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明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研究
——以海兴”五老”帮教团为例

2016-10-26 02:39孙志江张振铎刘慧云高秉剑
公关世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乡贤文明

文/孙志江 张振铎 刘慧云 高秉剑

乡村文明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研究
——以海兴”五老”帮教团为例

文/孙志江 张振铎 刘慧云 高秉剑

乡村文明是乡村治理的基石。关于乡村文明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研究,省内外学术界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以论文为主要形式的研究成果,对全社会产生了调研效应、理论效应、实践效应。

海兴离退休的“五老”(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党员、老模范)人员,在26年的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实践中,创造了司法与社会治安的奇迹:民风淳朴,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尽管人口在增长,但犯罪率在下降。他们的事迹被《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媒体频繁报道,其带头人也因此受到国家主席习近平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沧州公关协会和微电影协会也将这一事迹创作成电影剧本。基于此,从理论上深入研究海兴“五老”在乡村文明建设及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就是在新形势下探索“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安新路。这是一项关系到基层民众幸福、社会和谐的任务。

一、海兴“五老”是传统美德的守卫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意思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了。这是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禹帝的治国遗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治理,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协助地方政府进行民众教化与治安管理的基层“三老”( 《史记·滑稽列传》)。到汉高祖刘邦时期,则“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汉书·高帝纪上》)。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地方“三老”人员是指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老游击队员和老交通员。这些人,在革命战争中浴血奋战,在革命胜利后的经济建设和地方治理中也冲锋在前。当前发展为“五老”,即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党员、老模范。这些人中的“有道”者,心胸宽广,责任心强,勇于担当,工作经验、人生经验丰富,是传统美德的守卫者。

河北省海兴县地处河北东南部,东临渤海,南接山东,距圣人孔子、孟子的故乡曲阜、邹城仅二百多公里。这里的人们受到圣人仁义礼智信思想的洗礼,自古就淳朴厚道,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仁人志士之风。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所变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美德受到拜金主义的严重冲击,制假、欺诈、盗窃、抢劫等违法乱纪行为蔓延,社会治安日趋恶化。法家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现实却是“饱暖思淫欲”“钱多就任性”,并且验证了儒家的论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第三》,意为: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改革开放之初,“胆量”几乎就等于“财富”,一些“有胆无识”者,便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但即使是“犯罪收监”,有些人竟然视之为“进修”——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以为愚,反以为能;有的出狱后竟然成了“立足”社会的资本。孔子说:“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礼也。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也。”(《孔子家语》)

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基础,农村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作用是个变数,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革命的根源。”面对新的形势,海兴“五老”挺身而出,自1989年成立“五老帮教团”。该团成员以社会安定为己任,自愿、自发、义务奉献。一是以身作则,谢绝企业的高薪聘请,带头抵制拜金主义的侵蚀;二是真心帮教失足青年,使他们痛改前非,尽早回归社会;三是从理论上武装自己,深入农村、学校,举办国学讲堂,宣讲《弟子规》、《孝经》等儒家经典,重塑“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美德,增强基层民众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能力。近几年来在基层树立和强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了乡风的好转和农村的稳定发展,加强了基层社会的治理能力。

二、海兴“五老”是乡村文明建设的旗手、乡村干部的楷模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孔子说:“政者,正也”(《论语·颜渊篇第十七章》);“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语出《颜渊篇第十九章》)。也就是说:执政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位之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领导”的作用就是“带领、引领”群众和做群众的“指导、导向”。只有走在群众的前面,才能引领群众,才能成为群众的“向导”。如今俗称领导是“当头的”,自然是“头”往哪里带,群众就跟向哪里;且村干部是最贴近群众的领导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语出《礼记·缁衣》)。身教胜于言教,群众不关注领导下什么“令”,只关注领导怎么“行”。海兴“五老”人员,协助乡村干部真心帮助失足青年悔过自新,尤其是帮助迷茫于人生十字路口的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走向正确的人生路。如,有位服刑青年的未婚妻受到家人的胁迫,准备另许他人。“五老”帮教团闻讯,便找姑娘谈话,了解到:她与未婚夫相识多年,仍一往情深。因为她的未婚夫品行端正、重情重义,只因经商受骗,一时冲动,触犯了刑律。而姑娘的父母觉得有服刑的女婿“丢人”,便逼着女儿另攀新贵——找个有钱有势的人家。于是,“五老”帮教团的人员就向姑娘讲了“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以色交者,色衰则疏”的古训,使姑娘坚定了等候未婚夫的信念。她的未婚夫得知情由,深受感动,积极改造,减刑出狱,二人终成眷属,并协力创业成功。既挽救了一对即将失散的姻缘,也挽救了一对青年的心,更为青年人的人生观、婚恋观指明了道路,为地方的和谐与安宁增添了几分正能量。

帮助生活困难的刑满释放人员和遭遇不幸的群众度过难关,也是“五老”帮教团做的最多的工作之一。如,春节期间,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温馨而顶着风雪到监狱看望、安慰、教导服刑人员,帮助生活困难的出狱人员盖房、成亲……这些亲民、爱民之举,既让民众感动,促进了乡村文明建设,也深深地影响着地方基层干部同民众的鱼水之情。如:2014年5月,海兴县苏基镇大良户村村民孙宝荣家连遭不幸。他的小儿子因心脏病医治就已使他家四壁如洗、债台高筑,他的大儿子又突然心脏病发作了。这可怎么办?就在一家人绝望的时刻,镇村干部挺身而出,带领群众捐助献爱心,使孙宝荣一家感受到了党的关怀、社会的温暖,让患者看到了康复的希望。

三、海兴“五老”是新农村“新乡贤”的杰出代表

“乡贤”一词始于东汉,原是国家对有作为的官员,或有崇高威望、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社会贤达,去世后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后来,一些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或贤明之士,也都被称为“乡贤”,由此而形成了乡贤文化。当前,乡村离退休的“五老”人员,一般都是当地百姓仰望的尊贵人士。仰望他们的成绩、地位,更仰望他们修身、齐家的德能,或者说,他们就是当地民众崇拜的偶像,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当地都有引领与垂范作用。因而,他们当中的德高望重者,是“新乡贤”(或称现代乡贤)的杰出代表。

乡贤文化是根植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曾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建设乡村、改善民生、谋利桑梓等方面的群体追求和故乡情怀。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善行垂范乡里,引领文明乡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的深入扎根,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如海兴五老帮教团的发起者——海兴县原人大副主任王淑凤、张玉荣,都是当地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干部。他们刚刚离开工作第一线的1989年,参加了一次公审大会,看到一排排风华正茂的青年走上犯罪道路,不仅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也危害一方,扰乱了社会的安宁。于是,他们挺身而出,义务擎起了海兴五老帮教团的大旗。海兴县原县委副书记孙金绪退休后,几家企业欲高薪聘请他做顾问,当时义务献爱心的五老帮教团也刚刚成立。在“义”与“利”的抉择面前,孙金绪毅然选择了弃利取义——加入到五老帮教团的行列。受他们的影响,当地有较高声望和品行影响的离退休老干部,没有一位到企业任职,并且多数加入到了帮教失足青年转化思想、获得新生,为家乡的安定和谐尽义务的五老帮教队伍。正是因为他们的真诚付出,海兴的淳朴之风才得以挽救,好人好事次层出不穷,乡村文明与社会治安才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海兴“五老”创造了司法与社会治安的奇迹

海兴“五老”帮教团,自1989年成立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26个春夏秋冬。成立之初,没有经费,完全义务,当初家人不理解、社会不理解、被帮教的人员及其家属也不理解,但他们迎难而上,倾情付出,被帮教人员由抵触、怀疑,到感激涕零。

如,海兴县关工委主任、“五老”帮教团团长王淑凤(1937年生),创立“五老”帮教团时,家人不理解,说:“别人都躲着犯人,你却去‘帮’犯人——自找危险!”社会不理解,说:“退休后,放着清福不享,还要自掏路费地到处找犯人——不知图什么!”他们不图名,不图利,可谓大爱无疆!

海兴县关工委副主任、“五老”帮教团副团长张玉荣(1939年生),一年春节期间,他冒雪到狱中去看望被帮教的服刑人员。张玉荣语重心长地说:“我已经70多岁了,每年春节前,都是晚辈们来看我,我登门看望的只有两类人,一是我80多岁的老舅,一个就是来监狱看你们……我的小孙子问我,‘爷爷,你为什么每年都去监狱看这些坏人?’我说,‘他们不是坏人,只是好人一时糊涂办了坏事……’孩子们,我从内心一直就认为你们是一时犯糊涂的孩子,真心盼望你们早日改造好,早日回到日夜期盼着你们的父母家人身边!”张玉荣说完,犯人们都哭了,一旁的狱警们也流了泪,老人自己也老泪纵横。

原海兴县委副书记、“五老”帮教团骨干孙金绪(1934年生),带病坚持到监狱向服刑人员宣讲《弟子规》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美德,服刑人员听后说:“如果早能懂得这些,谁还能进这里来啊!”

由于他们的帮教和引领,海兴县的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发生了可喜的转变,创造了司法与社会治安的奇迹:民风回归淳朴,好人好事层出不穷;26年来,80%的海兴籍服刑人员立功减刑,海兴县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率为零;尽管该县人口在增长,但犯罪率在逐年下降;更为可喜的是,一些经过他们的帮教而减刑出狱的人员,回到社会后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表现良好或优秀,有的被用人单位重用,有的自己创业成功,还有的加入到了“五老”帮教团的行列,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帮教更多失足的青年认识善恶美丑,早日获得新生。他们的事迹被《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媒体频繁报道,其带头人也因此于2014年11月 26日代表河北省老干部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并受到国家主席习近平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2015年8月25日,沧州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武金琢、海兴五老帮教团副团长张玉荣,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上,介绍海兴五老帮教团的工作经验。他说:有人问我们图什么?我们都是老党员、老干部,退休了还享受着国家的俸禄,社会不安宁,我们的心怎能安宁?有人说:犯人都有劣根性,不好转化。我们说:只有方向不明,才会迷途难返;古人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我们就要做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的经验介绍,引起与会人员和中央领导的高度赞赏。

总之,从理论上深入研究海兴“五老”在乡村文明建设及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就是在新形势下探索“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安新路。这是一项关系到基层民众幸福、社会和谐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爱民工程。

(河北省讲师团系统2016年度科研课题 立项编号:2016070)

猜你喜欢
乡贤文明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让新乡贤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宋泽平:当代乡贤赋能乡村振兴
请文明演绎
拓展深化新乡贤治村 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多元文明,照鉴共同未来
让文明之花持续绽放
漫说文明
“人大代表+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