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推行公务卡改革的思考

2016-10-26 08:25刘颖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公务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刘颖

摘要:公务卡制度改革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强财政管理的必然趋势,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延伸,通过运用公务卡消费留痕的特点,规范公务支出,减少现金使用,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本文从公务卡制度改革背景、内容、实施意义和存在问题几方面分析,提出如何更好地推进公务卡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 制度 公务卡 改革

一、公务卡制度改革实施背景、内容及意义

为更好地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方便预算单位用款,减少现金结算,规范公务支出,提高支付透明度,我国自2007年开始实施公务卡制度改革。公务卡制度就是以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通过在公务支出领域使用具有“消费留痕”的信用卡,逐步取代预算单位现金支付方式,建立操作规范、信息透明、监控有利的公务支出管理机制。公务卡制度改革是我国公务支出管理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在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规范公务消费支出,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是提高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公务卡的使用减少了单位现金支出的发生,实现了支付信息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力度得到显著提高,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通过公务卡支持系统与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系统的相互结合,加强了对公务支出的有效监督与管理,从源头上防治了腐败的发生,提高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是有利于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财政资金得到了有效的监控,但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中仍存在小额现金支付的公务支出行为,容易脱离财政和预算单位的监管。公务卡改革后,以公务卡结算取代现金支付,最大限度的减少现金的使用,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实时掌握公务支出的详细信息,提高预算执行的透明度,使财政资金管理得到规范,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

三是规范了预算单位财务管理。通过实施公务卡改革,预算单位能够及时掌握公务支出的具体内容,包括支出发生时间、地点、金额、收款人等信息均能通过公务卡转账支付系统查询,规范了单位的支出行为,保障了公务支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预算单位内部控制得到加强,财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二、公务卡改革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公务卡使用率有待提升。我国传统现金支付观念影响很深,受思想观念、支付习惯和用卡环境的影响,有卡不用的情况较为普遍,现金支出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改革实施的效果,不利于财政监督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深化。财政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实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等措施,规范公务支出管理,提高公务卡使用率。

二是公务卡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改革实施面需扩大。由于公务卡改革宣传及系统培训是阶段性的,加之预算单位公务人员管理是动态的,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仍存在部分人员不熟悉公务卡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公务卡使用规则,不按规定使用公务卡,影响到了改革推进的效果。财政部门及预算单位应及时加强对于新增工作人员改革意义及内容的宣传与培训,继续扩大改革实施面。

三是公务卡用卡环境有待完善。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公务卡市场受理环境差别较大,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偏远落后地区,少有或无受理环境,致使预算单位有卡用不了。公务卡受理环境的不完善,是影响公务卡制度发挥政策效应,制约公务卡改革的深化的重要因素,亟待改善。

三、关于更好地推进公务卡改革的建议

(一)扩大改革实施面,做好公务卡动态管理

公务卡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必须在广度和深度上全面推行,并且基础工作要做在前面。财政部门应将公务卡改革实施面扩大到所有预算单位,将所有工作人员纳入改革范围,为其统一办理公务卡;时刻了解预算单位新增人员情况,为其办理公务卡,做好公务卡的动态管理,规范公务卡发卡程序,确保全单位、全人员覆盖;涉及公务卡信息变动时,预算单位应及时维护公务卡支持系统信息。

(二)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公务卡相关制度是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科学、完善的制度能降低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各级财政部门应参照《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本级公务卡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办卡程序和报销业务流程,明确管理职责,加强日常监督;制定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制度,规范差旅费、招待费、会议等属于财政授权支付业务范围的公务支出,减少现金的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规范性。

(三)规范财政授权支付业务

预算单位应加强对财政授权支付业务中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务支出的管理,结合预算单位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建立公务报销制度,严格执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将属于财政授权支付业务范围的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及零星购买支出等使用公务卡结算,充分发挥公务卡“消费留痕”的特点,加强对预算单位日常公务支出的监督与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保障资金安全。

(四)落实预算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提高预算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确保公务卡制度落实到位,保障财务信息及时、可靠、完整。预算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并组实施。应分别从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通过采取不相容岗位分离、内部控制审批授权、预算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及信息内部公开等控制机制,对公务卡使用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纠正,实现单位内部控制目标。

(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公务卡制度的顺利开展需要先进的信息化系统作为技术支撑。财政部门应结合金财平台信息化建设,完善国库集中支付、银行划款、动态监控等系统与公务卡支持系统的衔接,做好信息系统的维护,提升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速度,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资金安全与信息安全。

(六)加强改革宣传与培训

财政部门应加强对预算单位相关人员的宣传与培训工作,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更新专业知识,强化操作技能。主要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制度、公务卡改革相关政策、与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衔接、公务卡支付系统具体操作方法等多方面进行讲解,使其掌握公务卡改革的新知识。广泛宣传,使预算单位公务卡使用人员充分了解公务卡的具体使用方法和用卡知识,提高公务人员用卡积极性。

猜你喜欢
公务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公务卡运行情况及对策分析
从公务卡实施视角浅谈如何强化高校财务管理
某些单位的制度
论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
我国公务卡运行现状及发展研究
完善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效对策
高校公务卡使用常见问题及解决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