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找吃食(中班)

2016-11-01 08:47洪晓琴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长条指针格子

洪晓琴

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动物,并能说出这些动物爱吃的食物,以了解食物与动物的关系。

2.熟悉轮流游戏的规则,体验与他人合作游戏的快乐。

准备:

1.用KT板自制游戏底板一块,底板中间的转盘上贴上猫、鼠、兔、鸡、鸭、狗、猪、羊、牛、猴、象、熊猫等12个动物的图案,底板四边各配黄色6格长条纸一张(见图1)。

2.食物卡片若干,包括青草、竹子、香蕉、桃子、虫子、肉骨头、小鱼、肉、胡萝卜、米饭、小虾、蘑菇、青菜、老鼠、花生、玉米等(见图2),每种食物卡片2~3张。

玩法:

1.游戏前,两名幼儿面对面坐在桌子前,并确认谁先玩。

2.游戏时每人轮流转动一次红色指针,观察指针停在转盘哪个动物上,先说出该动物名称,然后思考该动物爱吃什么,同时到盒中找出相应的食物卡片放置到自己面前黄色长条格的第一个格子里,并说:“××动物爱吃××”。比如,一个幼儿拨动转盘指针,看到指针停在熊猫上,就说“熊猫爱吃竹子”,然后将找到的竹子卡片放在自己面前的黄色长条格子里。接着由另一个幼儿拨动指针,依次轮流游戏。

3.待所有格子都放满食物卡片后,幼儿回忆自己所放食物分别是哪个动物爱吃的,如“竹子是熊猫爱吃的食物”“花生是老鼠爱吃的食物”,全部说对即游戏成功。

规则:

1.每次游戏只能由一个幼儿拨动指针。

2.食物卡片要放满自己面前长条纸的所有格子,幼儿要能全部回忆出这些食物是哪个动物爱吃的,才算成功。

3.如果幼儿找不到或找错了指针所指动物爱吃的食物,则游戏轮空一次。

评析:

“小动物找吃食”可以配合“动物世界”主题活动进行。它既适合幼儿独自玩,也适合二至四人一起玩。

根据中班上学期幼儿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在幼儿独自游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主动邀请玩伴一起玩。教师指导的重点是观察幼儿是否理解轮流游戏的规则,观察幼儿是否注意观看玩伴的游戏,在没有轮到自己游戏时是否能有意识地等待,这不仅是为了引导幼儿内化游戏规则,也是为了提升幼儿与他人合作游戏的社会认知与社会情绪能力。

为了提升幼儿的认知经验,教师可将自然界中“一种动物只吃一种食物”“一种动物可吃多种食物”“一种食物只被一种动物吃”“一种食物可被多种动物吃”等知识隐含到游戏中,以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生活习性的独特性、多样性及相对性,例如,在游戏中,教师有意地让“老鼠”既出现在动物转盘中,又出现在食物卡片中,旨在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为幼儿在以后游戏中了解有关生物链的知识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长条指针格子
显微镜
开屏的孔雀
郊游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为什么表的指针都按照顺时针方向转动
格子衣
魔法照片DIY
浅析C语言指针
积木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