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的秋天

2016-10-27 17:38鲍洁琼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果儿板栗桑叶

鲍洁琼

时令虽已入秋,然花事未了。乡下没有名贵的花种,

芭蕉花和天竺牡丹就是“国色天香”。七彩太阳花在荒地里

开得绚烂,逐日而生的向日葵成为本季的颜值担当

初秋多晴朗天气,乡下的初秋尤显秋高气爽。

天空是高远明净的蓝,偶有几抹疏淡的云朵点缀;阳光如流水般纯澈清亮,天地间不再蒸腾着混沌闷热的暑气,早晚间有一种水洗过后的清爽明洁。

草木对于季节的更替是最为敏感的。小草们最先扛不住压力,形容日渐枯萎;树叶老了、黄了,飘然坠落,回归大地;枯黄的松针洒落满地,农妇们将之耙扫回家,烧锅做饭,这可是最佳引火材料。

春华秋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枣子熟了,一颗颗饱满壮实,缀在绿叶间;柿子、橘子、石榴等挂在枝上,红彤彤的,夺人眼球。红皮的红薯、白皮的花生、黄皮的土豆,只要你愿意刨挖,地里总会有惊喜。水稻正扬花灌浆,玉米却已丰收,金黄耀眼。菜园子里满目是成熟的瓜果,冬瓜变得细皮嫩肉,毛豆、蚕豆粒粒鼓胀,月亮菜一嘟噜一嘟噜挂在竹篱上。

在乡下,菜园地里摘完过季的瓜菜,还有一项收尾工作——收地。拔掉枯老的菜株,整理好土地,再种上秋天的菜蔬。

时令虽已入秋,然花事未了。乡下没有名贵的花种,芭蕉花和天竺牡丹就是“国色天香”。七彩太阳花在荒地里开得绚烂,逐日而生的向日葵成为本季的颜值担当。牵牛花开在杂草丛、墙角里,与狗尾巴草相依相偎。野生的小雏菊一簇簇一蓬蓬,开满田野,时有小蜻蜓小瓢虫歇息其上。

在我们安徽岳西乡下,说到秋天,不能不提养秋蚕。

蚕种拿回来时,不过是一纸粟米粒儿大小的虫卵。放在萝筛里,盖上一层透气的薄布,不几天就孵出细细黑黑的“蚁蚕”。因为太过幼小,清理卫生的时候只能用柔软的羽毛来拨动它们。喂食时也要选取鲜嫩的顶尖桑叶,剪成极细的叶丝儿。蚕宝成长速度极快,几乎每一次喂食都能感觉到长大的痕迹。

小蚕一天天长大,吃的桑叶也从最初的细丝变成一张张整叶。它们可劲儿吃上五六天后,就要休眠一两天,共经历四次“睡眠”。每睡一觉,就蜕去一层外皮,外形逐渐从黑黑瘦瘦变成白白胖胖。前期喂食是将桑叶一片片铺匀,盖在蚕宝身上,后期就只需将大捧大捧的桑叶直接堆放在它们身上,而且不能断食,随时要注意添加。看似软弱无骨的蚕宝宝,消耗桑叶的能量大得惊人,啃食的声音沙沙作响,仿佛一场春雨在屋里绵绵密密地下着。

在沙沙的“春雨”声中,中秋节就到了。

爷爷奶奶还在世的时候,每到这一天,叔叔伯伯们都会阖家到我家来团聚。

炒辣椒泡儿,是母亲的拿手好戏。天气日渐寒凉,辣椒已不适合生长,因此就算辣椒棵上还有许多幼嫩的辣椒果儿,也要忍痛处理掉。聪明的主妇是不会浪费这些现成的食材的。将辣椒果儿洗净,和腊肉一起在大火上一阵翻炒,直到炒出黄亮的油来,再上锅蒸一蒸。吃的时候,口感油润酥烂,又香又辣,再没比这更下饭的了。

母亲也给我们小孩子交代了任务——打板栗。有一道平时根本吃不上的大菜要准备呢。

中秋时,板栗早已成熟,悬在枝头的树叶里龇牙咧嘴。其实我们对这些浑身是刺的美食垂涎已久,奈何母亲有言在先,不到中秋不得动手。好容易奉命来打,几个人带着长竹篙,哧溜溜爬上树,对着板栗球一阵猛敲狠打,地面上就落满了刺儿球。在树下的小伙伴一定要注意躲得远远的——被板栗刺戳到头皮,那滋味儿绝不亚于被马蜂蜇一口。

打好的板栗球用箩筐抬回家,放在平坦的石板上用脚一阵大力搓揉,饱满红亮的板栗果儿就乖乖地滚出来。剥好皮壳后,金灿灿的果肉被放进一只砂锅,那里面有婶娘们提前备好的老母鸡。

半晌时间,浓浓的香味就飘散在厨房里里外外。原本在客房坐着喝茶聊天的叔伯们也会循着香气,到厨房来看看热闹。板栗炖鸡汤,汤味清甜鲜美,板栗酥烂绵软,是童年记忆里无与伦比的人间美味。

要想感受真正的秋意,最好是晚上。天地静谧,虫鸣阵阵。牵牛花顺着花架爬上墙头,披着冷露。家家户户的窗户里透出柔和的灯光,电视声、谈话声、小孩的嬉闹声隐隐传来。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这些平凡的物象难以言喻地诱人。

毕业后,我和姐姐都常年在外,有几年姐姐甚至过年都没回家。平时回家,我们姐们俩也难得凑在一起。一次过中秋,我和姐姐都回了老家。

由于楼上养着蚕,母亲在楼下他们的房间临时搭了个铺位。父亲母亲坚持睡铺位,让我和姐姐睡床上。一家人躺着,聊家长里短,我和姐姐讲各自工作上的事情。父亲突然感慨:“我们一家四个人,终于又聚在一起了……”

窗外,月华如水,秋虫呢喃,中秋之夜静美如斯,我们姐妹俩潸然泪下。

猜你喜欢
果儿板栗桑叶
扁果儿
捡板栗
爱吃桑叶的蚕宝宝
游乐场狂欢
欢乐家庭日
张灯结彩闹元宵
炒板栗
板粟壳这样剥最轻松
兴隆早熟板栗上市
桑叶,一般都像米做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