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媒体关注习近平的一张照片说起

2016-10-24 07:23袁南生发自北京西城
清风 2016年7期
关键词:裤腿总理总书记

文_袁南生(发自北京西城)

从美国媒体关注习近平的一张照片说起

文_袁南生(发自北京西城)

习近平(左一)冒雨考察武汉新港

2014年10月,我作为中国驻美国旧金山大使衔总领事,在总领事馆上班时,惊喜地发现美国的主流媒体特别赞许地提到一张习近平的照片。原来,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刚刚揭晓,一张习近平卷裤腿自己打伞的照片荣获中国新闻摄影一等奖。这张获奖照片引起了美国媒体的注意,美国媒体不仅报道了照片获奖的消息,转载了这张照片,而且从习近平卷起裤腿亲自打伞这件事的政治和社会意义方面作了广泛的评论。美国主流舆论关注中国的一张照片,这种情况在美国并不多见。

主席打伞彰显朴实

美国媒体分析称,习近平自己撑伞站在暴雨中的做法表现出一种朴实的作风,这位重要人物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人。2014年10月22日,《华盛顿邮报》发表亚当・泰勒的博客文章说,这张照片由新华社在2013年7月习近平考察武汉期间所拍摄,也许它并不起眼——没有华丽的技巧,也没有艺术化的取景。但一经发布,这张照片就使外国观察人士吃惊不已,并在中国微博上迅速流传。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这张照片的内容。照片显示,习近平站在雨中进行官方考察。但真正不寻常的是他的穿着打扮——裤腿被高高卷到脚踝之上,以免被雨水打湿;而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撑伞。在这一刻,这位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人。

美国《大西洋月刊》专栏作家马蒂・斯恰文查特别指出:“对于中国领导人而言,这样的照片实属罕见。”马蒂・斯恰文查写道:“腐败问题已经激起了中国人的愤怒,一些官员手中的财富和特权颇受关注;主席自己撑伞站在暴雨中的做法表现出一种朴实的作风,与腐败的不正之风形成鲜明的对照。”

美国媒体还评论说:这张雨中的照片并不是唯一的尝试。习近平还做过不少更进一步的小事情。比如拍摄中南海办公室短视频,在北京某餐厅吃包子等等,这大大拉近了中南海与市井百姓的距离。当然,习近平也在做大事,比如开展声势浩大的反腐败斗争,打下一个接一个的“老虎”。评论认为:“基本上,照片以一种非常谨慎的视角展现了当代中国——或者说让人得以一瞥当代中国希望如何向外界呈现自我。”

实事求是地说,美国的媒体非常发达,美国媒体的关注面、覆盖面和影响力在世界媒体当中也是最大的,美国媒体要报道的世界上的事情太多了,中国值得美国媒体关注的大事也是太多了,值得美国媒体报道的有关习近平的新事、大事、要事更是不少,既然如此,美国媒体为什么特别关注习近平一张卷起裤腿、自己打伞的普普通通的照片?

在一次外事活动当中,我特意与美国媒体的有关编辑、记者讨论这张照片,问他们:获得中国新闻摄影一等奖的照片还有不少,为什么美国媒体特别关注习近平卷裤腿打伞的这张照片?他们回答说:中国一段时期以来,腐败现象蔓延,不少官员脱离群众。习近平主席深入基层,卷起裤腿,自己打伞,不仅充分显示了亲民本色,而且对遏止中国官场中某些官员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不接地气等不良习气,能起到很好的标杆作用。我从他们的话里领悟到,他们关注的主要不是照片的艺术性,而是照片内涵的政治性、社会性,或者说,通过照片所传递的习近平治党治国作风的亲民性。

细节诠释为官之本

其实,我在外事活动当中,也多次见到过国外政要自己打伞、自己提包等情形。只要稍加留心,就不难在中国媒体上也能看到关于外国政要自己提包、自己打伞的报道。例如,2007年9月24日,当时的库克群岛总理马鲁雷访华时,我国时任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欢迎仪式。照片上特别抢眼的是,马鲁雷总理自己提着一个黑包。政府首脑级的迎宾仪式,贵为总理的人物却是自己提包,好像从来没有看见过。不知是不是马总理没有秘书、警卫一类的随行人员,抑或是这个包非常重要非要亲自提着不可,还是总理本是平民本色,即便在外交场合也习惯成自然。

新西兰前总理海伦・克拉克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引起媒体的强烈兴趣。因为她总是亲自拎着两个黑色大提包,像个女教师。2007年6月13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参加英国草地网球协会新总部在罗汉普顿落成开幕的典礼,典礼在伦敦一个球场举行,当时下着倾盆大雨,整个典礼当中,女王自始至终都是自己打伞,尽管女王当时已是80多岁高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一次活动中,不仅亲自打伞,而且互相为对方的夫人打伞,尽显君子气度。2015年5月16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应王毅外长邀请首次来中国访问,下飞机时,也是自己提着一个包。

细微之处见真情,领导干部自己打伞看起来虽不是大事,但干部的为官之本、为官之道、为官之德却是天大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卷起裤腿、自己打伞慰问群众这一细节,彰显了总书记不摆官架子、不忘人民公仆身份的人格魅力、平等精神和为民情怀,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大道理,用他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总书记撑起的不仅是一把挡风遮雨的伞,而且是一把情怀百姓、心系神州、一把比天还要大的“万民伞”!

从习近平卷起裤腿自己打伞的照片,我也联想到周恩来总理关于打伞的故事。1955年,周总理前往印度尼西亚出席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期间,下榻在达曼萨里10号别墅。会议期间,别墅外总是围着许多华侨群众。他们从早到晚守候在那里,等待着有机会与新中国的开国总理见上一面。有一天,周总理从会场回来,天上突降暴雨。他见到在别墅外等候的100多位侨胞都没打伞,自己也拒绝打伞,冒雨和大家一一握手问好,总理浑身上下很快被淋湿了。所有人都激动得哭了起来,纷纷高呼:“请总理打伞!请总理打伞!”当时,侨胞们的哭声比雨声还大。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自己打伞,还是周总理拒绝打伞,精神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与群众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习总书记和周总理的行为,彰显和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

必须摒弃“官本位”意识

愿不愿意卷起裤腿,愿不愿意自己打伞,虽然是再小不过的事情,但其中透露出的东西,如政治生态,如权力意识,却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一些官员难以像总书记一样卷起裤腿、自己打伞,重要的原因就是“官老爷”“官本位”意识在作祟。受“官本位”意识影响,一些官员十分热衷于讲排场。坐车要大排量的,办公室要豪华的,请客吃饭要燕窝、鱼翅,即使出门还要有人给打伞。到基层去视察或者调研,必然搞得兴师动众:交通管制,警车开道,先别说这样的调研能不能真的了解一些实际问题,单是这种“前呼后拥、咋咋呼呼”的工作作风就会让老百姓反感。

在基层工作的干部往往会看到这样的活剧:领导要上车了,部下或者秘书一路小跑地过来打开车门,并用自己的胳臂放在车门上端。领导下车后,要进办公室了,部下或者秘书一路小跑地过来撩起门帘打开门。领导参加会议总是空着手走向主席台,领导的高档公文包,高级饮水杯,还有讲稿,在领导坐下的刹那间,部下或者秘书给摆在了主席台。

某些党政干部官虽然不大,但谱摆得很大,搞视察“走马观花”,听汇报“蜻蜓点水”,并且身边还总有一个被称作“秘书”或者叫“通讯员”“联络员”的年轻人“鞍前马后寸步不离”:撑伞、提包、拿手机,点烟、撩帘、开车门,把服务工作做得是“极尽所能,细致入微”。这些官场中人人都能看到的丑态说明,‘官本位’观念在中国不少地方已是根深蒂固。

诚然,但凡是领导考虑的,一般都是大事,作为部属,为领导搞好服务工作也是他们的分内之事;但作为一个领导,如果一些举手之劳、力所能及的事都喜欢“呼来喝去”,如果觉得让别人给自己提包,让小学生为自己撑伞能让自己活出快感,并且把能“享受”这些过程当作“有面子”“有身份”的体现,那我们不禁要为这些人做官的动机犯点思考了,就凭他们这样的工作作风,我们如何指望他们能俯下身子来为人民服务?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不妨拿总书记卷起裤腿自己撑伞作为一面镜子,切实来比照一下自己,从一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来主动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让自己牢记宗旨、不忘本职,时刻明白是谁赋予自己的权利,自己拿这些权力又应该如何去用,只有真正明白了这一点,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从而端正心态,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干点好事和实事。

(作者系外交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前驻津巴布韦共和国、苏里南共和国大使,前驻印度孟买总领事,前驻美国旧金山大使衔总领事)

猜你喜欢
裤腿总理总书记
绳索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声东击西的猫
总理的“大屁蹲”
总理答记者问最『强』音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跟着总理去美洲
看看加拿大新总理的首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