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衡复风貌区的万种风情

2016-10-26 16:14何尧
中国报道 2016年10期
关键词:海派风貌上海

何尧

海派文化和生活氛围与现代审美格调完美融汇,这里看得见历史,也看得到未来。

有人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城老则故事多。若论历史悠久,上海自不比西安、北京;可要说历史积淀,上海也不遑多让。上海自开埠以来170年,这里汇聚的士绅豪杰、达官鸿儒、艺师巧匠,留下的老洋房、老弄堂、老古董,经历的大事、要事、奇事,远比一般城市风平浪静地走过1700年来得更风情万种。

悠悠梧桐树最记得旧时的繁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上海的缤纷时代。十里洋场,东方巴黎,路上的洋人如过江之鲫,欧陆风情与东方神秘结合在一起,亦洋亦中的上海是个有着多姿回忆和故事的地方。往事并不如烟,如今我们透过斑驳的洋房、沧桑的梧桐、爬满寂寞青藤的生锈露台,依然可以揣想她当年的浮华靡丽。

远去了声色犬马,淡去了曲折艰辛,如今我们已经不能再回到旧日时光,那么就让建筑来说话。

老洋房,一份属于时代的城市记忆

上海人喜欢用“海派”一词来标示上海的城市精神和文化品格。诚然,文化是城市的精神与灵魂,而建筑作为物质载体,是城市文化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承载城市记忆的重要符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汇聚了世界各国的建筑精华和艺术风格,有上海最经典的海派住宅。这些充满异国情调的花园别墅大多有着显赫一时的背景或是诗情画意的浪漫故事,童话般的别墅不仅是当年人人钦慕的地方,现在的年轻人也对这些豪华的建筑有着无限的憧憬。

武康大楼是老上海最有味道的转角英式公寓,同时也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出自大名鼎鼎的匈牙利籍建筑大师邬达克之手。大楼似一艘巨大的舰船停泊在霞飞路福开森路的转角处(现淮海中路武康路),是一艘载满故事的“诺曼底”。孔祥熙的二小姐、吴茵、王人美、郑君里、赵丹和黄宗英以及孙道临、王文娟夫妇等都曾在这里居住。公寓在解放后仍旧承担着民居的功能,虽然“星光”黯淡了,可是住客与住宅仍然“惺惺相惜”“相处和谐”。

宋庆龄故居则颠覆了一般故居给人的“刻板”“教条”的印象,德式红顶白墙的船型小楼,樟树环绕,葱茏苍翠,每个游客都会为其不凡的气度和沉静的气质而驻足。房间里陈列着国内外友人赠送的石刻摆件和风景油画,墙上则挂着孙中山和宋庆龄与一些中外名人的合影。最触动人心的要数那件宋庆龄穿过的藏黑色香云纱旗袍,颜色素净,领口和袖口有镂空花样。想必当年,她就是穿着这件旗袍在武康路上缓缓走过。

一幢风格简朴的三层小洋楼就是巴金先生的故居,灰色的细鹅卵石外墙,浩瀚的文学收藏,让人感受随处可见的“巴金生活”。

“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章太炎的这副挽联是对黄兴功绩的最好写照。在黄兴故居,孙中山曾两次来这里与他共商要事。如今的黄公馆(黄兴故居)变身为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和老房子艺术中心,政治激流不再暗涌,文化旅游色彩却平添不少。

位于五原路一条小弄内的张乐平旧居,幽静的院落、小巧的建筑,满满的都是三毛的“形象”,充斥着童年的记忆。张乐平曾经说过:“画三毛就是画自己”。他在这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很多《三毛流浪记》的漫画都有上海的影子,勾勒出了最真实的社会百态,触动观者心灵。

柯灵旧居位于复兴西路147号,西班牙式建筑风格,红瓦多坡顶,米黄色拉毛外墙,浪漫又迷人。故居一楼被布置成展厅,集中展示了剧作家、散文家柯灵的生平事迹、照片、著作、手稿、信札等。扶着小楼梯盘旋而上就到了柯老生活40多年的家,这里一派平常人家的模样,然细节却处处动人:古色古香的大书橱、小巧精致的工艺品、堆叠了一尺多高的文稿纸……成为许多人了解历史、仰慕这位1926年就发表叙事诗《织布的女人》,85岁高龄仍笔耕不辍,撰写长篇小说《上海一百年》的文坛巨匠的线索。

小马路,一个喜欢上海的理由

穿过徐家汇公园,浓密的法国梧桐下掩映着一条条雅致的风情小路和一栋栋满载传奇的名人旧居,它们共同筑起了繁华世界里的涤尘之所。这样的气质和气度赢来了“永不拓宽”的宣言和“保护建筑”的头衔,也赢得了世人的美誉和向往。沪上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中,徐汇占了近半数,总面积7.66平方公里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徐汇拥有“半壁江山”,这些马路贯穿着整个风貌区,流淌着跨越世纪浮沉的老洋房,时光流走,依旧鲜活。

“处闹市而拥幽静,居古宅而享时尚。”在风貌区,越往里去,越安静;越近深秋,越有风味。

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老房子密度之高在上海首屈一指。阳光从法国梧桐的枝桠间泻了一地,拾起的是旧时那一个个上海滩上的大人物以及关于他们的传说。流传百年,经典依然。

路长不过500米的东平路上,一半是由名人别墅改造成的餐饮玩乐场所,另一半依然是老旧住家、老式邻里和老式日常。作为上海出了名的“情侣路”,东平路折射着今天上海真实而幸福的居家生活。

永福路有着沉静而诗意的气质:满目的法国梧桐,信手拈来的愉悦,还有路人的喁喁私语……那一地的宁静,那一刻心情——似是落入桃花源。

衡山路上,连绵不断的西欧建筑风格小楼、开敞式的围墙庭院充满着异国情调,让这里成为鉴证夜上海魅力风情的首选之地。

风貌区,一片生活着的城市最佳实践区

有人说,上海这个城市节奏太快,要是不小心,连感情都变得浮光掠影。在这样一个自豪于效率速度的地方,深刻隽永,更为珍贵。

衡复风貌区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质地,它吸纳、包容、融汇了中外各种文化的海量、雅量及能量,创意Club、艺术Saloon、咖啡Bar、洋房restaurant比邻而居,旧与新、传统与潮流、怀旧感与现代性交叠融合,海派文化和生活氛围与现代审美格调完美融汇。这里看得见历史,也看得到未来,引导了可持续的城市化生活状态,不管“离开多久”(遗失的美好),只要“回来”,它都能自动连上,不会断片。

猜你喜欢
海派风貌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上海之巅
包裹的一切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海派剪纸
海派赏石概述
海派绘画中的金石重彩大写意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