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持续干预对健康管理成效的影响

2016-10-25 06:51杜美丽许维娜滕玉霞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对象依从性生活

杜美丽 许维娜 滕玉霞

生活方式持续干预对健康管理成效的影响

杜美丽许维娜★滕玉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吸烟、酗酒、不合理饮食、久坐少运动的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中间危险因素急剧增加。研究发现,如果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合理、不吸烟、适量饮酒、保持与危害的严重性相对应,男性患心脏疾病的风险指数最低[1]。生活方式管理强调个人选择行为方式的重要性,其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健康管理即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手段,鼓励干预对象尽早积极主动地选择健康生活方式,以减少或降低疾病的危险因素,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维护自身最大健康目标[2]。本调查对284例持续12个月生活方式干预作为调查对象,分析持续生活方式干预与健康管理成效的相关性,为提高健康管理依从性策略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连续达12个月健康管理后续干预服务对象284例,其中男113例,女171例,平均年龄(49.23±7.12)岁。纳入标准:20~65周岁的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排除标准:听觉障碍,不会普通话,电话交流困难,不使用手机者。1.2 方法 (1)调查方法:干预前后进行自我生活方式满意度评价,非常满意为10分,不满意为0分。根据前后评价得分变化数值进行分组,干预后比干预前得分提高≥2分为干预依从性好组、<2分为干预依从性一般组,干预失联为失访组。再对三组人群健康相关风险指标体重指数(BMI)、腰围(WL)、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干预前后重复测量数据进行观察。(2)服务团队和模式:健康管理是一门依赖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理论与技术的新兴医学学科[3],本院管理中心是由健康管理师、医生、护士、医技、营养、运动、中医、心理、信息等专业人员共同组成的健康管理专业团队,由健康管理师或高年资护师负责,协调健康管理专业团队资源、满足干预对象的健康需求,包括院内24h服务和离院后12个月的持续干预。院内24h服务:主要收集健康信息、全面健康宣教和健康技能培训后续12个月的持续干预:通过院内健康知识和健康促进技能培训,综合分析全面评估干预对象的健康风险,后续回访中予以详细解读,协商制定干预计划,定期提醒、督促、指导、鼓励和帮助干预计划的执行,达到控制和减少健康风险因素,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或患病的风险[4]。同时提供24h热线为干预对象全天候、无限制次数的健康咨询服务,短信、微博、微信、网站等公共平台推送健康知识、公共养生常识,利用平台互动功能提供个性化需求服务。(3)干预方案针对个体健康风险因素,协商制定个体化的健康干预方案。①合理饮食:种类多样、新鲜卫生、荤素粗细搭配,少油少盐,食不过量,三餐分配合理,限量饮酒、足量饮水。②适量运动:保持>30min/d或5~7d/周累计>150min的中等强度运动。③戒烟:减少每日吸烟支数,逐渐达到戒烟目标。④适量饮酒:逐渐减量至适量,酒精摄入量男性<25g/d(白酒<50g,红酒<250ml,啤酒<750ml),女性<15g/d(白酒<30g,红酒<150ml,啤酒<450ml)[5]。制定远期目标和阶段目标,循序渐进,分阶段实现,小步前进,完成小目标汇聚实现大目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采用前后配对t检验,组间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自我生活方式满意度评价调查 284例干预对象244例接受了持续干预,完成了干预前后自我生活方式满意度调查,69例认为生活方式已有较大改变,能够基本执行干预计划,自我评价平均分从干预前的6.46分提高至干预后8.96分,平均提高2.5分;175例较前有改善,但经常因各种原因改变中断,经提醒督促后再继续,经常反复,或者仅在某些方面改善,自我评价分数平均分从6.7分提高至7.8分,平均提高1.1分。从调查中发现主要发生的改变是蔬菜水果或谷薯粗粮增加,红肉、荤菜或油腻类食品减少,饮食变清淡、主食控制、运动增加、限酒、控烟或戒烟、减少熬夜。影响改善的主要障碍因素为:(1)体检结果正常或自认为身体很好不需要改变。(2)健康风险认识不足,对风险的危害和预后不清楚。(3)信心不足,认为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改不了,工作、应酬需要不能改,其他的各种诱惑动摇改变的信念。(4)无人陪同或没人督促。(5)健康知识或技能的缺乏。(6)临床医生、健康管理医生对健康风险的观点、处置尚未达成共识。

2.2三组人群管理前后健康相关风险指标重复测量数据比较 见表1。

表1 三组人群管理前后健康相关风险指标重复测量数据比较(x±s)

3 讨论

健康管理依从性和执行力低下是目前影响健康管理成效的最大障碍,提高管理对象的依从性和执行力已成为健康管理体系中主要的问题。本调查结果发现,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技能培训基础上,给予持续后续干预,生活方式都发生不同程度改善,自我生活方式满意度评价均有提高,分别对三组对象管理前后健康相关风险重复测量指标比较,发现干预依从好组BMI、WL、SBP、DBP、FBS、TC、TG、LC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管理前后变化方差比较BMI、WL、SBP、DBP、FBS、TC、TG、LCL-C、HC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让干预对象主动参与的自我健康管理是慢性病预防的优选途径。持续的生活方式干预能增加健康管理团队与干预对象,建立平等合作伙伴关系,使得干预计划的执行力得到加强。实践中发现,一对一的健康访问、合适的联系频率,为干预对象解决改善中的具体困惑和疑问,加强计划执行的反馈,鼓励被干预者逐渐进步,激发干预对象的自我潜能,这些策略有利于医护人员及健康管理师与干预对象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其次,在健康干预过程中,为干预对象提供通俗易懂、简单易学、乐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手段和干预策略,对提升干预对象的个体化健康管理成效具有实际意义。本院引入的健康教练技术在健康干预中的应用实践中已取得一定成效,能够帮助有健康意愿的客户持久性地行为改变,这也是区别于以往电话健康教育随访的最大差别。为提高健康干预计划的执行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健康促进环境建设和智能穿戴设备的应用,帮助建立健康促进的环境设备和人际圈子,增加后续干预的服务频度,进一步行分级分层管理,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干预更精准,同时逐步实现实时监测、反馈和提醒督查,以提高管理依从性。长程结果还有待增加目标人群量及观察时间。再次,健康行为的改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回访中有较多的客户反馈希望得到不断的提醒督促,刺激强化改变意愿,从而提高管理干预的依从性,符合根据BJ Fogg行为改变模型理论,只有具备较高动机和能力,并且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促使目标行为的发生。

健康管理主要面对的是正常或亚临床人群,自身健康关注度不高,管理意识不足。本调查人群是由第三方付费为其公司VIP客户提供的一项增值服务,个体的健康管理理念、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工作忙碌,目前身体尚无明显不适,健康管理尚未提到议事日程,造成后续干预的依从性和计划执行力各不相同,出现了不同的健康管理干预成效。

[1]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20-21.

[2]王雅琴,陈志恒,曹霞,等.高血压前期健康管理效果的临床研究.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 1(16 ):11-13.

[3]郭清.健康管理学概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

[4]魏琳,张小培,周子懿,等.基于慢病管理平台的脑卒中患者随访依从性与血脂水平相关性的重复测量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3):17-20.

[5]郭清.健康管理学概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67-169.

310008 杭州市五云山疗养院

猜你喜欢
对象依从性生活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