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血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6-10-26 01:27黄君华邓杰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糖蛋白毒血症器官

黄君华,邓杰

脓毒血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黄君华,邓杰

目的研究脓毒血症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和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脓毒血症患者40例,将23例器官功能正常患者设为A组,17例器官功能不全患者设为B组,另选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6-keto-PGF1)。结果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及TXB2均高于正常组(均<0.05),但6-keto-PGF1低于正常组(<0.05);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在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及TXB2均高于器官功能正常患者(均<0.05),但6-keto-PGF1低于器官功能正常患(<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明显处于高度活化状态,其活化程度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血小板激活指标可以作为患者脏器损伤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

脓毒血症;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

脓毒血症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性严重反应综合征[1],是烧伤、创伤、休克等严重疾病患者的高发并发症之一,患病后容易引发全身性多器官功能障碍。全球现阶段感染脓毒血症患者超过1 800万人,并且该病发病率还在以每年2%~7%的速度上升,该病发病后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2-3]。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死率已超过心肌梗死,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非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论,涉及到复杂的全身性病变,主要有全身炎症网络效应、基因多态性、免疫功能障碍及凝血功能异常等。凝血系统的活化加重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的发展,而血小板在炎症和凝血间占据着最主要的作用。本文研究脓毒血症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及变化,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浙江省舟山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40例,均符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危重病医学会(SCCM)中关于脓毒血症的新诊断标准[4],且自愿参加;排除:(1)患病前有血栓性疾病及可引起血小板变化的疾病,(2)入院前10 d内接受过血小板抗凝药物治疗或是3 d内有过肝素抗凝病史。根据患者的发病程度将器官功能正常患者和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23例,满足严重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46.7±8.9)岁;B组患者17例,均未达到严重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46.1±9.2)岁;正常对照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4.9±8.8)岁。3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具可比性。

1.2方法抽取患者肘静脉血5 ml,将其分别加入2 ml、3 ml的两只抗凝试管中,分别在试管中注入1%依地酸钠,去抗凝血2 ml进行离心,800 r/min速度离心5min后取上层富含血小板血浆(PRP)[5],在3 500 r/min速度离心15 min后去上清液,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RP),再通过3 000 r/min速度离心10 min后洗涤2次,加入1%的多聚甲醛固定30 min后制成血小板悬液,放入4℃的冰箱中待测。剩余3 ml的抗凝血在低温下以速度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20min后,将血浆分离出保存于-20℃的冰箱中待测。将固定后的血小板悬液通过1 5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后去除上清液,在其中加入抗血小板膜受体的荧光标记抗体,在常温下放置30 min后加入PBS离心10 min,除去上清液,再加入1 ml PBS将血小板悬浮,采用美国Becton-Dickinson公司生产的Calibur型流式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6]。采用双抗夹心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6-keto-PGF1)。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外周血中各项检测指标比较

脓毒血症患者中死亡13例,病死率为32.5%。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及TXB2均高于正常组(均<0.05),6-keto-PGF1浓度低于正常组(<0.05),见表1。

2.2器官功能正常与不全患者外周血中各项检测指标比较B组在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及TXB2均高于A组(均<0.05),6-keto-PGF1低于A组(<0.05),见表2。

3 讨论

脓毒血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生是由于各种病危患者所发生的并发症[6]。研究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脓毒血症高病死率并未得到有效解决,相反该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已成为了ICU病房中非心脏病死亡的主要疾病[7-8]。本文显示,脓毒血症患者病死率为32.5%。

表1 脓毒血症患者与正常组外周血中各项检测指标比较

表2 器官功能正常与不全患者外周血中各项检测指标比较

血小板中CD62P又称GMP140或PADGM蛋白,在静止血小板中定位于颗粒,活化的血小板中定位于质膜上。在静止的血小板中平均每个血小板表面仅能表达900~1120个CD62P分子;当凝血酶活化时,此时血小板中颗粒与质膜会发生融合,在短时间内会使血小板质膜上表达的CD62P分子增至(10~13)×103个[9-10]。它介导血小板在血管内皮细胞上滚动及黏附作用,增强血小板与单核细胞间的作用[11],血小板活化后CD62P分子大量表达于表面,并与pSGL-1d的受体结合参与血小板黏附白细胞反应,血小板活化后CD62P分子大量表达于表面,并与pSGL-1d的受体结合参与血小板黏附白细胞反应。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降低见于各种原因所致血管内皮细胞及其下层组织损伤时导致PGI2合成酶减少。Vardi等[12]研究发现,在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中CD62P分子表达增加,同时该病的严重程度与CD62P分子表达呈正相关。本文显示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明显高于正常人,同时器官功能不全患者也明显高于器官功能正常患者(<0.05)。CD63是血小板内溶酶体颗粒的膜蛋白,在机体处于正常状态下时,血液中血小板表面仅有少量表达,当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时,CD63会跟随颗粒反应而在血小板表面大量表达,同时能够介导中性粒细胞对活化内皮的黏附,也是一种理想的检测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指标。本文也证明CD63的表达与脓毒血症的发生有关,也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综上所示,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检测,可以直观显示膜糖蛋白CD62P、CD63水平与脓毒血症的关系,为该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依据。

[1]陆任华,朱铭力,方燕,等.CRRT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血液净化,2013,12(21):651-656.

[2]许涛,盛晓华,崔勇平,等.CRRT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13,12(11):646-650.

[3]龙涛,白蓉蓉,李智,等.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3(9):2881-2883.

[4]朱红,刘川,马丽娜,等.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降钙素原在老年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中作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5(12):462-464.

[5]应满珍,张为民,杜凯磊.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式对ICU脓毒血症患者疗效对比[J].中华全科医学,2015,4(14):553-555.

[6]戴凌燕,章义利,程碧环,等.脓毒血症患者胸腺肽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6(23):1236-1238.

[7]付俊,顾国平,徐庆,等.N-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对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11(17):1775-1777.

[8]李政霖,祁恒旭,陈晓园.降钙素原指导脓毒血症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9(34):19-20.

[9]曾爱英,戴木森,王晓萍,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脓毒血症患者一氧化氮合酶和降钙素原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4,1(4):62-66.

[10]冯雪芳,周蓉,张芸,等.延长每日血液滤过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J].世界临床药物,2013,12(22):727-730.

[11]Severino P,SilvaE,Baggio-Zappia GL,et al.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mononuclear cells frompatients withsepsissecondaryto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 Genomics Data,2014,21(15):1099-1100.

[12]Vardi M,Ghanem-Zoubi NO,Zidan R,et al.Venous thromboembolism and the utility of the P adua P rediction S core in patientswithsepsisadmittedtointernalmedicine departments[J].J Thromb Haemost,2013,11(3):257-258.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8.006

R692

A

1671-0800(2016)08-0991-03

2016-02-25

(本文编辑:孙海儿)

316000浙江省舟山,舟山医院

黄君华,Email:46571466@qq.com

猜你喜欢
糖蛋白毒血症器官
类器官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PCT 和TLR 在脓毒血症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ORGANIZED GIVING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
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天然海藻色素糖蛋白诱导Hela细胞凋亡作用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