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没在胭脂里的香艳传说

2016-10-25 09:23
新传奇 2016年35期
关键词:红妆红颜胭脂

淹没在胭脂里的香艳传说

说起红色,就不得不提女人们最爱的胭脂。它是几千年来,萦绕中国女子身前身后的一缕香魂。白皙的面庞,晕上淡淡的朱红,即刻显得明艳无比;柔软的双唇,点上暗暗的绛色,蓦然衬出风情万种。因这胭脂,才有了所谓的红颜知己、红粉佳人。也因为胭脂,流传下来许多香艳的传说和故事,让人为之动容。

胭脂是女人几千年的密友

胭脂亦作“臙脂”,亦泛指鲜艳的红色。是古代女子施于面颊、以增颜色的一种化妆品,在历代典籍中,它有多种名称,如烟支、撚支、燕脂、胭支、焉支、阏氏等。胭脂在汉初由匈奴传入中国,很快变成了汉族妇女最重要的化妆品,“人面桃花相映红”、“美人红妆色正鲜”的妆容效果,使窈窕淑女们更加艳丽多姿。

中国女子使用胭脂的历史,已有几千年。红色,首先是具化为一盒小小的胭脂,融入了女性的生活。

有学者考证说,商纣时期,燕地的妇女即采红蓝花,取花汁凝结为脂用于妆饰容貌,称为“燕支”。五代时后唐的学者马缟就在其《中华古今注》里说,胭脂“起自纣,以红蓝衣汁凝成”。马缟曾任国子监太学博士,相当于现在的大学一级教授,虽然不了解其具体的考证方法,但想必还是具备一定的可信度的。商纣的统治在公元前11世纪,倘若马氏理论成立,那么胭脂至少已存在了三千年。

也有学者说,胭脂原产于中国西北地区的焉支山,而非东北的燕代之地。《五代诗话稗史汇编》曾载:“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绯,取其英鲜者作胭脂。”按照现今的中国地图,此山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南部,在先秦与汉初,这是据中原极其遥远的地方,王化未及之处,却是游牧民族的乐土,胭脂乃至匈奴妇女的常用之物。后来,匈奴因汉武帝的征讨而被迫向西迁徙,还曾哀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再后来,张骞通西域,又将胭脂带入中原,受到了汉家女子的极度喜爱。

其实,中原女子使用胭脂的历史,即使无法严谨地上溯到商朝,但至少也是早于秦汉的。战国的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里形容美人,就曾有施朱抹粉之说;《韩非子显学》中还有“脂泽粉黛”之语。所谓脂泽粉黛,即胭脂、香膏、铅粉和眉笔,显然此时女子们的化妆品已经非常成熟,都成了系列了,胭脂的发明,怎么也不会晚于战国。

所以,说胭脂是女子们几千年的密友,是不为过的。

涂抹红妆的习俗经久不衰

胭脂起源虽早,但真正的大流行,却是在汉代。这一方面是由于汉朝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工艺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物质层面的繁荣,带来了精神层面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更加丰富。于是,女子作红妆者与日俱增,且经久不衰。而读书人与士大夫们,被粉酡朱颜之美深深地打动,诗词歌赋里也就多了几许柔美妩媚的风致,使红色与女性从文学上也紧密相连。

当时,班固的《汉书》曾收录汉武帝悼念亡妃李夫人的辞赋,有“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的句子,红颜就是指代美丽又喜涂胭脂的李夫人。我们现在常用“红颜”指代美女,而刘彻大约是最早使用“红颜”一词的人。

至于最早描写女子使用胭脂的诗歌,当数东汉《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诗中以“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来形容一个女子的美丽。“娥娥”就是美丽的样子,“纤纤”则是说她手指细长白皙。

到了南北朝时,许多有名的诗人发挥了汉武帝创制的“红颜”一词,使之更为人们所熟悉。如庾信,写了“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借一个流落胡地的汉家女子的口吻,抒发自己在北朝做官的隐恨和回归南方的渴望。而在当时的民歌里,也有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之语——这是花木兰参军回来,姐姐欣喜万分地打扮了出迎。

隋唐时,国力空前强盛,物质更加丰富,女子们对胭脂的使用简直千变万化、神乎其技。当时出现了“桃花妆”,即先以白粉敷面,再将胭脂匀于面颊及眼周围,边际晕淡,其特点是突出面颊的红,映衬前额、鼻翼及颈部的白,白里透红,鲜艳无比,压倒桃花,为当时女子所爱。

女性妆容的多姿多彩,为诗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以至唐诗中有关妇女涂胭脂、饰红妆的内容俯拾皆是。如李白在《浣纱石上女》中写“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赞叹的是金陵少女年少貌美的魅力;韦庄的《怨王孙》“满街珠翠,千万红妆”,描绘的却是成都贵妇相携出游的热闹。

唐代以后,尽管妇女的妆饰风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喜爱胭脂、涂抹红妆的习俗始终不衰。

至于明清时的风气,看一看《红楼梦》就知道。四十四回中,宝玉帮平儿理妆,说:“铺子里卖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须眉男儿也成了精通胭脂的达人,且制作工艺也如此考究,红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不言自明了。

胭脂里不得不说的故事

除诗词外,当时的笔记小说里,还记载了一些关于胭脂的有趣事。而在民间,一些关于胭脂的故事,更是不计其数。

胭脂井女色亡国留印记张丽华生活在南北朝时代,本是一名歌伎,因自小生活在风月场所,很懂得卖弄风情。加上她发长七尺,光可鉴人,眉目如画,南朝后主陈叔宝一见倾心,封为贵妃。陈后主著名诗作《玉树后庭花》被称作是“亡国之音”。就在陈后主沉迷于女色和靡乐的同时,北方的隋朝加紧备战。

公元588年,隋朝发兵,南陈防线一触即溃。隋朝大将韩擒虎四处搜索陈后主,在景阳宫的一口井中,发现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藏于此。隋兵将他们拉上来时,张丽华的胭脂口红擦到了井栏上,经久不灭,胭脂井由此而来。

荒村里的“人鬼情深”明朝嘉靖年间,荒村有一对年轻夫妇,妻子的名字叫胭脂。当时常有倭寇出没,胭脂的丈夫就被强征入伍,去外省与倭寇抗战。临行前,夫妻俩约定三年后的重阳节之前,他一定会回到家中,如果到时候都还不能回来相会,两人就在重阳晚上一起殉情自杀。

于是,胭脂每天都在村口等。某日,来了个僧人,送她一支笛子,吩咐她在重阳吹起笛子,丈夫就一定会归来。重阳之夜,胭脂就吹响笛子,一曲终了,丈夫竟真的回来了。

在他们一同度过几天幸福时光后,丈夫突然失踪了。不久,前方传来消息,原来胭脂的丈夫在重阳之夜已经战死。原来,丈夫自知回不去,就故意冲在队伍最前面,以求殉情。而胭脂的笛声,为丈夫的魂魄指引了回家的方向。

胭脂翡翠对联成千古佳偶清代贵州才子周渔璜长到十七八岁时,前来提亲的人就络绎不绝。周渔璜说:“我不管她长得像仙女还是像鲜花,我得考考她才学如何,如果不是知书达理的女子,长得再好我也不要。”于是周渔璜写了一个上联是:“桃李花开,一树胭脂一树粉。”

此事很快传开了,有一个姑娘听说后,当即就把下联对了出来,她写道:“柑桔果熟,满枝翡翠满枝金。”用“果熟”对上联的“花开”,用“翡翠”对上联“胭脂”,用“金”对上联的“粉”,十分贴切,而且精美绝伦。

然后就不是人家向周家提亲,而是周渔璜再三央求父母托媒人到那位姑娘家求亲。后来,周渔璜果然与那姑娘结为百年之好,也为后人留下了“胭脂翡翠成佳偶”的故事。

猜你喜欢
红妆红颜胭脂
红公馆造店记之胭脂水粉
我以一身戎装,许你一世红妆
食色记之夏日红颜
轻奢红妆
岁月如金丝,红颜不堪织
花明驛路 胭脂暖
扶危定倾赖红颜
倾尽天下,为红颜一笑
胭脂剑
惊艳红妆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