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解读慈善捐款是非理性表现

2016-10-25 10:40刘义杰
环球慈善 2016年7期
关键词:克林顿希拉里马云

刘义杰

8月1日,阿里巴巴发布微博对“克林顿基金会”的情况进行说明。阿里巴巴表示,“公益的本质是唤醒每个人内心的善良。尽管做过的事情远远不能说完美,但我们想做的事情还会很多。中国企业应该有全球眼光,直面并担当疾病、贫穷、环保等领域的世界责任。”此前,阿里巴巴捐款克林顿基金会一度成为舆论热点。有网友评论称,中国公司或个人捐款克林顿基金会,或将助推希拉里·克林顿当选新任美国总统。

希拉里一些政治主张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人们不喜欢她很正常。但将克林顿基金会解读为希拉里·克林顿竞选的重要平台,进而攻击一家企业是不合适的。

网络资料显示,克林顿基金会是克林顿在作为第42任美国的总统第二任期结束的时候建立的基金会。从那时起基金会已经变为一全球性非政府的组织,协助中国政府实现永久性遏制艾滋病疫情的终极目标。而出于这一基金的宗旨,以及阿里巴巴对艾滋病群体的关怀。2005年,阿里巴巴捐助克林顿基金会25万美金。直到2012年,阿里慈善越来越完善,介入的结构越来越多,便停止了对克林顿基金会的赞助。

其实,与众多的企业一样,阿里从事慈善活动,也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从刚开始企业规模不大,刚介入这一行当时的探索,到如今阿里巴巴将自身打造成了一个慈善大企业。总的来说,这些企业行为,不过都是一种爱心的所在,是对国际慈善理念,以及国际慈善活动的一种认可和学习,进而自我升华的过程。

简单的慈善活动,明确的公益之举,却被解读为一种阴谋,这样的逻辑让人难以理解。这样的打击一家企业更是一种典型的逻辑混乱。2014年4月25日,阿里巴巴两位创始人马云和蔡崇信宣布,将成立个人公益信托基金。该基金来源于他们在阿里巴巴集团拥有的期权,总体规模为阿里集团总股本的2%。根据《2014年胡润慈善榜》报道,马云以145亿元捐赠额成为“2014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2016年7月4日,马云公益基金会在杭州发布“马云乡村校长计划”,计划10年投入约2亿元人民币,寻找和支持中国优秀的乡村校长……阿里做了很多公益,却拿旧事质疑,根本就是笑话。一个简单的道理,十几年前的捐款,如今的希拉里参选,谁能预测得准?拿着旧事论人,鸡蛋里挑骨头,哪个企业还能做慈善,还敢做慈善呢?

正如媒体对一些网友抵制肯德基行为的批判,这样的盲动不是爱国。同样道理,面对一家企业的慈善行为,进行过度的解读,也不是理性的表现。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其带给企业的伤害是巨大的。毫无疑问,企业做慈善一些事情很难说完美,但就如同马云在首届全球XIn公益大会上所说:公益的本质是唤醒善心,唤醒每个人内心的善良。

企业的慈善捐款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我们常说,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以此来说,阿里对中国慈善的推动和贡献是巨大的。对于这样的企业,我们应该抱着公平和公正的心态来看待。对于一些流言飞语,我们也应该辩证地区别。这个社会有太多的浮躁和非理性,但我相信,人们在公平和公正方面是不会缺席的。人们不会容忍企业作恶,但也不会允许一些人或组织不公平地对待一家有责任和有担当的企业。

本刊整理自中国江苏网

猜你喜欢
克林顿希拉里马云
克林顿城市授权区项目论析
马云:提前退休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
变色啦!
马云,你听我说
克林顿夫妇的政治罗曼史
打个平手
克林顿基金会被指“瞒报千笔外国捐款”
参考译文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
倒立的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