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10-27 15:28冯丹
人间 2016年25期
关键词:县乡体制县域

冯丹

(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财政局,河北 内丘 054200)

加强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冯丹

(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财政局,河北 内丘 05420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县域经济在市场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县域经济可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地方财政部门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能部门,处理好财政与县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对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本文针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基础上提出完善对策,对加强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县域经济;县域财政;问题;对策

一、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因素制约县域财政发展。

首先, 从总体上看, 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比较滞后, 总财源有限, 直接制约了县域财政实力的发展壮大。一方面, 全省各县基本上都属于农业大县, 农业生产水平还比较落后, 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的附加值不高, 农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十分有限。全面取消农业税, 又砍掉了农业大县很重要的一部分收入来源。另一方面, 河北省县域工业尽管数量不少, 但是普遍规模较小, 经济效益差, 税收征收困难; 民营企业起步晚, 发展缓慢, 尚未形成气候, 很难形成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这种局面一直制约着县乡财政状况的好转。其次, 河北省县域数量较多、行政区划过细, 许多县域的经济、人口、土地规模过小, 区位地理条件、资源禀赋也较差, 不具备必要的经济发展要素,致使其经济发展水平极其滞后, 与经济强县乃至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拉大, 县域财政经济被逐步边缘化。

2.县域财政体制的制约。

首先是上级集中的收入过多。分税制财政体制将大部分税种作为共享税, 县乡基本上没有固定收入, 财政收人增量的绝大部分又被上级财政拿走。这种集中过多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很难调动县域内财政增收的积极性, 阻碍了县域财政的发展壮大。其次是财力配置与财政支出责任脱节。县乡财政在各级财政中是最困难的, 但却承担着两级政权运转、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等重大的支出责任, 致使县域财政出现比较严重的收不抵支状况。最后, 县域内部财政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县乡财政体制不规范, 预算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 县域财政支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进一步加剧了县域财政困难。经济因素、体制因素是造成河北省县域财政困境的根源所在, 此外, 县乡债务负担沉重、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财政供养人员偏多也是造成县域财政困境的原因所在。

二、加强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发展县域经济,奠定物质基础。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特色化, 培育县域主体财源。农业大县应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通过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实现农业增值、财政增收。一是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贮藏和运销产业化龙头企业, 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 促进产业整体开发, 形成特色农业的板块经济。二是对分布于多数县的众多特色产业, 应适当集中各部门资金, 建立特色产业发展基金, 整合运用支持产业发展。

以引导资金为杠杆、以整合资金为手段, 建立新的财源建设投入机制。一是加大政府引导资金的投入。继续实行财政贴息、担保、以奖代补等方式, 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外商投入及民间资本,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由过去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搞建设, 转向依靠社会资金搞建设。二是整合专项资金。省财政和省有关部门投入生产领域的专项资金应该统筹、配套、捆绑起来使用, 形成资金合力。整合的资金应向财政弱县经济给予一定倾斜, 重点支持财政弱县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项目。省财政应协调各方, 编制省政府扶持县域财源建设的统一预算, 分头实施。

2.转变政府职能, 为财源建设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首先, 取消一切不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歧视性政策和人为的限制性障碍, 创造资本获得最大收益的政府环境; 其次是建立高效的服务环境,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再次是打破所有制垄断、行业垄断和地区性垄断, 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 最后是塑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各地出台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承诺必须保证兑现, 维护政府信誉, 建设“责任政府”。同时建立面向个人、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的信用网络, 强化信用监督,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3.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县域财政体制改革应当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要完善县域内的财政体制, 逐步构建县乡公共财政体制; 二是要逐步完善省对县的财政管理体制, 理顺省、地( 市) 、县( 市) 的财政关系。

(1)县域内财政体制改革。

其一, 推广和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模式。可以考虑制订全面推行两类县乡体制模式的日程表, 尽快确保两类财政体制的“全覆盖”, 从而规范目前相对零乱的县乡财政体制。其二, 加快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实行部门预算; 改革国库管理制度,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完善省对县( 市) 的财政体制, 扩大扩权县范围。

首先, 进一步扩大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试点。省级财政在体制补助、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财政结算、资金调度等方面尽可能直接核算到县,减少财政管理层次, 提高行政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其次, 为调动财政弱县(主要是人口较多、面积较大、财政经济实力排名靠后, 但是经济发展潜力大并具有一定区位辐射作用的县) 发展的积极性,在谋划以后各批扩权县时, 适当选择几个财政经济弱县, 将其纳入扩权县范围, 通过对其政策扶持、资金支持, 市级财政不再分享其税种分成比例, 以增强财政弱县经济发展后劲, 促使其财政收入上一个新台阶。

[1]刘海燕.浅议县域财政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J]. 中国证券期货. 2012(12)。

[2]马学准. 县域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财政监督. 2009(15)。

F812.42

A

1671-864X(2016)09-0044-01

姓名:冯丹,单位: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财政局,学校: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在职研究生学员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类。

猜你喜欢
县乡体制县域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新时代推进县乡人大工作的思考
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思考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县乡一体化探索呈加速态势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