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心沟通 跨越“交流沟”

2016-10-25 23:12张坤张永俊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9期
关键词:心理医生谈话关心

张坤 张永俊

时常有家长抱怨说,他与孩子越来越生分了,孩子也与他越来越见外了。是啊,现在的家长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很少,话也说得不多。交流少了,沟通也越来越难了,对孩子的了解似乎也只能靠老师介绍了。

一项调查表明,都市里超过10%的父母与孩子沟通时感到困难、紧张和无奈;70%以上的父母每天和孩子说话不到1小时。专家告诉父母,亲子沟通障碍缘于父母“不会说话”。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餐桌提问,二是话不投机。

“今天学什么了?”“老师批评你了吗?”“在学校干什么了?”吃晚饭时,孩子最怕父母这样提问。可是,偏偏有75%的父母在餐桌上与孩子这样沟通。

“就你笨,什么都不会做!”“你怎么不好好学习。”“你看人家每次都比你强。”许多父母这种批判式、比较式的口头语,让孩子的心门一次次紧闭。

谈心,是家长与孩子交流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一次倾心而谈之后,可以消除孩子的烦恼和沮丧,让孩子笑容满面,这就是谈心的作用。那么,怎样使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一是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制造和谐气氛。与孩子交谈时,可以先说一个笑话,讲点令他高兴的事情,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要表现出对孩子的爱,使孩子乐于接受谈话,不要让孩子处于紧张状态。如果孩子的对立情绪比较严重,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暂时延缓谈话,或者“曲线交谈”,从另外的事入手。

二是学会做一个倾听者,做孩子的心理医生。由于生活经验、年龄的限制,孩子常常会因为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而陷入苦恼、焦虑和悲伤之中。这时候,父母是他们最好的心理医生。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能仅停留在为他们提供物质方面,应学习一些孩子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个性发展等,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使孩子及时宣泄消极情绪,积极帮他们解除烦恼。

三是针对某一问题,寻找谈心的最佳时机。孩子自身和周围随时都可能发生一些事情,如果针对某一问题,及时交流思想,其效果要比平时好。一位读高一的男生,平时对学习不够重视,期中考试成绩在班上是倒数。家长会后,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急切地想知道家长会的情况。这位男生的母亲没有大声训斥孩子,她抓住这个敏感的时机,对孩子亲切地说:“家长会上我感到很难为情,也证明我平时对你关心太少了。只希望你找出失败的原因,期末考试为我争一口气。”孩子是尊敬妈妈的,他向母亲坦诚地汇报了自己懒惰、贪玩的行为,表示今后一定要赶上去。后来,他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抓住孩子关心某一个问题的时机与他谈心,孩子容易听得进。

四是主题明确,把握好时间。与孩子谈心时,针对孩子的什么思想,解决孩子的什么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围绕主题进行交流,使孩子有所收获。谈话可以经常进行,但要把握好时间,切忌啰唆,让孩子烦。

五是方法灵活,提升谈心效果。孩子的性格不同,这就需要父母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谈话方法。通常的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向孩子表明自己的态度,其特点是快捷,但只适合性格比较外向的孩子。间接法:向孩子讲一个小故事,说一条成语,引用一个事例,谈几句诗词,谈电影、小说等,引起孩子谈话的兴趣,然后顺势引导到谈话的主题上来。在谈话的人员问题上,可以父亲或母亲与孩子单独谈,也可以三人一起谈,还可以请孩子信任的亲戚来谈。

猜你喜欢
心理医生谈话关心
所谓失败
所谓失败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开心与关心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
(1)阅读理解两则
关于《辽沈决战》一书的谈话(一九八三年八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