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的价值在于独立性

2016-10-27 17:04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智囊团智囊独立性

上世纪80年代改革事业可谓突飞猛进。除底层实践与顶层设计外,改革研究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涌现出一批实操型的改革理念家。

比如杜润生农研室当时是中央直属咨议机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是它最为人知的成果,引领了如火如荼的农村改革。在改革洪流中推出了一批有胆有识的年轻智囊群体,他们从田间到工厂,脚踏实地研究中国现实问题,为改革决策提供弥足珍贵的依据。又比如1984年的“莫干山会议”,二三十岁的青年学者与局长部长们纵论改革大势,彼此为中国改革的出路和对策争得面红耳赤,就为下一步改革理清了思路。

80年代的改革可谓理想主义,政策研究者未被名缰利索,制订的政策也未被部门利益、集团利益所绑架。这其中改革智囊们的自我定位与态度是个关键因素。

当今,智囊及智库不能只是政府的“传声筒”,必须保持其独立性,唯其如此,才能保障为政府或社会提供公正、客观的研究、建议、意见,这也正是新时期智囊或智库的根本价值所在。

“独立性、高质量、影响力”是独立智囊或智库一以贯之的灵魂和准则。而“独立性、高质量、影响力”这三大核心价值中,又数“独立性”最为核心和关键。无独立性的智囊好比“师爷”,无独立性的智库充其量只是某种“传声筒”。

当前,中国的改革大业进入关键时期,越是此时越是离不开真知灼见的中国智囊们。时代对中国智囊们的要求,独立性和家国情怀是必备的两项特质。

首先是独立性。第一,智囊们在政治上需有相对的独立性,中国虽不具备西方现代意义上的智库,仍脱离不了体制生存,但其作为一种介于政府、社会、学术界之间的第三方,提供决策性或是储备性政策以及长远战略规划,其公共性特质是明显的必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都应是公共智囊团。

中国目前大部分是官方和半官方的附属型智库,研究资金来源于政府,研究者属于政府终身公务员编制,工资和职位由政府决定等,智库往往就会异化和失去公共性或民间性的本质,成为政府政策的宣传者和诠释者,很难提出具有质疑精神的意见建议。很难想象,这样的政策研究者会为坚持己见再与部委官员们争得“面红耳赤”。公共智囊团的立场和定位,不能失去其公共性与独立性,否则就会从学者变成官员,失去其存在价值和意义。

另一方面,当政者也要善于敢于听取建言、诤言。所谓智囊们进“中南海问策”,既是中央领导们的“集体学习”,又是切磋改革议题的良机。当政者唯有广开言路、勇于纳谏,才会有切中时弊的良策出炉。

第二,智囊们在利益上需要独立性,不被利益集团所左右,不为自身利益名缰利锁。时代呼唤独立精神的公共智囊团,为根除顽症开出一剂剂苦口良药。

第三,智囊们在观念上需要独立性,即不囿于小圈子,不文人相轻,不一唱一和。这一点不只是端正学术风气问题,而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是大非的问题。

除保持独立性之外,家国情怀是中国智囊应有的另一项重要特质。无论是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老一代政策研究者还是新一辈学界新锐,他们作为“国家智囊”,家国情怀是必需的品质。作为公共智囊团,他们既要建言中南海,也要沟通民众,上忧国家,下抚其民。

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无论是L型态势将走多长,经济增长率无论是7%还是6.5%甚或低于6%,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中国是否能打造出新型增长平台,摆脱既往靠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把负面因素对冲掉,让产业升级换代,培育出新的动力模式。

归根结底,供给侧改革首先是政策的供给,有一个独立的思想市场、观念市场以及政策争论空间,才会有中国改革大业的未来。而这,离不开中国智囊们的独立性与家国情怀,为此献计献策,再立诤言。

猜你喜欢
智囊团智囊独立性
本期智囊团风采展示
本期智囊团风采展示
本期智囊团风采展示
本期智囊团风采展示
独立品格培养
做最好的自己
黄守宏:总理的“首席智囊”
近期中
关于事件独立性的两种判断
关于《智囊》和《智囊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