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歌声搭建起校地互动交流之桥

2016-10-27 20:27丁卫萍
艺术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思考实践高校

丁卫萍

摘 要:地方高校音乐系如何办出特色,如何将当地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与高校音乐教育相结合,江苏省常熟理工学院音乐系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笔者所承担的学校教学教改研究课题“苏南音乐进课堂”自推进白茆山歌等苏南民间音乐瑰宝进入音乐系课堂以来,通过实践得出此举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地方高校办学特色与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推动了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教学。

关键词:苏南音乐 高校 实践 思考

引言

据考证,白茆山歌有文字记载始于南朝乐府③。千百年来,白茆山歌作为“吴歌④一脉”,在江苏常熟境东白茆塘地区盛行不衰。为了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了使高校音乐教育更接“地气”,2016年3月27日,笔者再次邀请白茆山歌江苏省级传承人徐雪元先生走进高校音乐专业课堂,徐老师为学生讲解白茆山歌的历史和在当今的流传情况,教同学们唱山歌。与上一次听徐老师讲课后同学们的反应相似,他们踊跃发来热情洋溢的听课感想。不少同学说,徐老师的讲课声情并茂,这样的授课形式非常有意义,他们希望系科开设的每一堂课都可以上得如此生动活泼。

实践证明,将苏南传统音乐瑰宝带进高校音乐系课堂,特别是将吴歌一脉白茆山歌带进高校音乐系课堂后,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下文即为笔者将江南吴歌融进高校课堂教学的一些初步实践与思考。

一、发挥高校所处地理优势,与继承传统文化相对接

江苏省常熟市位于江南福地,历史上文人辈出,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随着古琴和吴歌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常熟市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近年来,常熟每两年承办“中国古琴艺术节”,“白茆山歌艺术节”至今也举行了多次。常熟理工学院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校地互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理念。多年来学校坚持服务地方,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互动发展。学校所在地苏南地区的音乐人文资源较其他地区更为丰厚:吴歌、古琴、民间歌舞等都能在此找到代表。江南评弹、苏州宣卷等,都为该校音乐系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丰富研究土壤。如何将这些优秀音乐文化资源与音乐专业课程相结合,从而推进苏南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保护,进一步发挥校地互动是形成“苏南音乐进课堂”教学思路的出发点。苏南音乐进课堂教学活动之所以能顺利开展,源自该校地处苏南的地理优势。

近年来学校与苏南地区多个单位开展了不同特色的合作教育,该校教师曾联合白茆山歌馆,共同成功申报了教育厅课题《高校音乐教育与地方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音乐系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开设了古琴课并一直延续至今,在传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合理利用高校所处地区本地办学资源,发挥苏南丰厚音乐文化的优势,使高校音乐教育与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相对接。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课堂教学形式

从已经实施了近两年的白茆山歌进课堂的课堂实践来看,将苏南优秀音乐带进高校音乐系专业课堂,起到了丰富教学内容,拓展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从学生反馈发现,学生之所以喜欢白茆山歌艺术家的讲课,是因为这样的做法突破了音乐系传统类课程较为枯燥,以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山歌艺术家或讲,或唱,或表演的多种教学形式,能使学生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课,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山歌艺术的美好,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们在课堂上跟传承人一起学唱山歌,与山歌传承人良好的互动使得课堂授课形式生动活泼。

在学生的“白茆山歌听后感”中,有的同学这样写道:“ 真正让我为之触动的当然还是徐老师的歌声,当他不需要任何的准备,张口就来唱出那样动听的歌声时,我感受到的是他那发自内心对白茆山歌的热爱。唱出的每一个音符又都像有着生命一样跳动着。他说的几句话更让我为之感动:‘用真心唱出真情,唱出表情。放出喉咙唱出激情。心到、手到、眼到。而这些正是我们在声乐课上几乎要花所有的时间去学习的内容,殊不知,这一切其实都是密不可分,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情感流露。当徐老师在唱白茆山歌的时候,我可以看到他的眉毛、眼睛、嘴巴都在动,用眉飞色舞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徐老师不仅给我们带来最朴实的歌声,更让我们知道了不少历史故事,真的好感兴趣啊,这些故事都是最真实的,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当时的情况,这些更是书本上不会讲到的,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对白茆山歌和其背后的故事感兴趣,课堂氛围达到了高潮。”

山歌传承人的讲课不用多媒体,不用讲稿,但是他发自内心的歌唱和表演就是最精彩生动的活动的“多媒体”啊!另外,这样的教学尝试,拓宽了课堂教学内容,弥补了传统音乐史论课在地方音乐研究方面的资料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进学生对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

三、激发了大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为学生提供课题研究方向

从学生反馈文字来看,学生对于苏南音乐进课堂的做法持肯定态度。他们纷纷表示,以前对白茆山歌等苏南传统音乐文化了解很少,而山歌艺术家的讲课给他们以极大的震撼。不少同学愿意将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点集中到对本地音乐文化研究的关注。

就笔者从事的音乐系学生毕业论文论题选择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了以研究地方区域音乐文化为方向,近几年更是出现了一些以研究白茆山歌的论文选题。以2014届音乐系毕业生毕业选题为例,苏诗晗同学就确定了《白茆山歌研究之研究》的论文选题。音乐系2011级王鸣瑶、包丹文、陶依婷三位同学,成功申报了大学生创新实践课题《墙内开花墙外香-白茆山歌传播扩散研究》。在课题进展过程中,她们在笔者带领下,参观了白茆山歌馆,采访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考察了常熟市文化馆在推介传播白茆山歌方面所做的努力,还对当地政府对白茆山歌支持扶植工作进行了整理和归纳。这些研究课题的萌生,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学生们受到“苏南音乐进课堂”教学形式的感染和启发,从而萌生了对白茆山歌的热爱,进而产生了进一步研究探索的愿望。

苏南音乐进课堂的教学实践,促进了当代大学生们对苏南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和感知,认同,使大学生们更加热爱当地悠久历史音乐文化,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同学们感受到苏南音乐历史的悠远博大,从而激起他们进一步探究苏南音乐的兴趣。这正如2011级刘蓉同学在白茆山歌进课堂听后感中所写:“我很喜欢徐老师的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确是这样,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一种不同的地方文化都历史久远。也许我以前从没听过白茆山歌,但通过今天徐老师生动的讲解,我对这种常熟本地起源,发展的地方艺术有了很大的兴趣。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白茆山歌,当然,不仅仅是白茆山歌,还有各类地方艺术。希望能博采众长,能学习到更多的我国传统音乐文化。”

四、地方传统音乐进高校课堂的探索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常熟理工学院早在2008年就邀请白茆山歌艺术家走进大学校园,教大学生们唱山歌。学校前任党委书记许霆教授在2008年听完白茆山歌后说:“白茆山歌是一种带着泥土香的、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非常质朴和真挚。正是这份泥土香哺育和成就了它,大学生们看重的其实就是这种返璞的艺术气质。事实上,他们的兴趣是比较高的。大学生非常有必要接触一些高雅的民间艺术。现在提倡高雅艺术走进大学校园,所以我们希望大学生应该对土生土长的音乐、艺术、文化等感兴趣,有时间的话应该多接触和感受高雅艺术,以此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通过笔者关于白茆山歌进课堂的尝试和探索证明,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高等学校办学规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是拓展音乐专业课授课内容,为音乐类专业课程如何更加有效合理融入当地民族民间音乐精粹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笔者也相信,这样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它对高校办学如何亲近地方,如何更好地发挥当地办学的资源优势,如何更好地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当然,在此课题开展过程中,也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

思考之一:白茆山歌用白茆方言演唱,这对白茆山歌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障碍。从笔者体会来看,由于音乐系大部分学生为非常熟籍同学,不会说常熟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白茆方言,更无法在短时间内学会白茆山歌。换言之,非吴语方言区的人们,很难听懂白茆山歌的歌词唱的是什么。这就引发笔者思考,白茆山歌究竟能否用普通话演唱?用白茆塘地区方言演唱的白茆山歌,会对传承发展这一优秀民间音乐有影响么?

思考之二:在白茆山歌传承发展过程中,究竟应该是保持白茆山歌的原汁原味还是应该继承创新,对白茆山歌进行改编工作,使白茆山歌与时俱进,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结语

将白茆山歌等民间艺术瑰宝带进课堂,是在用歌声搭建起一座校地互动交流之桥,促进大学生对苏南优秀音乐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该校音乐系老师的打算是:从《中国音乐史与欣赏》和《区域音乐文化》课程引入苏南音乐内容开始,逐步扩大到以苏南音乐历史发展为经线贯穿中国音乐史教学的始终,最终可形成苏南音乐专史这一新的课程,甚至可以形成“苏南音乐历史”课程群。这样的可持续发展教学实践和探索,对推动系科教学和凸显办学特色具有积极意义。

事实上,笔者所在系科不少教师出自朴素的对民族音乐的感知和热爱,近年来正将研究领域聚焦于苏南音乐研究板块。苏南音乐进课堂教学项目的实施和实践,也标志着音乐系教师正在逐步思考将自身研究成果与教学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学校地理优势,向民间艺术家学习,突出地方性课程设置和教学。常熟理工学院于2012年5月成立了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几年来为推进吴地音乐与高校教学的合作与发展,进一步挖掘吴地音乐文化作出了贡献。

注释:

①此处所指的“课堂”,特指笔者所在高校音乐系音乐专业课课堂。据悉,白茆山歌多年前已走进常熟市白茆中心小学课堂,该小学开设白茆山歌课;另据白茆山歌江苏省级传承人徐雪元先生介绍,他每周赴常熟市艺术学校讲解教唱白茆山歌。此文对于白茆山歌进小学和中等艺术学校课堂不作论述。

②邹养鹤:《吴地一绝白茆山歌》,《广播歌选》2011年第7期,第6页。

③2006年5月,白茆山歌作为吴歌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参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818/18/5701732_141494303.shtml。

④2014.6.13日,“第三届白茆山歌艺术节”暨山歌研讨会在江苏常熟古里镇红豆山庄举行。艺术节上,400多名吴歌演员载歌载舞,盛况空前。研讨会上,来自海内外的白茆山歌研究学者相继发言,编印了《白茆山歌与民俗生态学术论文集》。可参http://www.js.xinhuanet.com/2014-06/13/c_1111123138.htm。

⑤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校音乐教育与地方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以白茆山歌为例”(09SJB760003),此课题负责人为常熟理工学院音乐系葛绝教授。

⑥可参该校音乐系教师徐菁菁论文:《高校古琴课程设置初探》,《音乐创作》,2015年第4期。

⑦常熟理工学院2011级音乐系葛婕同学听后感。

⑧常熟理工学院2011级音乐系张莉同学听后感。

⑨该毕业论文2014年6月被第三届白茆山歌艺术节组委会所编《白茆山歌与民俗生态学术论文集》收录。

⑩笔者在带领学生一起采访常熟市文化馆冯雁先生时,冯老师提起他改编的《一把芝麻撒上天》赴南京演出得奖后的感想。他说,演员们辛辛苦苦练习排练很久,但是评委老师们大概只能听懂这首歌开头的四个字“一把芝麻”。

笔者聆听了由江苏音像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的《白茆山歌:原生态创作山歌集锦》,其中有的白茆山歌改编曲用普通话演唱。因为唱词是普通话,更容易为非吴语区听众接受和喜爱,因为各地听众能够全部听懂歌词。因此,究竟是保留原汁原味的山歌不加任何修饰还是提倡对白茆山歌进行改编工作,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思考实践高校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