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专科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探讨

2016-10-29 17:57陈丽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

陈丽虹

摘 要 地方性本专科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由多媒体教室“一对多”教学转化为机房“一对一”授课后的教学改革。如何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实现 “自学辅导模式”教学成为关注的重点。本文从区别对待不同专业的学生、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安排好教学内容、提高教师能力等方面阐述计算机课程的教改。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基础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绪论

1.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使大学生能够掌握常用软件、具备在本专业技术领域里使用计算机软件开发及应用的能力,教育部早在2000年颁发的《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就要求在中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成为大一新生的必修课程。多年来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很多。为适应生源基础不平衡、复杂的状况很多学校都提出分层教学。这种教学实现方式是首先对大一新生进行基础考核,然后根据考核成绩将学生分为普通班和提高班进行教学。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源基础不平衡、发展优秀学生的问题。但是考虑到一些地方本专科院校由于地理环境问题生源更加复杂,很难实施这种分级教学。因此寻找一种适合地方普通本专科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上课方法也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

以百色学院为例,百色学院所在地理位置属于偏远地区,学校办学条件艰苦,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偏远的山区而且学生成绩较低。学校所包含的专业复杂:从培养层次上分析不仅有本科还有专科;专业类别广泛,不仅包含计算机专业、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类学生,还有小学教育、艺术、体育类学生。因此大部分学生都属于差生无法进行分层教学。

1.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广泛,它包括以下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 point、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基础。在有限的课时内面对复杂的生源完成如此多的课程内容存在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的改进、寻求新、适合我们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2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2.1不同专业的学生区别对待

对于地方性本专科院校虽然无法细到给每位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但是可以以专业类别对学生进行区分,因材施教。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时分类进行。计算机专业学生,非计算机专业理工学生,艺术、小学教育、体育各为一类。相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只是他们学习专业的入门,今后他们的很多课程都会涉及到相关的内容,因此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上好此门课程,还应该有激发他们后续学习的兴趣、做好相应的铺垫。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浅出的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操作系统基础部分。非计算机专业理科生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属于中等生,他们以后的工作可能会涉及到计算机运用比较多,应该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 point的学习。艺术、小学教育、体育这些学生的基础较差,这部分学生可以多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而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 point的讲解应该尽可能的细解、慢解。

2.2教学方法的确立

自2014年起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授课地点全部在机房进行,即由原来的多媒体教室“一对多”教学转移到机房进行广播“一对一”教学。原有的“集中面授+上机辅导”式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已经不再适用新的教学环境。何克抗教授提出一种“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即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索、创新发现的能力。笔者认为很适合“一对一”的机房教学。

这种“一对一”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为——自学辅导模式,即程序如下:激发学生兴趣——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自学—帮助答疑讨论—总结提高。本文讲义以文字处理word模块为例具体阐述此种教学方法。

2.2.1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以下途径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对课程的热爱:

(1)采用有趣的范例:“一对一”的广播是教学为教师创设情境提供更好的条件,“情境创设”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成败。教师应该避免使用过多陈旧的知识、举一些旧的范例。例如在文字处理word模块可以使用新闻稿编辑的例子。假如你是学校新闻编辑部的成员,现在需要你对新闻稿件进行编辑和排版等等。教师给出最终模板样式并展示给学生看,以此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该课程的成就感: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学校举办相关的课程设计大赛;对于一些难点问题教师采用分组式教学,即给小组布置任务,最后以小组方式展示任务成果,奖励作品较好的小组。

(3)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环境:考虑到大一新生没有电脑,学校应该增加机房的开放时间,让学生有条件完成相应的学习。

2.2.2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效。以文字处理word为例,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篇短小的文档讲解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文字的编辑、段落的编辑等等。然后让学生操作,并观察学生的操作效果,基本掌握以后继续使用中等长度的文章作为演示文档,讲解关于长文本编辑的一些内容。注意此部分学生操作过程教师可以为学生解决遇到疑难的问题,从而实现将整体教学转化为个别教学,照顾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鼓励提问及鼓励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其他同学。对于一些较难的章节,如长文本编辑可以采用好差生搭配分组完成。小学教育、艺术、体育类专业学生基础较差,需要教师讲解的时间更长,考虑到课程问题,要求教师对一些内容进行删减。如可以省去文字处理word长文本编辑部分。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做好教学的必要条件。以我们百色学院为例,学校没有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任课教师的学历存在很大差距,包括学士、硕士、博士,而且教师年龄层次存在很大的差异。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1)提高教师灵活使用教材的能力。教材是我们上课的根源,教师应该避免原封不动的宣读教材和使用教材课件等问题。教师应该通过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储备知识、力求演示范例不仅包含的知识要点广泛,而且观念、思想新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2)教学演示模式新颖、生动。可以通过提问、假设、讨论等方法将学生带到课堂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3)增加教师之间的交流。教研室要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组织本教研室的老师参加优质课比赛,以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

(4)增加教师学习的机会。教研室应该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观、培训或者聘请有资历的教授到本校培训、宣讲。

3总结

本文以百色学院为例讲述普通地方本专科院校的特殊性。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四个方面改进,对教师来说教学改革是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它要求教师有更高的教学能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本身的信息量大、内容多、课时量少、学生多且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区别对待、对授课内容精心设计,力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探究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改阶段设计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9(18).

[2] 孙淑霞.地方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4):59-62.

[3] 普运伟,耿植林,陈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及课程改革思路[J].计算机教育,2013(6):13-18.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基础
面向应用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出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一堂《大学计算机Ⅰ》课程的两种课程设计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