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庙11号碑亭彩画调查与复原初探

2016-11-01 09:27刘俊
文物季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彩画孔庙曲阜

□刘俊

曲阜孔庙11号碑亭彩画调查与复原初探

□刘俊

曲阜孔庙是全国州、府、县所设立孔庙的典范,通过对曲阜孔庙彩画进行调查与研究,整理制定彩画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并希望以此为国内孔庙彩画的保护和复原提供一些参考。

孔庙十三碑亭彩画复原

2011年笔者参加了中国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办的彩画保护修复培训班,实训地在山东省曲阜市孔庙,通过对孔庙十三碑亭彩画形制详细调查后,试验性地对11号碑亭其中一个构件彩画进行了复原设计。曲阜孔庙是全国州、府、县所设立孔庙的典范,通过对曲阜孔庙彩画进行调查与研究,整理制定彩画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并希望以此为国内孔庙彩画的保护和复原提供一些参考。

一、曲阜孔庙布局

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据称孔庙始建于孔子死后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今所见规模。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拥有各种建筑100余座,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

二、十三碑亭规制及沿革

图一 曲阜孔庙十三碑亭标号平面图

十三碑亭位于孔庙内奎文阁后的第六进庭院内,院落虽较局促,但地位极为重要,它是联系各区的枢纽。四周共有十处门道:大成门、金声门、玉振门、承圣门、启圣门、毓粹门、观德门、奎文阁楼下过殿、奎文阁东掖门和西掖门。十三碑亭布局为南北两列,南面8座,北面5座。南面的碑亭包括2座金代碑亭、2座元代碑亭、4座清遣官致祭碑亭;北面的碑亭为清康、雍、乾三代修建的御制碑亭。北列从西起编号依次为1~5号碑亭,南列从西起编号依次为6~13号碑亭。1~5号碑亭每座碑亭内各放有一通碑刻,均为历代皇帝及皇子来祭祀孔子时所留。碑亭彩画主要为旋子彩画,现在保留较好的也只是居于北面的五座,南面的6~13号碑亭彩画基本已经脱落,只留有少数彩画及印记(图一)。

十三碑亭建筑形制均为重檐歇山顶,面阔3间,进深3间。金代碑亭2座(8、11号碑亭)。约始建于金明昌二年至六年(1191-1195年)。明洪武十年、弘治十七年、清康熙七年大修,清乾隆二十三年、嘉庆二十一年、同治十一年、公元1976年均有重修。元代碑亭2座(9、10号碑亭),9号为大德碑亭,始建于1302年。10号为至元碑亭,始建于1339年。大德碑亭几经修建,已全失元代风格,呈晚清风格。至元碑亭明洪武十年、弘治十七年、清康熙二年均维修,雍正七年大修,乾隆十三年、嘉庆二十一年、同治十一年、公元1977年又加维修。清御制碑亭5座(1~5号碑亭),2、3号碑亭分别为清康熙二十三年、二十六年始建,雍正重建。1、4号碑亭为清雍正修庙时建。5号碑亭为清乾隆十三年建。清嘉庆二十一年、同治十一年、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78年均做过维修。此5亭因存御制碑,规格等级高;清遣官致祭碑亭4座(6、7、12、13号碑亭),7号碑亭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前,雍正二年拆卸重建,12号碑亭为雍正年间所建。

三、11号碑亭彩画现状

11号碑亭位于十三碑亭中南侧东面中间一座。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平面呈正方形,重檐歇山顶;檐柱石制,八角形,下檐斗栱单杪单昂重栱计心造,昂尾交于上檐柱间枋上。上檐斗栱单杪双昂,第二层昂尾挑起,以承下平槫及两际平梁之下。两檐椽及顶部梁架,恐为清代改作。

彩画普遍受损严重,而造成损坏的原因多种多样,这与古建筑所处的地区、建筑用途、建筑用材和自然环境等因素有关。从现有11号碑亭彩画观察,彩画制作工艺是在木基层上先刷一层章丹,然后在上面贴层高丽纸,再在上面直接彩绘。因为碑亭是处于露天环境,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及温湿度不断的变化,使粘结材料不断老化,彩画出现颜料层脱落、地仗层裂隙、起翘、脱落等多种病害,最主要的病害是彩画的大面积脱落,现只在木结构上留有原彩画桐油渗入到木结构上的印记。彩画具有木构件的保护层及反映建筑等级的重要作用,所以急需保护。

11号碑亭彩画形制,北立面大额枋明间彩画结构为绿箍头、勾丝咬加一路找头、青楞绿枋心;海底为卷草纹。西立面大额枋次间彩画结构为青箍头、青楞绿枋心;明间彩画结构为绿箍头、一整二破找头、绿楞青枋心。南立面大额枋次间彩画结构为绿箍头、绿楞青枋心;明间彩画结构为青箍头、一整二破找头、青楞绿枋心。内檐南立面彩画为箍头、一整二破、枋心,颜色已无法识别,只在木基层上留有痕迹。查阅历史资料发现,在清代后经过多次重修,再与现存彩画遗留痕迹相结合,现有彩画应为清代遗留(图二、图三)。

图二 11号碑亭整体

图三 大额枋明间找头

四、形制复原——以11号亭北立面一层大额枋彩画为例

碑亭彩画因常年暴露在室外,经过阳光照射,温湿度变化,使彩画的地仗及颜料脱落严重,有的木构件上已无法清晰辨别原有彩画形制,如何复原原有彩画形制就成为保护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11号碑亭作为较早建造的碑亭之一,后经过历代多次修缮,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且北立面一层大额枋现留有原彩画隐约的痕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拟通过对11号碑亭北立面一层大额枋尝试性复原,探究原有碑亭彩画形制。

1.复原思路

清代旋子彩画,是从明代相类似的官式旋子彩画直接演变而来的,其主体花纹的法式构成在清代早期已基本定型。至清中期虽有某些变化,但变化不大,清代中期完全定型以后至今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

彩画复原首先要结合实例与历史文献,判断彩画的等级和基本形式。现有彩画大多已缺失,但经现场调查发现,其现其枋心线为因而判断彩画年代为清末,查阅历史文献资料,该碑亭在嘉庆及同治均有过重修。太原市文庙棂星门明间大额枋彩画为绿箍头、皮条线、一整二破、绿楞青底双金龙枋心,采用的是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2003年对我市晋源区明太原县文庙保护修缮过程中遇到的建筑形制与彩画内容等问题,曾前往曲阜孔庙进行考察,依据曲阜孔庙棂星门大额枋彩画,对文庙棂星门按照曲阜孔庙的规制进行了修缮。太原县文庙棂星门的彩画,严格按照曲阜孔庙的彩画予以实施。现存明间彩画结构为绿箍头、绿底旋花盒子、一整二破、绿楞青底金双龙戏珠枋心。次间彩画结构为青箍头、一整二破、青楞绿底金龙枋心。明间、次间均采用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属于较高级别旋子彩画。通过太原市文庙棂星门彩画(图四)形制、晋源区明太原县文庙的棂星门彩画(图五)形制与孔庙碑亭各个时代形制的比较可知:太原市文庙棂星门与曲阜孔庙御制碑亭彩画结构相同,属于清代官式做法,反映了全国州、府、县在文庙设置过程当中所施彩画的一致性,为笔者提供了一定的复原思路。

图四 太原市文庙棂星门

图五 晋源文庙棂星门

图六 彩绘现状

图七 复原图

2.复原依据

11号为金代碑亭。因在明洪武十年、弘治十七年、清康熙七年大修,清乾隆二十三年、嘉庆二十一年、同治十一年、1976年均有重修。雍正七年大修时,角柱均改为石柱,修缮时添换了斗栱、梁枋等构件,更换了部分桁椽。

11号碑亭是清中后期遣官致祭碑亭中的一座,规格等级比御制碑亭要低。该碑亭彩画残损较为严重,现彩画大多已缺失,从残存的少部分彩画看其形制为清代彩画,且应按较低规制的彩画形制复原。

综上所述,对其复原首先要考虑采用原碑亭的彩画等级和细部主题纹饰,其次要参考清中晚期官式彩画特点。因此,通过历史文献的查阅,现遗留彩画痕迹及实例的参考,可以判断其彩画形式为清末雅五墨旋子彩画形制。

3.复原图

以其中一座碑亭为例,选出一个木构件试验性复原(图六、图七)。

按照清末的彩画特点,恢复的彩画细部采用箍头、一整二破加一路找头。结合当地的彩绘特点,复原时使用空枋心;次间大额枋也同样采用箍头、空枋心;平板枋依旧采用原来的“连续拉不断”纹饰;在柱头采用整旋花纹样。

在这次彩画的现状调查过程中,我们对孔庙内老彩画颜料层进行了取样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其中绿色为绿铜矿,青色为青金石,黑色为炭黑,这些颜料也是清中晚期常用的颜料。11号碑亭设计复原为雅五墨旋子彩画,绘制彩画时所采用的颜料也要同原有颜料相近。由于取样分析时,没有找到可用的黄色颜料,考虑到清中晚期大部分采用雄黄,所以在黄色的运用中也同样可以采用雄黄。

五、总 结

曲阜孔庙十三碑亭,虽然其建筑的始建年代有所不同,但是经过不断的维修改建,彩画已全是清代风格。从形制上看,金、元时期4座碑亭的彩画是清晚期风格,5清座御制亭是历代皇帝亲自或派遣皇子去祭奠孔子时所立,所以彩画等级要比11号清遣官致祭碑亭要高,内檐采用了沥粉贴金云龙旋子彩画。金代碑亭采用了雅五墨旋子彩画,用金量较少,只用金线或墨线小点金旋子彩画两种。孔庙彩画基本属于官式彩画的范畴,但地方特色仍很明显。孔庙旋子彩画中,盒子较少使用,找头部位基本画法也不同,有的采用一整二破找头,有的采用二破勾丝咬等,画法比较随意。枋心的种类也比较多,空枋心、一字枋心被大量使用。

在用色上,清御制碑亭同11号碑亭也存在较大差异。清御制碑亭主要以青、绿、黑、金为主,南北用色相同,东西用色也相同,体现了古代的对称思想。11号碑亭在用色上也基本采用青、绿、黑为主。由于11号碑亭大部分彩画颜料脱落严重,对其色彩和排序的判断造成一定的困难。但是曲阜在彩画的色彩排序上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且表现得较为随意,同官式彩画通常的排列方法有所区别。

因此,建筑彩画的复原,既要考虑官式彩画的形制和设色规律,也要考察该碑亭原有的彩画,或者临近碑亭彩画的形制,结合当地彩画的特点,做到有理有据,恢复后的彩画才能最大程度地接近历史原貌。本文对于孔庙11号碑亭北立面大额枋、平板枋彩画的复原,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只有证据充分,方能付诸实践。

1.蒋广全《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2.潘谷西、孔祥林《曲阜孔庙建筑》,1987年12月第一版,第二章。

3.龚德才、王鸣军《传统材料及方法在江苏古建筑彩绘保护中的应用——漫谈江苏常熟严呐宅明代彩绘的保护研究》,《文博》2009年。

(作者工作单位: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猜你喜欢
彩画孔庙曲阜
北京孔庙·国子监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清早期 午门西番草三宝珠彩画
赵丹娜作 岩彩画《忘却》
清中期 寿康宫后殿合玺彩画升凤盒子
清 碧云寺菩萨殿天花彩画
曲阜:“居家医康养”新模式
全国孔庙知多少
山东·曲阜·孔子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