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对心脏手术患者康复的效果

2016-10-27 06:07许长锋
关键词:康复训练住院心脏

许长锋,郭 倩

(郑州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早期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对心脏手术患者康复的效果

许长锋,郭倩

(郑州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河南郑州450000)

目的 探讨给予心脏手术患者应用早期呼吸功能锻炼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42例心脏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早期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康复效果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8.50±2.51)天,对照组为(37.42±3.5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心脏手术患者应用早期呼吸功能锻炼,可显著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早期呼吸功能锻炼;心脏手术;康复训练

心脏手术具有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大等特点。在心脏手术过程中经常对胸廊、肺叶、支气管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或者刺激,容易造成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导致发生呼吸衰竭、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1]。相关文献报道,在心脏手术死亡病例中,由肺部导致的死亡率约为40%[2]。所以早期有计划的进行呼吸功能的康复训练,预防心脏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对心脏手术康复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部分心脏手术患者应用早期呼吸功能锻炼的效果进行探讨,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42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5.64±3.65)岁;42例患者中先天性心脏病19例,风湿性心脏病23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在入院时及术后病情稳定后进行锻炼,在锻炼前先为患者讲解早期呼吸功能锻炼的目的及注意事项,让患者积极主动配合锻炼,具体方法如①体能锻炼:指导患者10 min/d的上下楼梯训练,早晚各一次;户外散步2次/d,30 min/次;并指导卧床患者正确的四肢伸展运动,2~3次/d,20 min/次;②胸式呼吸锻炼:胸式呼吸主要靠胸部肋骨的两侧向外扩张,用肋间外肌上举肋骨以扩大胸廓。医护人员需指导患者缓缓吸气,最大限度的使胸廓抬起,然后由嘴部慢慢吐气,进行10 min左右的训练3~5次/d。③腹式呼吸锻炼:腹式呼吸在吸气时会把脏器挤到下方,因此肚子会膨胀,而非胸部膨胀。因此,吐气时横膈膜将会比平常上升,会吐出较多停滞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或半坐卧位,尽量用鼻子做深长而缓慢的呼吸,使吸气时腹部凸起,吐气时腹部凹入,胸部尽量保持不起伏,2~3次/d,20 min/次;还可在腹部放1 kg沙袋进行呼吸锻炼,提高腹部压力,在吸气时将腹部隆起,腹部对抗沙袋重力,缓慢呼气,5 min/d,逐渐延长时间和沙袋重量[3]。④憋气呼吸锻炼:配合胸式、腹式呼吸训练方法,指导患者用鼻子深吸气后,憋气约3~5 s,然后通过嘴唇缩窄吐气范围缓缓呼气,嘴型程度以不感到费力为最佳状态,尽量做到深吸气慢呼气。3~5次/d,10 min/次[4]。

1.3观察指标

术后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康复情况,包括深吸气量、血气分析、最大通气量、肺活量及用力肺活量指标,并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康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28.50±2.51)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7.42±3.5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由于心脏手术患者在术中置有插管,且麻醉时间较长,导致肺部分泌物较多,若不及时咳出将会影响肺部功能,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影响术后的恢复,严重的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5]。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患者术后接受治疗、护理均较为被动,部分护理操作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或心理上的不适感觉;且患者对护理方案的不了解到出现排斥心理,使护理工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前对其进行简要讲解,后进行早期呼吸功能锻炼,在锻炼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改变患者呼吸方式,曾倩肋间内肌、膈肌、腹肌等多处肌肉的活动,改善收缩及舒张功能,促使肺内残留的气体排出,增加肺内容量,保证有充足的气体供给机体活动所需氧气。观察组患者相关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充分提示早期呼吸功能锻炼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总而言之,给予心脏手术患者应用早期呼吸功能锻炼,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情况,加快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1]孙书秀.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对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3):42-43.

[2]赵艾君,郑贸根.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中老年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 5417-5418.

[3]蔡海娜.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全肺切除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26-27.

[4]蒋艳艳,薄巧英,王苏娟,等.呼吸功能锻炼在心外科患者术前准备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4):55-56.

[5]何颖军,刘海燕,彭 锐,等.心外科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不同护理模式对比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311-2312.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654.2

B

ISSN.2095-6681.2016.02.042.02

许长锋(1987-),男,河南拓城人,本科,康复治疗师,研究方向:康复医学科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住院心脏
妈妈住院了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心脏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