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矮人王国”

2016-10-31 19:55韩国营
大众科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家苔藓王国

韩国营

在“旅游”已经悄然成为一种流行时尚的今天,天南海北的风景名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足为奇。但提起“小矮人王国”和那里的“苔藓精灵们”,大家肯定充满好奇和期待,是否有想去畅游一番的冲动呢?心动不如行动,我们不妨现在就出发吧!

懂得感恩的葫芦藓

大家好!我叫葫芦藓,我可是苔藓植物王国中的大明星哦。因为在你们的书本里和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我的身影。虽然我现在有名气了,但我在生活中依旧谦虚、有礼貌、友好大方、从不骄傲耍大牌,所以苔藓班的小伙伴们都非常喜欢我。今天,大家一致选举我来做导游,带领你们一起观赏我们苔藓王国和领略其中的美丽与魅力。

爸爸妈妈和老师经常教育我们,从小就要学会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苔藓家族的传统美德。所以,首先我借此机会向我的伯乐致谢,正是他的赏识,才使我脱颖而出备受关注,圆了我做明星的美梦!他就是中国苔藓植物学之父——陈邦杰教授。

因为我们葫芦藓家族成员分布范围广泛,身体各部分发育较完整(经常能见到孢子体),而且大家可以轻松找到,所以陈教授推荐我作为展示藓类植物特征的模特。陈教授一生为推动中国苔藓植物学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等做出了重大贡献,真的很了不起哦!

苔藓家族的3个班

我们苔藓植物家族是仅次于被子植物的第二大陆生植物类群,整个家族约有20000多个成员,很多成员生活在国外。根据苔藓学家贾渝研究员等的最新统计结果,生活在国内的成员只有3021个。

有时苔藓学家们为了科研需要,也会把我们国内外的苔藓同学们聚在一起,给我们进行体检(鉴定标本)、取新名字(修订、新组合、发表新种等),帮我们寻找失散的亲人(研究物种、科属之间的亲缘关系),这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毕竟我们苔藓和人类一样,也渴望团圆啊!

为了便于对我们国内同学的管理,苔藓学家根据相貌特征将我们分为3个班:角苔类班(角苔植物门)、苔类班(苔类植物门)和藓类班(藓类植物门)。其中角苔类班人员最少,只有26位同学;苔类班有1050位同学;藓类班人员最多,有1945位同学。我想大家一定知道我在哪个班了——因为我的名字“葫芦藓”里面带了一个“藓”字,所以我属于藓类班。

我们3个班的同学虽然各有各的特色,但是也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所以我们统称为苔藓家族。我们个子大多不高,通常在几毫米到几厘米,所以人们常亲切地称呼我们为“植物王国的小矮人”和“苔藓精灵”。

虽然我们个小,但我们属于高等植物。因为在我们的生活史中出现了“胚”这个标志性结构。我们虽然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但我们身体里没有血管(植物学家称为“维管束”),所以严谨地讲,我们身体的各部分应该分别称为“假根”“拟茎”和“拟叶”。为了方便,人类在苔藓书籍中对我们进行特征描述时,直接使用“茎”和“叶”。

我们主要靠叶表面细胞直接从外界吸收水分和养分。同时,我们自身植物体(配子体)中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这也可为寄生在我们身上的孢子体提供营养。

向人类发出呼吁

此外,我们是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治病救人的仙草。在中国,现在已知的有药用价值记载的苔藓有60余种,如地钱、蛇苔、银叶真藓、葫芦藓、大叶藓和金发藓等。科学研究显示,不断有新的活性成分从我们这些不同种类的苔藓同学身体中分离出,可见我们苔藓潜在的药用价值是巨大的和令人期待的。

自古人们就喜欢鉴梅赏菊品兰,如今我们苔藓班的白发藓已悄然成为人们办公桌上微景观中的主角——独特的色泽和形态,与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造就出了独树一帜的迷人微景观。

我们还是生态环境的指示剂、水土保持的功臣、文学家笔下的钟爱、科学研究的模式植物……随着我们苔藓的利用价值被逐步挖掘出来,我们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且备受关注和追捧。随之带来的是,一些商人开始肆无忌惮在野外对我们进行挖掘,导致我们的家园不断在遭受破坏,让我们的生存之路充满泪痕。

在此,我向大家呼吁:一定要保护性的开发和利用我们,让我们“苔藓王国”保住青山绿水。(编辑/和恩馨)

猜你喜欢
学家苔藓王国
苔藓有足够的耐心复活
苔藓有足够的耐心复活
丢失王国(中)
逃离鼠王国
星相学家瓢虫
跟踪导练(五)4
最威风的王国
苔藓能“对付”空气污染吗?
放大20倍的苔藓虫
e言e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