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在老年人群体中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2016-10-26 05:21潍坊医学院261053
中国卫生统计 2016年4期
关键词:内容效度效度信度

潍坊医学院(261053)

朱宇航 郭继志△ 罗 盛 李 敏 胡善菊 董 毅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在老年人群体中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潍坊医学院(261053)

朱宇航郭继志△罗盛李敏胡善菊董毅

【提要】目的考察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在中国老年人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订。方法采用专题小组讨论、专家评估内容效度和问卷调查法初步对SCSQ进行修订,并采用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方法对山东省潍坊市部分社区和养老院抽取的562名老年人的应对方式状况进行分析,从而验证该量表理论结构的合理性。结果修订后的SCSQ具有较好的项目区分度,除项目14由于心理测量属性不佳而被删除外,其余19个项目的决断值(critical ratio,CR)为2.005~8.472(Ps<0.05);对SCSQ-19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2.93%;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χ2/df=2.083、NFI=0.884、CFI=0.941、IFI=0.942、GFI=0.905、TLI=0.928、RMSEA=0.057,证明SCSQ-19的三因素模型与数据拟合较为理想;效标效度结果显示,SCSQ-19各因素与CSQ中测量内容相近的因素为中度相关(|r|=0.409~0.507,Ps<0.001)。SCSQ-19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6,3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0~0.876;SCSQ-19总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882;SCSQ-19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21,3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14~0.729。结论修订后的SCSQ-19在老年人中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作为评估老年人心理应对方式的有效工具。

应对方式老年人效度信度

提高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晚年生活质量,已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1]。应对方式是人们为处理内外环境的要求及其产生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手段、方法和策略[2]。其作为心理健康和应急源的中介变量,对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3]。有研究显示,高应激状态下的个体,如果缺乏良好的应对方式及有效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危险度可达43.3%,是一般人群的2倍以上[4]。国外研究显示,积极和成熟的应对方式有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5]。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是国内测量应对方式的重要工具,编者谢亚宁在城市人群调研数据基础上,构建了包含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二维度模型。目前尚未有研究探讨SCSQ在老年人群体中的适用性,但当量表应用于不同群体时,需要进行信效度的检验[6]。本研究对SCSQ进行了信效度分析和修订,探究该量表在老年人群体中的适用情况,以期为我国老年人应对方式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样本1(预调查样本):方便选取潍坊市某城市社区102例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5.1±5.4)岁。男性47例(46.1%),女性55例(53.9%)。婚姻状况:在婚68例(66.7%),丧偶28例(27.5%),离异2例(2.0%),未婚4例(3.9%)。文化程度:文盲21例(20.6%),小学47例(46.1%),初中18例(17.6%),高中或中专8例(7.8%),大专1例(1.0%),本科及以上7例(6.9%)。

样本2(正式调查样本):山东省潍坊市部分社区(2个城市社区,2个农村社区)和养老院(1个私立,1个公立)中方便抽取562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年龄60~99岁,平均年龄(69.7±6.9)岁。男性272例(48.4%),女性290例(51.6%)。婚姻状况:在婚433例(77.0%),丧偶112例(19.9%),离异9例(1.6%),未婚8例(1.4%)。文化程度:文盲157例(27.9%),小学194例(34.5%),初中113例(20.1%),高中或中专56例(10.0%),大专25例(4.4%),本科及以上17例(3.0%)。

样本3(重测样本):2周以后,根据正式调查样本问卷上自愿填写的联系方式,方便选取68例老年人进行重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6.5±6.1)岁。男性36例(52.9%),女性32例(47.1%)。婚姻状况:在婚40例(58.8%),丧偶22例(32.4%),离异2例(2.9%),未婚4例(5.9%)。文化程度:文盲15例(22.1%),小学33例(48.5%),初中8例(11.8%),高中或中专5例(7.4%),大专1例(1.5%),本科及以上6例(8.8%)。

本研究排除了伴有严重躯体疾病、智力损害、精神病性症状及听力和视力残疾的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加该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2.工具

(1)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

该问卷由谢亚宁于1998年编制,共包括20个项目,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其中积极应对维度由项目1~12 组成,消极应对维度由项目13~20组成。问卷采用自评方式,采用李克特四级计分法,从“不采用”到“经常采用”,分别为0~3分,将结果划分为积极应对得分和消极应对得分,积极应对得分越高,表明被调查者越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消极应对得分越高,表明被调查者越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该问卷在普通人群[7]、医务工作者[8]及疾病患者[9]中的研究均显示其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研究组邀请6名老年人参与专题小组讨论,请老年人阅读该量表所有项目并评价其语言表达的清晰性和可理解性。根据老年人的反馈意见,研究组针对部分项目的文字表述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进行了适度修改,初步确定了SCSQ的老年版本。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邀请了9名专家组成评估小组(心理学专家3名、社会医学专家3名、统计学专家2名、护理学专家1名)对SCSQ的老年版本进行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的四级评分(1=无相关,2=弱相关,3=较强相关,4=强相关)。

(2)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

为SCSQ的效标量表,是国内广泛使用的对包括老年人群[10-11]在内的普通人群进行应对方式评价的量表,由肖计划和许秀峰编制,共包括62个项目,分为解决问题、求助、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六个维度,其中解决问题、求助属于成熟应对维度,自责、幻想、退避属于不成熟应对维度,合理化属于混合应对维度。该量表除4个反向计分的项目外,其余58个项目的分值均为“是”=1分,“否”=0分。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青少年学生组的六维度重测信度为0.62~0.72,神经症一对照组为0.63~0.73[12],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7。

3.调查方法

采用匿名、现场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由2名经过统一培训的社会医学专业调研员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目的、意义并征得其知情同意。在此基础上,研究对象独立自评完成SCSQ和CSQ(对于无能力自填者,由调研员读出量表的问题和答案选项,研究对象口头应答完成),填答完毕后,问卷当场核对回收。

4.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进行量表的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应用Amos 21.0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结  果

1.项目分析

采用预调查数据(102份)进行项目分析。将属于消极应对维度的项目13~20进行反向赋分,即“不采用”=3,“偶尔采用”=2,“有时采用”=1,“经常采用”=0,然后将20个项目相加,得出总的积极应对倾向得分(得分越高,积极应对倾向越高)。应用鉴别指数法,计算SCSQ的积极应对倾向总分,找出高、低27%分位数(30分为最低分,37分为最高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从而比较高分组(n=28)和低分组(n=34)在各个项目上的CR[13]。检验结果显示,除项目14“通过吸烟、喝酒、服药、吃东西来解除烦恼”的CR值较小且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19个项目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0.05),见表1。进一步的同质性检验结果仍显示条目14的共同性为0.075<0.2,且修正的项目总相关数值为0.128<0.4,且P=0.199>0.05,得知该项目与其他项目及总量表的同质性较差,故将其删除。

表1 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各项目上的得分比较

注:*P<0.05,**P<0.01,***P<0.001,下同。

2.效度分析

(1)内容效度分析

预调查之前的内容效度分析主要采用内容效度指数对量表的内容效度进行量化评价,CVI的取值为0~1,其值越高,表示内容效度越好。CVI分为项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tem-level CVI,I-CVI)和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ale-level CVI,S-CVI)[14]。结果显示,量表全部项目中,除项目6和项目14的I-CVI为0.78外,其余项目的I-CVI均为1.00,均不小于0.78,故项目水平的内容效度较理想[15];本研究的S-CVI为0.98,符合>0.90的标准[16],故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也较为理想。

(2)探索性因素分析

把正式调查所得的562份数据进行奇偶分半。奇数序号的数据(281份)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KMO=0.903,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统计量达到统计显著性水平,χ2=2049.899,df=171,P<0.001,表明数据适合EFA。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旋转对19个项目进行EFA,结合碎石图走势和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进行因素抽取,19个项目均符合因素负荷和共同度≥0.40的标准,且无多重负荷项目[17],共抽取了3个因素,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2.93%,各因素负荷、特征根和方差贡献率见表2。最终修订版的SCSQ包含19个项目,划分为3个因素。结合已有研究和EFA划分结果,3个因素从F1到F3依次命名为:自我认知重组及情绪克制、寻求社会支持、逃避及幻想。

表2 SCSQ-19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n=281)

*:COM为共同度。

(3)验证性因素分析

为验证EFA所得的三因素模型,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MLE)对正式调查中偶数序号的数据(281份)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其修正指数(modification indices,MI)提示项目3“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和项目5“不把问题看得太严重”的残差(e)相关ID最高,达到29.718。两个项目均是对当前面临的应激进行的乐观性解释,故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可以在模型中设定二者的残差相关(e3-e5)。修正后的模型较之前的模型拟合χ2的变化在自由度变化基础上非常显著(Δχ2=455.548-423.119=32.429,Δdf=149-148=1,P<0.01);而且拟合指数NFI、CFI、IFI、GFI、TLI变大,趋向于1;RMSEA则变小,趋向于0。上述指标均表明修正后的模型优于修正前的模型。采用类似方法,将项目1和2、项目2和8等的残差设定为相关,对模型进一步修正,最终的模型(M8)数据拟合较为理想。具体拟合指标和修正步骤见表3。

(4)效标效度分析

本研究选用应对方式问卷(CSQ)作为SCSQ-19的外部效标。结果显示:SCSQ-19各因素与CSQ中测量内容相近的因素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0.409~0.507,Ps<0.001)较高,而测量内容存在差异的因素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0.168~0.321,Ps<0.001)较低。具体结果见表4。

表3 SCSQ-19的CFA模型的修正步骤和拟合指标(n=281)

表4 SCSQ的效标关联效度(n=562)

3.信度分析

(1)内部一致性信度

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和折半信度来评估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SCSQ-19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86,3个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76、0.813、0.780;SCSQ-19总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882。

(2)重测信度

间隔2周后的重测数据表明,SCSQ-19总量表及3个分量表前后两次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721、0.714、0.723、0.718,Ps<0.01。

讨  论

本研究通过项目分析,最终删除了项目14“通过吸烟、喝酒、服药、吃东西来解除烦恼”,保留了剩余的19个项目,形成了SCSQ-19量表。项目14在量表研究初期的可理解性检验阶段和预调查实施过程中均受到部分老年人的质疑。首先,多数老年人认为服药和吃东西并不是中国人处理应激的方式,一般仅仅在有疾病的时候才会服药,而且“吃东西”的表述也非常奇怪;其次,大多数老年女性可能并未有烟酒陋习。即使有烟酒嗜好,尤其是吸烟,也不会轻易表露,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女性烟民往往容易遭受性别角色、身体以及道德等多重的污名化风险[18],而且随着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全世界禁烟运动的开展,女性烟民意味着站在了“健康话语”[19]的对立面,极易被贴上不健康甚至不道德的标签。基于以上考虑,被调查者会由于不理解题意或者迎合社会赞许效应[20]而不作答或胡乱填答,这也是该项目心理测量学属性较差的理由。

SCSQ-19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属性。在信度评价方面,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6,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780~0.876,符合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0.8且分量表α系数>0.6的标准[21],且总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882,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时隔2周之后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714~0.723,前后测量结果一致性较高,证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跨时间稳定性。本研究采取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来评价SCSQ-19的效度。在内容效度方面,虽然CVI达到了可接受标准,但仍有个别专家对项目6“坚持自己的立场,为自己想得到的斗争”和项目14“通过吸烟、喝酒、服药、吃东西来解除烦恼”存在异议。专家表示,前者这种类似于偏执的问题解决型应对并不属于老年人应对方式的常态,相反适度的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却能使老年人暂时远离特定的环境刺激以寻求应激的消除[22]。而对于项目14,专家认为,该项目的文字表述存在问题,而且很有可能大部分老年女性并不认同。研究组为了保持量表的完整性,并未删除这两个项目,在此后的项目分析过程中,确实发现项目14的心理学测量属性较差,最终将其删除。

在结构效度方面,本研究遵循严格的因素分析程序,将数据奇偶分半,用奇数组数据进行EFA,探索出了SCSQ-19的三因素模型,通过偶数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验证先前定义模型的数据拟合度。结果显示,EFA得出的三因素模型与SCSQ原量表的二因素模型不符合,与原量表的条目归属也有较大差异,而且累计方差贡献率52.926%,略高于原量表的48.5%。通过CFA中对三维度因素模型进行了验证,根据修正指数(MI)增列了部分残差相关,从而将相应观测指标的共变关系纳入模型中[23],最终的数据拟合指标比较理想,提示SCSQ-19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本研究选择了CSQ作为效标,通过计算SCSQ-19与CSQ的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检验。结果显示,SCSQ-19所测量的应对方式各因素与CSQ中测量内容相近的因素间相关系数较高。表明,SCSQ-19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在对老年人进行效标施测的过程中,大部分老年人反映CSQ题目数量较多,甚至部分老年人出现拒答的情况,因此耗费了调查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SCSQ量表由于条目较少、语言可理解性较好,10min即可调查结束,因此比较适合临床工作者对老年人的心理应对方式进行评估。

SCSQ是国内应用较多的应对方式的测评工具,具有项目简便、便于分析且信效度高的特点。本研究将其应用于老年人群体,从SCSQ的各项目的可理解性、内部结构、各因素归属等方面着手探讨,通过因素分析探索出了SCSQ-19的三因素模型并证明了其适切性。研究结果表明SCSQ-19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有效地评估老年人面对心理应激的应对方式。本研究在填补了SCSQ在老年人群中应用评价这一空白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思路,有利于将应对方式这一概念在国内进一步推广,为医院心理咨询科和精神疾病科的医护人员评估老年人的应对方式状况提供了实用工具。为后期有针对性的对老年人展开心理辅导,及时有效地减少心理应激所导致的心身疾病奠定基础。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进一步进行临床样本的验证。

[1]栾文敬,杨帆,串红丽,等.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3):75-83.

[2]Lazarus RS.Coping Theory and Research:Past,present,and future.Psychosomatic Medicine,1998,55(3):234-247.

[3]王卫平,薛朝霞,牛利,等.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中国卫生统计,2012,29(3):330-332.

[4]Walker R,Stephens RS.Protective behavioral strategies mediate problem-focused coping and alcohol use in college students.Addictive Behaviors,2014,39(6):1033-1037.

[5]Beutler LE,T Mark H,Satoko K,et al.Coping style.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11,67(2):176-183.

[6]Streiner DL,Norman GR.Health measurement scales:a practical guide to their development and us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156-157.

[7]王端卫,张敬悬.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的因子分析.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3):96-100.

[8]王香平,花蕾,白弘冬,等.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压力源特征及分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4):257-262.

[9]李馨,张敬悬,唐济生.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与正常人应对方式的对照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0(2):135-140.

[10]陈立新,姚远.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从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二因素分析.人口与发展,2006,12(2):63-68.

[11]贺斌.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2):2184-2187.

[12]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4):164-168.

[13]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57-188.

[14]史静琤,莫显昆,孙振球.量表编制中内容效度指数的应用.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7(2):152-155.

[15]Zibadoost S,Rastgou M,Tazehkand SA.Determin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Content Validity.Nursing Research,1986,35(6):382-385.

[16]Waltz CF,Strickland OL,Lenz ER.Measurement in nursing and health research.3rd ed.New York:Springer,2005:156-157.

[17]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重庆:重庆大学,2009:54-55.

[18]林晓珊.城市青年职业女性香烟消费的情境与实践.青年研究,2009(5):47-59.

[19]Denscombe M.Uncertain identities and health-risking behaviour:the case of young people and smoking in late modernity..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2001,52(52):157-177.

[20]赵志裕,邹智敏,林升栋.文化与社会赞许反应:社会个人互动的观点.心理学报,2010,42(1):48-55.

[21]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37-245.

[22]陈立新,姚远.老年人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5(4):88-94.

[23]龚栩,谢熹瑶,徐蕊,等.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DASS-21)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测试报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4):443-446.

(责任编辑:郭海强)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5GL011,ZR2015GL012,ZR2014GQ006);“健康山东”重大社会风险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立项课题(XT1403001);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1CSHZ04)

郭继志,E-mail:gjz-008@163.com

猜你喜欢
内容效度效度信度
效度验证模式系统整合与效度研究发展策略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作为数学教育研究质量分析的信度
COSMIN方法介绍:评价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内容效度的评分系统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平衡损失函数下具有时间效应和通胀因子的信度估计
英语专八阅读理解部分内容效度的历时对比研究(2009—2017年)
大学英语新四级阅读理解内容效度研究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
复杂图形测验对区分阿尔茨海默病与非痴呆的诊断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