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少数民族图腾文化中的民族地域性格解读

2016-10-31 19:47刘玉丽
戏剧之家 2016年19期
关键词:图腾崇拜白虎东南

【摘 要】图腾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渝东南图腾文化丰富,其多样性、交织性和独有的裂变性特征与该地区民族地域性格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蛇、虎图腾裂变体现出的思变开拓精神,龙、虎偏爱中折射出的争强不服输性格,蝴蝶、犀牛崇拜隐含着的尚美性格。

【关键词】渝东南;图腾崇拜;地域性格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246-02

图腾崇拜是原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特定物体,视作与本氏族有亲属或者其他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对一个族群的文化影响深远。图腾崇拜一般以崇拜动物居多,是人类在适应生活环境的过程中产生,凝聚整个群体和部族文化的标志,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结构,它的发展变化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迁,反映了文化的变迁,它影响了它所覆盖区域一代又一代人的行为,协助塑造并形成一种民族性格。图腾和民族性格的关系密切,像历史上最古老最野蛮的犬戎族,按其民族性格来说,他们绝不会崇拜性格温顺听话的家狗,而是崇拜凶猛强悍的狼。而一个民族所崇拜的动物又会对一个民族心理形成影响,如崇拜龙虎的民族攻击性比较强,以鸡为图腾的民族性格普遍比较温和。渝东南这个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诸多的动物图腾崇拜,形成了一条灿烂的图腾文化长廊。回观这些动物图腾不仅有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发展变迁的历史文化的影子,同时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块土地上的民众的性格特征。

一、渝东南图腾文化特征

(一)多样性。重庆市渝东南地区在现在的行政区域上是“一区五县”,除黔江区外,其余几个县均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是重庆市唯一集中连片的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全国范围内也极为罕见。这块土地民俗乡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远古时期起就曾有蛇崇拜、犀牛崇拜、龙崇拜、白虎崇拜等,显示了图腾崇拜文化的时空阶段性和形态多样性。

按时间轴线追溯渝东南的图腾崇拜,最远古的当属蛇崇拜。远古巴人可追溯到尧时期,他们强悍、好争、乐斗,与中原抗衡。原始部落常常以图腾作为部落民族的标志,巴人因为崇拜蛇图腾而得名“巴蛇”。《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巴蛇吞象,三岁而出其骨”,蛇的属性是张开大嘴活吞猎物,这则传说无疑吸引着欲征服临近氏族的远古巴人,他们将蛇作为图腾,彰显本氏族欲吞并临近部落的欲望,祈求有能够实现扩张的神力。蛇图腾在巴人的征战扩张中保持着崇高的地位,直到巴人被中原民族打败,在颠沛流离中发现比蛇更厉害的虎。

白虎崇拜在渝东南的图腾崇拜系统中是富有典型色彩的。白虎图腾作为土家族原始宗教文化,是远古巴人在兵力扩张失利的颠沛流离中磨砺兴起的精神支柱。巴人的衰亡在唐《元和郡县志》卷27云“昔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故曰巴陵”。这则县志向我们展开了巴人与远古中原民族的殊死搏斗的战场画面,结局为巴人败逃往西部大山中避难。终于到了他们的后裔白虎廪君,白虎廪君在战败藏匿深山,在与自然的争斗中发现虎的力量远大于蛇,在侵略百濮人地盘的争斗中发现像虎一样勇猛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勇气,于是等白虎廪君驱逐走百濮人占领渝东南的时候,白虎图腾成为渝东南地域一种力量远大于蛇的部落荣誉标志[1]。

另外,随着中原文化的融合,在渝东南还流传着走龙崇拜、犀牛崇拜等,使得渝东南的图腾文化丰富而多彩。

(二)交织性。渝东南图腾崇拜并不是单一、断层的,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种图腾崇拜并存交织。万物有灵论在世界范围的原始人都存在[2],重庆市以山城而闻名,渝东南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山,耕种在山,吃喝在山,交往在山……原始先民在与大自然崇山峻岭、溶洞峥嵘、云峡锁路的交道过程中,认为某些动物具有灵性,便将其作为部落崇拜的图腾,将愿望寄托在这些动物身上。而荣格告诉我们,民族的,文化的,地域性的积淀会用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方式一代又一代的遗传在潜意识中。笔者通过对渝东南民俗文化的调查发现,图腾崇拜的痕迹依然以与时代同进的脚步反映在该地域的生活中。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村的兴建,民族文化特色酒店的兴起,图腾中的白虎、龙、犀牛、蝴蝶等形象仍然是那里的居民旅游建筑、旅游商品等中喜爱的图案。

(三)独有的裂变性。渝东南图腾崇拜文化中,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裂变痕迹,就是由蛇图腾裂变式的转为虎图腾,这在中原民族的图腾文化史中是少见的。根据史料,我们知道渝东南巴人起初以“蛇吞象”的野心推崇蛇,大有兼并临近部落之志,这种野心必然遭到其他部落的敌视。巴人在与远古中原民族的殊死搏斗中衰亡,残余人口逃往西部大山中避难,藏匿于岩穴之中。在当时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逃居山中的部落要受到来自自然和猛兽的各种残害,与百兽打交道中认识到虎比蛇威风,在蛇吞象名声很臭的情况下,大胆地与老祖宗的图腾决裂,以白虎图腾代替青蛇图腾。这种由决裂式的图腾裂变在各民族中鲜见。

二、图腾文化中的性格透视

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认为,一个民族的图腾物将深深地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民族性格。[3]在对渝东南的图腾做出梳理后,我们从中发现了具有普遍性而非刻板性的民族地域性格。

(一)思变开拓:蛇虎之裂变现象中的性格透视。渝东南图腾崇拜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现象,就是蛇图腾和虎图腾的裂变。蛇的属性是张开大嘴活吞猎物,这种能力无疑吻合了欲征服临近氏族的远古巴人的心思。然而蛇崇拜的野心受到致命打击,氏族战斗失败逃生藏匿。在白虎崇拜代替蛇崇拜的过程中透露着巴人顽强的性格。白虎崇拜本身也透出一个民族强悍、不安于现状、积极进取的性格特征。土家先民对白虎的信仰通过一代一代的口传心授,以集体无意识的遗传方式世世代代渗透于地域民族文化中,形成一种强烈而鲜明的民族心理定势,使人们在白虎崇拜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构成自发的朴素的社会信念、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情趣和社会道德观念。

图腾在古人心目中一般占据着神圣的地位,被毫不留情抛弃的现象非常之少,弃蛇迎虎在诸多民族文化现象中是少见的。能将蛇图腾果断演变为白虎图腾也充分说明了该地域族落敢于思变,敢于开拓的性格特征。这种敢于思变、敢于开拓的民族性格特质沉积为一种民族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巴渝儿女。随着现代人口的自由流动,远古的巴人子孙已经遍及巴渝大地,“思变”“敢于开拓”等等性格特征被巴渝人赋予在自己的地域特征上。

(二)争强不服输:龙、虎偏爱中的性格解读。笔者在46名从小生长在渝东南的大学生中做过一项图腾动物性格表征调查,发现对龙和白虎的性格表征描述排在前三位的有“凶猛”、“力量”和“斗争”。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意识中,龙能上天下地入海、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翻江倒海、可上九天揽月能下五洋捉鳖,信步于天地海之间。巴渝地域对龙的好感体现在众多方面,根据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重庆地理地图书店发布的《重庆地名文化地图》,在重庆1000多个镇街乡地名中,仅带“龙”字的镇街乡有82个之多,带“龙”字的行政村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11个,可见重庆人对龙的偏爱。这种偏爱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一种性格,重庆人争强好胜的性格特征。

好强不服输的性格特征成就了重庆人坚毅、不怕困难的品格。重庆群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素有“山城”之称,正是重庆人坚毅、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服输的品格将这座城市化天堑为通途,建成了“桥都”,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全国综合交通枢纽。重庆人喜欢创业,也正是好强不服输的精神成就了全国连锁的知名餐饮业。但是在好强不服输精神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自大好斗,这在民间的俗文化中非常明显。比如喜欢把“老子”挂在嘴巴上是重庆人的一大特色。“老子”在这里是自高自大的自称。在经济和文明高速发展的当下,我们要积极引导不服输战胜困难,为社会和人类做贡献的人文精神价值,同时也要避免好斗等的不良影响。

(三)追求美好:蝴蝶、犀牛崇拜中的性格密码。渝东南关于犀牛有很多民间传说,最典型的是犀牛潭边有个彭姓财主一心想抓犀牛发财但没如愿。财主娘死后,财主把骨灰包起来装进竹篮,清晨趁犀牛滚澡张嘴反刍时把骨灰篮朝犀牛嘴里丢,未进犀牛嘴却挂在犀牛角上,财主见犀牛要走,一时性急抱住犀牛不放被拖进犀牛潭。财主死后,其后人在清朝及民国声名大的人很多,有拔贡、进士、秀才、司令,还有世代繁荣的大富豪。该地域的人们认为,彭姓人才济济与大财主把母亲骨灰挂在犀牛角上葬于犀牛深水潭相关。苗族银冠上的银蝶,是苗族蝴蝶妈妈神话的反映。传说中的蝴蝶妈妈本由枫树心变而来,所以居于枫树之上。因为蝴蝶妈妈生养了苗族的祖公姜央,故蝴蝶图案被苗族视若神灵。

牛在农耕社会是财富的象征,犀牛代表财富,代表对富足生活的向往。蝴蝶给人最大的感觉是美丽和悠闲,代表对外表妆容的看重和对生活的随性。对财富和外在修饰的追求,以及对吃穿住行的随性在重庆人身上有鲜明的特征。重庆人爱逛街,在重庆喜欢宅在家中的老人非常少,他们总是把触角伸向外界,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重庆女人爱时尚,敢穿敢追潮流在全国闻名,这也恰好验证了重庆人尚美的性格特征,但是重庆地域的审美中带着随性。“打望”这个词是重庆独有,本指观望、观看某事物,现在专指“看美女”的意思。“打望”美女并不是一定要去追求美女,只是过一下眼瘾,满足一下爱美之心。

三、结语

渝东南的图腾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丰厚,折射出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影响着地域性格。按照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它将作为一种遗传性的文化基因,存在于一代又一代的巴渝人的潜意识中。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证民族精神时,强调民族性格对其精神的奠基作用,一个民族,一方地域的性格特征将极大的影响着该地域的人文精神建设。因此,我们应当传承和发扬民族地域性格中的积极成分,摒弃消极成分,促进重庆人文精神建设,提高市民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汪增阳.渝东南土家族探源[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2):114-119.

[2][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刘玉丽(1978-),女,汉族,山东青岛人,文学硕士,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旅游与服务管理系讲师,主要从事民族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是笔者独立主持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一般科研项目“渝东南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价值研究”(编号:201140B)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图腾崇拜白虎东南
为何说西瓜是『天然白虎汤』
清代服装中萨满图腾因素研究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东南早报》伴我成长
从红山文化中的图腾崇拜探索早期宗教的产生与发展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
白虎
唐白虎等
唐白虎(四格漫画)(一)
峥嵘岁月东南行——回忆“十年动乱”中陪同粟裕的一次外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