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观音要拉你一把

2016-10-24 17:43耳东
做人与处世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刘同博客文字

耳东

三年前,初读署名“里则林”的作品,竟有莫名的揪心之感。他的文字像修正液一样,把青春的忧伤涂改成轻微的疼痛。透过他的作品,嗅出一些信息来,这应该是个毛头小伙子,但他的文字里有股独特的苍凉味,显示出与其年纪完全不对称的老练和老辣。

最近买到他一本书,才知道这小子历经沧桑不知惧,吊而郎当地混过青春,任凭再多颓废也遮蔽不了他在文学上的逼人才气。成长岁月,他像一只小候鸟一样随家人在广州上海重庆海口北京等城市四处迁徙,疲乏的身子永远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一茬又一茬的新地,一拨又一拨的新朋友,上演了一出又一出锐利的成长大戏。走了那么久,换了很么多地方,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写作的追求,满怀豪情万丈,激情澎湃,起初在QQ空间里写,专供三两亲友私赏,后转战微博,偶尔也牵手纸媒,将作品公之于众。

家人对他的爱好并不看好,只丢给他一个问题就足以断其后路——写作能供你吃喝撒,能让你购房买车不?这么尖锐又艰深的问题,里则林没有底气抛给父母一个“YES”。

直到遇见了刘同,不可一世的苦焦命运才向他低下高昂的头颅,文字之砖石垫高他的海拔,让他坚定信心,大声地对父亲喊出:“YES!”那时,父亲逼他回广州,管管家里的厂子,希望他接过家族企业的旗帜,继续往“钱”飞奔。

刘同不是等闲之辈,而是拥有千万粉丝的大V、出版了《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等畅销书,还担任光线影业副总裁。里则林隔空向刘同喊话,得到正面的回应,让他去北京实习,工作的位置就在刘同隔壁。里则林出版首部作品集的时候,特别致谢,写了一篇《你是有多不红啊》感谢刘同的关注和支持。

一个是红得发紫的大V,一个是用文字让人感受微疼的无名青年,怎么就那么碰巧地遇上了,成了莫逆之交呢?

刘同知道里则林这个名字,要感谢一家杂志的编辑。编辑向刘同约写卷首,刘同提了个小小要求:“能不能给我几篇你认为特别好的范文?我找到感觉之后,就立刻写给你。” 于是,编辑发给他的5篇样文,打头的署名里则林。他一字一句地读:“一点点铺陈于心,像是经历四季,不由得在心里飙出一句脏话,然后感叹,写得也太好了!”冲动之下,刘同便想看看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于是上网搜索“里则林”,以为是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家伙,结果发现是个如假包换的90后。进入里则林的博客,刘同才知道这小子不是职业作家,文字只是他的业余爱好。这年代,都忙着挣钱,忙里偷闲爱好文学真的难能可贵。于是,刘同降下身段,主动关注了里则林的博客,分享他的作品,瞬间让里则林的博客拥有过万的阅读量。

刘同说:“你必须先伸出自己的手,别人才知道如何扯你一把。”他在里则林的微博里,看到的不仅是他用文字伸出的双手,那简直就是千手观音。后来,刘同约里则林来自己公司实习,把自己的出版人介绍给他,让他出版了第一本书《像狗一样奔跑》,一个新生代作家就这样横空出世。

一体两面,一山也分春秋看,里则林眼中的“同里缘”是这样的一个版本。

刘同上大学时,有个叫李旭林的人是他的同学,那时,两个人都爱文学,只不过李旭林走得比较快,也远,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刘同只能望其项背。他期待被认可,被赏识,结果,李旭林给予他关注和帮助,这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李旭林同学一直为他喊加油,这份鼓励一直保留至今。多年后,刘同成了“李旭林”那样的成功之人。然后,偶遇了一个名叫李泽林(笔名里则林)的小青年,一扬手,就是千手观音式的拉扯。里则林用一句话总结和刘同的交往:“孤独的人,总会相逢,然后像一束光,拥抱另一束光,照亮彼此。”这仍与感恩有关,就像歌中唱的那样:“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自古就有文人相轻之说,而那个孤独的刘同,却在网络一手遮天的当下,上演了一出“文人相亲”的大戏。我喜欢这场以圆满喜乐收尾的活剧,敬佩那个以感恩之心回馈陌生人的刘同,一如当初读到里则林便欣赏那让人心疼的文字一样。敬佩和敬畏都是敬字辈的好兄弟,难得在一件事里占齐了。

只要看见有人高高地伸手,刘同便有心要扯他一把,他说:“因为写作这种东西,稍不留神,熄火了,就很难再点燃了。”一语释疑,伯乐情怀感天动地。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刘同博客文字
刘同:年轻的时候,豁出去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