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在“医养融合”中作用的分析与探索

2016-10-28 22:52王康仇燕青陈瑛黄武全
上海医药 2016年18期
关键词:全科医生养老机构老龄化

王康+仇燕青+陈瑛+黄武全

摘 要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国家提出了“医养融合”概念,希望通过建立集照料、护理、医疗、康复、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医养融合”新型养老机构,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融合。目前养老机构中的医护人员无法开展或不能很好地完成新型养老机构中的服务项目与内容,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全科医生是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其职责、功能和服务内容与新型养老机构的岗位要求有较大程度的重叠与延伸。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的沟通桥梁,全科医生可以在解决老年人医疗需求与养老机构医疗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中担当重要角色。

关键词 医养融合 老龄化 全科医生 养老机构 角色作用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18-0019-04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of the role of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th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pension service”

WANG Kang, QIU Yanqing, CHEN Ying, HUANG Wuquan

(Nanxi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02, China)

ABSTRACT As China has entered the phase of rapid population aging, the country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pension service”. It is hoped to establish a new pension agency integrated with the functions of pension service, nursing, medical service, rehabilitation and hospice car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pension service. Now the medical staff in the pension agency can not develop or complete the service items and contents of the new type pension agency. To solve this problem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GP) is the health gatekeeper of community residents, whose duty, function and service content have a great degree of overlap and extension of the post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pension agency. GP as a bridge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and pension agency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medical needs of the elderly and the lack of medical supply capacity of the pension agency.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pension service; aging; general practitioner; pension agency; role function

1 “医养融合”基本情况

1.1 “医养融合”概念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医养融合”的概念[1]。所谓“医养融合”,实际上就是医疗卫生资源融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通过与养老资源的融合、促进,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使养老的整体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它反映了"持续照料"的理念[2],是医疗养老一体化基础上的老人个性化医养服务[3-4]。

1.2 目前“医”“养”主要矛盾

1.2.1 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急需医疗卫生服务强化养老功能

随着失能老人数量和老年抚养系数的快速增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到2 0 1 5年,上海6 0岁及以上失能人口将占老年人口的14.6%,其中完全失能人口占失能人口的32.8%[5],这其中又有近一半老年人罹患慢性疾病[6],大量的老年人需要获得专业的治疗和护理。

1.2.2 养老机构医疗服务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就医需求目前22.3%的养老机构既没有单独医疗室,也没有专业的医疗人员[7],只能为老年人提供简单的生活照顾和部分医疗服务,无法进行全面的医疗服务,这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自理能力造成影响,也给其家属带来严重的负担[8-9]。

1.2.3 养护人员无法胜任新型养老机构工作要求

“医养融合”是缓解养老压力的重要途径[10],新型养老机构增加了医疗诊治、健康检查、健康咨询、大病康复及临终关怀等服务,这些项目是其重要的服务内容。但目前养老机构中的养护人员无法胜任岗位要求,没有能力开展或不能很好地完成新增服务项目与内容。

2 全科医生的能力及职责

2.1 全科医生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11]

①与疾病诊疗和照顾相关的各种医学知识与技能;②了解与患者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及与康复相关的人文社会因素的知识与技能,如考虑患者情境、遵医性、成本效益等;③与医疗体系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如医疗服务体系利用、医疗管理、团队合作等;④职业价值观形成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如诊疗的态度、价值观、职业责任感等;⑤与自身和团队业务发展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如终生学习能力、参与科研和教学的能力、评估/质量保证、信息收集与批判性阅读的能力等。

2.2 全科医生应能胜任的工作[11]

①建立并使用家庭、个人健康档案(病历);②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及适宜的会诊/转诊;③急、危、重患者的院前急救与转诊;④社区健康人群与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包括疾病预防筛查与咨询;⑤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系统管理;⑥根据需要提供家庭病床及其他家庭服务;⑦社区重点人群保健(包括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⑧人群与个人健康教育;⑨提供基本的精神卫生服务(包括初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⑩开展医疗与伤残的社区康复;⑾计划生育技术指导;⑿通过团队合作执行家庭护理、卫生防疫、社区初级卫生保健任务等。

2.3 全科医生的工作职责能够满足新型养老机构的要求

目前新型养老机构的工作实施者要求与全科医生的职责和服务内容有很大程度的重叠与延伸,全科医生作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具有多方面综合能力,他的职责和功能可以满足新型养老机构的岗位要求。

3 全科医生在“医养融合”中承担的角色作用

按照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分级医疗、方便老年人就医的原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建立和整理健康档案,开展饮食与健康指导、监测生命体征、培训操作技术、免费体检、建立家庭病床、与老年人沟通等服务[12-13]。全科医生不仅仅是疾病的治疗者,还需要承担健康管理者、协调者、执行者、指导者、收集者、观察者、传播者、促进者等多方面角色,在卫生服务系统及其服务内涵所提出的要求和标准的前提下,在养老机构工作中可以承担多种角色。

3.1 健康管理者

在新型养老机构中,能以简易门诊形式处理老年人的一般医疗需求,对老年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进行健康管理,并能对养老机构中老年患者出现的急症做出及时必要的处理。

3.2 双向转诊协调者

日常工作过程中,对老年人的身体情况进行观察,定期检测生命体征,对不能明确诊断病情、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者及时通知家属或立即安排转院诊治,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对于医院中病情稳定的患者需协调再次转回养老院进行后续随访及康复锻炼。

3.3 健康干预执行者

整个过程中,包括疾病治疗方案制订、执行及治疗后总结,慢性病管理和随访,全科医生应该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是整个治疗过程的执行者。

3.4 生活习惯改善指导者

养老机构的老人大多高龄,理解及执行能力相对较差,需要全科医生在医疗行为中,比如如何服药、如何注射胰岛素等做出具体的指导。

3.5 医疗资料收集者

全科医生还要做好各种健康档案及慢性病资料的统计管理工作,及时整理归档机构中老年人的各种体检报告、检查单、化验单,存储于计算机内或病案室,并注意保护隐私,为评估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提供可靠依据。

3.6 医疗效果观察者

在老年人病情变化时,要根据受检者的各种检查结果综合进行判断,及时发现现存疾病及潜在的健康隐患,动态观察疾病的发展、变化及转归。

3.7 健康知识传播者

老年人对身心健康、生命质量有更高的期望,但又不具备较多的医学常识,容易导致盲目保健、听信广告宣传等现象。全科医生应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向患者灌输健康理念,传播医学知识,如疾病的预防、一般用药常识等,使老年人掌握更多的医学常识。

3.8 心理健康促进者

养老院中老人的年龄通常比较大,而且其家属无法长时间在身边进行照护和陪伴,导致部分老年患者出现轻度、中度抑郁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健康管理的难度[14]。全科医生应加强与老人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及时给予协助,体贴、耐心、热情的工作能够缓解老年人的紧张和心理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

3.9 流行病监测者

养老院老人聚集,身体抵抗力差,应密切监测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如诺如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等在一个单位中具有聚集性与多发性,应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并做好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工作。

综上所述,全科医生可以作为联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的枢纽桥梁,全科医生定时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送入养老机构,让养老机构的慢性病患者得到与社区居民相同水准的慢性病管理服务,延缓疾病的发展和预防并发症的产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区养老工作的压力。另一方面,社区养老机构通过全科医生提供的相关医疗服务,加强社区人力资源的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双方定期的协商合作制度,交流养老、康复等医疗技术,以提高社区老人的生命质量为目的,从而减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量,使合作进入良性循环。

4 新型养老机构的发展制约与模式探索

当前,新型养老机构的发展面临着多方面制约,主要包括医护人员严重短缺且专业化水平低、没有相应法规细则保障老年人健康需求、缺乏完善的风险规避与问责机制、养老机构医保覆盖率低、缺乏快速和便捷的转诊与会诊渠道等[15]。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各省市在加强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探索,目前主要有3种模式,分别是合作模式(双向转诊模式)、内设模式和转化模式[15]。

5 全科医生发挥角色作用的探索分析

目前的“医养融合”养老模式,不管是合作模式、内设模式,还是转化模式,都需要实现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良好衔接。在这一过程中,不管是养老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或者进行深入合作,关键在于加强社区养老过程中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全科医生的服务能力和覆盖率是其重要环节[16],完善全科医生在新型养老机构中角色作用的过程尚需不断的探索、研究。

5.1 全科医生服务模式探索

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团队服务模式,组建由医生、护士、生活护理员组成的诊疗团队,以团队固定驻扎或者轮班驻扎在养老机构,为养老机构老人提供多层次、全方位医疗护理服务的模式。一种是签约上门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养老机构入住的老年人签约,定期及有需要时为签约老人上门提供基础医疗服务[17]。何种服务模式能更好的满足新型养老机构的需求,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需要进一步的实践

5.2 全科医生服务制度探索

为养老机构服务的全科医生团队制定专门的医疗护理制度、分级护理标准、安全管理制度[18],严格规定并执行医护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完善老年医护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岗位教育培训制度,细化岗位职责和工作时间安排,调整和规范全科医生工作流程,将机构的日常工作制度化、流程化、清晰化,做到有章可循,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和工作。

5.3 连续性医疗流程探索

上海将在下一阶段的医改中重点组建以区域为基础的医疗联合体,实现医疗体系内的多级双向转诊和居民相对有序的分级就医格局。养老机构对接区域医疗联合体,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机制。首诊在社区,病情严重的则转诊进入更高级别的医院治疗。病情稳定后,返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进入老年护理院进行康复治疗,完全康复后回到家庭。通过这种全过程无缝连续性医疗,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疾病治疗的效率,减少重复检查,减轻其医疗消费负担。

5.4 全科医护人才队伍建设探索

鼓励和支持高校开设全科或老年医疗护理专业,培养能满足新型养老机构医护需求的人员队伍。建立职业发展体系,制定中、长期规划,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全科医生职业培训及资格认证体系,全面提高人员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19]。

5.5 全科医生的薪酬、激励考核机制探索

研究制定在新型养老机构服务的社区全科医生的薪酬支付管理机制,制定合理的人员分级薪酬水平。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优惠政策制度、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及老年人客户测评体系,进一步激励医养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质量。

5.6 全科医生业务能力探索

“医养融合”养老机构中的全科医生要利用多渠道、多角度的方法与手段对自身基础理论、技能及操作水平进行有效加强,不断提高综合业务能力[20],努力打造一支人员调度有序、服务质量优良、专业化程度高的多学科职业化全科医护队伍。

6 小结

“医养融合”新型养老机构是养老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举措[21]。医养融合工作刚刚起步,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探索[22]。要鼓励多种形式养老模式的实践,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进行“医养融合”服务提供借鉴。全科医生需对自身所承担的角色作用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创新,提高开展工作和履行职责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好的发挥全科医生在“医养融合”养老机构中的作用,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要,促进医院与养老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参考文献

[1] 刘华. 关于上海推进"医养融合"的思考与建议[J]. 科学发展, 2014, (5): 97-106.

[2] 郭东, 李惠优, 李绪贤, 等. 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的可行性探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 (21): 43-44.

[3] 赵晓芳.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 兰州学刊, 2014, (9): 129-136.

[4] 宫芳芳, 孙喜琢, 邱传旭, 等. 我国医养融合养老模式实践现状[J]. 现代医院管理, 2015, 13(2): 1-4.

[5] 白恩良, 张克清. 北京迎接老龄化挑战[J]. 北京观察, 2000, (6): 4-6.

[6] 杨军. 浅谈老年人用药安全性[J]. 现代实用医学, 2013, 25(7): 837-838.

[7]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 张恺悌, 孙陆军, 等. 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J]. 残疾人研究, 2011, (2): 11-16.

[8] 程亮. 医养融合: 养老机构发展新路径探究[J]. 中州学刊, 2015, (4): 78-82.

[9] 张旭.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 2014, 35(3): 102-104.

[10] 新华, 耿明哲. 用“医养结合”破解老有所养难题[J]. 劳动保障世界, 2014, (10): 26.

[11] 梁万年. 全科医生的素质和任务及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 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3): 173.

[12] 符岱佳, 纪妹. 医养融合型养老模式的探讨与思考[J]. 今日健康, 2014, 13(8): 139.

[13] 刘莉. 浅议社区护士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中所承担的角色作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24): 287-288.

[14] 张娜, 高镇松, 钟飞燕, 等. 敬老院老年期抑郁症的护理干预[J]. 社区医学杂志, 20l3, 11(4): 45-46.

[15] 朱吉, 贾杨, 陆超娣, 等. 上海市"医养融合"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3): 233-235.

[16] 扬帆. 深化"医养融合"创新养老模式-以上海市为例[J].江南论坛, 2014, (9): 7-9.

[17] 郭斌. 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模式的可行性[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 28(1): 39-41.

[18] 高小芬, 于卫华. 医养结合老年科患者自理能力与分级护理、护理时间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14, (3): 249-253.

[19] 周国明. 宁波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政策路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4, (11): 1316-1319.

[20] 王俊英, 安波, 范宁. 全科医生在体检中心的角色定位及要求[J]. 职业与健康, 2007, 23(15): 1352-1353.

[21] 佟新. 人口社会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165.

[22] 黄佳豪. 关于"医养融合"养老模式的几点思考[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4, (1): 97-105.

猜你喜欢
全科医生养老机构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治理视域下武汉市养老机构发展问题研究
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从教学管理者视角看全科医生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我国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的概念性框架及其政策建议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