,我们选了有树荫的草坪铺开小花布,四周的小朋友又跑又叫,还有小孩团成球从山坡上往下滚,远处有人在划船,水边的柳树枝在微风中摇啊摇。阳光刺眼,我戴着墨镜躺在地上,枕着自己的胳膊,感觉瞬间被治愈了。

那天,正好是胖肉4岁的生日。晚上一夫亲自下厨,我们喝酒、吃饭、吃蛋糕、拍照,一直到很晚。

一夫的大女儿小芙在一旁安静地玩耍,胖肉钻到桌子底下抱住L先生的腿,两人一起叠纸鹤,试着让纸鹤飞翔……真的是被画面定格的静好岁月。

这次L先生送了件风衣给一夫。他感动得不行,说大家都争着给胖肉和小芙送礼物,很少有人想到他。只是,这次他胖了,风衣小了。

不过他为了穿风衣,开始跑步健身。说好了,时光不老,我们不胖。

3

有时候会想网络对我的生活改变有多大,尤其对于我这个只有开着Word,对着五号字才变身话痨的人。

追溯起来,一夫是我认识的第一个网友。那会儿我刚学会上网,在一个大食堂般的美食论坛里混,一夫那会儿就是个中高手,我是个菜鸟。

他每天煎煮烹炸出神入化,我天天煮个面熬个粥,也好意思传照片上去显摆。我总问一些很白痴的问题,类似做米饭要放多少水,图为什么传不上去那种,没什么人搭理我,只有一夫不厌其烦地回复我。

那时候我在一家美食杂志实习,也是毫无经验、毫无资源的菜鸟。跟一夫约稿,他说他在日本,我要什么菜告诉他,他写好了发我,他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到寄杂志的时候,我给忘了,再后来我离开了,稿费也没了音讯。

那时候,我晚上不睡,白天不醒。大半夜上网经常能遇到他,我写我的小酸文,他做他的菜,偶尔聊两句,聊的什么都忘了。

某一年过年的时候,他说要给我寄贺卡,拿到的时候,已经是春天了。贺卡长什么样也不记得了,只记得有几行模模糊糊的字,应该是祝福的话。

现在想起来,我们一直没有什么持续的联系。但是,总是很突然地,他就会出现。

几年前的某一天,他说:“我都看不到你写的东西,你去写博客。”后来,他说:“你有那么多闲置的衣服,快开个淘宝店。”过一阵子,他又说:“微博很好玩的,你快来。”而所有这些,几乎都是他手把手教我的。平时,我几乎想不起来他,遇到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现在想来,他似乎总比我先一步,然后生拉硬拽地带上我,奇怪的是,我居然会听。为什么他说我要做什么,我就去做了呢?他只是一个我没见过面的陌生人。

其实,我真的不是特别了解他。只知道这些年他有了孩子,知道他写美食博客,开淘宝店专卖日本厨具……偶尔,我会去凑个热闹。

第一次真正开始了解他,是我和朋友偶然看到他的微博,一页一页,一条一条仔细看过去,一个鲜活的人,跃然纸上。他的微博里没什么花哨的语言,无非就是“饿死,我要吃饭了”之类的话,然后,附了一张饭菜堆得像小山一样的饭碗的图片。他的幽默,不动声色,但是让人心领神会。去看他的淘宝店,发现已经是皇冠店了,小细节都做得很到位,和他这种具备认真品质的男人一样,任何事情都分毫不差。

日本地震之后,我常去看他的微博。众人都问他怎么不回国,他说公司里那么多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作为唯一的中国人,不能最先逃跑。他跟我聊天儿,说在日本待久了,回来会觉得身边的人都很复杂,总是不适应,又说:“只有跟你聊天儿,我才能找到点儿平衡。”

这些年,他给我寄过两次贺卡,寄过眼药水,寄过好吃的鸡胗、牛肉干……某一天,他发给我一个文档,说是多年前我在他那儿备份的,我说万一电脑坏了,就找他去取,我都不记得了。他帮过我很多,而我什么都没为他做过,只在需要他帮忙的时候想起他。

好久之前,我做了一个很大的选题,叫“我们这样长大”,需要找到全球10个国家10岁到18岁的少年,讲述他们真实的成长故事。很难操作的选题,病急乱投医,我又找到他,让他负责日本部分,找人做采访,写好了给我。

正好赶上五一放假,他一直在忙,但仍然在约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那天,他在外面,不能上网,他告诉我他邮箱的地址和密码,让我去取。

拿到稿子的那一瞬间,我百感交集。突然意识到,这么多年,身边有这么一个没多深的交情却愿意无条件帮自己的人,有多么不易。

在微博和淘宝上,他有一帮铁杆粉丝。他的幽默、宽容、认真、大度、热心肠,还有内心强大而温暖的力量,他的粉丝应该很早就发现了,而迟钝的我,在那一瞬间,才意识到,而我都没跟他正经说过一句“谢谢”。

4

这些文字,论证了网友从线上到线下,是一种多么纯洁健康又积极向上的关系。有时候会觉得时光是个好东西,让陌生人相识,让熟人变成朋友,让新朋友变成老朋友。但也让一个青年长胖20斤穿不下风衣,让一个少女变成已婚妇女,真的是一言难尽啊!

一晃过去十几年,我们只见过寥寥几面,却成为彼此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其实当变得很熟悉之后,故事就少了。

今年,一夫摇身一变成了作家。我跟一夫说:“你看,我为你码了这么多字呢!日后我要出了书或者破了产,你也得帮我。”

他说:“嗯,你出书我买100本!你破产也不用担心,可以当我淘宝店里卖的玫瑰花和卫生巾的模特。”

卫生巾?!真是够了!

猜你喜欢
一夫风衣贺卡
一夫当關
剑门关
风衣的秋意
给妈妈的贺卡
特别的新年贺卡
柔软风衣
罗四刀
风衣的N种可能
工装风衣
尴尬的电子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