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在地用艺术表达
——《手印画》活动案例

2016-11-02 06:31伊敏天津市红桥区少年宫
少儿美术 2016年6期
关键词:手印想象力想象

■图、文/伊敏 天津市红桥区少年宫

让孩子自在地用艺术表达
——《手印画》活动案例

■图、文/伊敏 天津市红桥区少年宫

伊敏老师辅导学生制作手印画

一、活动背景

艺术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去发现、观察、想象、动手,从生活中发现艺术,就能感受艺术带来的快乐。和孩子们一起玩创意,享受艺术,并不是要求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艺术家,但艺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和满足,可以丰富孩子现在和将来的生活。

二、活动指导思想

本活动以玩色彩为主,通过探索、发现、观察、想象、动手,进而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艺术,感受艺术带来的快乐。在整个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他们会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本领强大的小魔术师!培养他们借形想象,激发他们的兴趣。

三、活动内容设计

美术是一门轻松而富于变化的艺术,用小手作画具有一般画笔无法获得的乐趣,孩子们用自己的手印加上一些简单的笔画就可以画出无数生动活泼、新奇有趣的画面。这种绘画手法,能陶冶身心,增进生活情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我设计了《手印画》这节课。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手印画,了解创作手印画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小手印出不同的图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添画成有趣的形象,完成手指画作品。

本活动分为激情引趣、学生想象、师生互动、动手创作、展示作品五个环节。

四、教学活动目标

通过手印画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认知目标:将观察、体验、想象贯穿于整个活动中,引发孩子们的兴趣。

2.情感目标:感知、体验艺术美,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激发大胆想象、展示的勇气,培养孩子自在地用艺术的方式去表达。

3.能力目标:通过看、触摸、动手作画,培养学生认识、探究、创造、展示美的能力及利用各种颜色、材料、方法去创作、装饰、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给孩子真正的艺术体验。

五、教学活动重难点

1.教学活动重点:孩子们把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自己身体所感觉到的东西联系起来,形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2.教学活动难点:通过艺术活动,激发孩子探索的劲头,提高其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六、活动参与对象及人数

活动参与对象为5岁左右、没学过水粉画的学员,人数为20人。

七、工具材料:

各色水粉色、水粉笔、彩笔、卡纸等工具。

八、课时安排:两课时

九、活动过程

没有什么工具比小手更好用了,就像孩子们爱水和泥沙一样,当他们的手触摸颜料时,那种清凉柔滑的感觉刺激着神经,对他们来讲是丰富的体验!当颜料在手里发生变化时,他们觉得自己简直是个本领强大的小魔术师!压个手印,让孩子快乐奔放地体验自己的创造力。

1.语言引导,激发学生活动兴趣。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手能做什么事情呢?

学生:手会穿衣服、梳头、开汽车、玩玩具、开飞机、开火箭……

学生讨论引出活动主题《手印画》。

教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手的用处,今天老师教你们用手做一件和你们说的都不一样的事情——用手来印画。

2.教师示范,展开学生的想象。

(1)教师做五指展开的动作,问:同学们看看、想想这个手印画像什么?

学生:是鱼、大象、树、草、刺猬、孔雀、扇子……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想象,拓展思维。

(2)教师做四指并拢、大拇指与其分开的动作,问:这个手印画像什么?

学生:像鹅、鸟、大树、海豚……

(3)教师做两手重叠的动作,问:这个手印画又像什么呢?

学生:马、螃蟹、蝴蝶、青蛙、小狗、牛、海马……

3.师生互动,体验其愉快情感。

教师:同学们想不想也来创作手印画呢?

学生:想。

教师:同学们在创作手印画的时候可以一个人来,也可以找一个好伙伴,两个人共同创作手印画。请小朋友一只手上蘸上喜欢的颜料,轻轻压在纸上、重重拍打在纸上效果都不一样。满是手印的纸上会出现什么?发挥一下想象力吧。在手印画上随意添加几笔,变成新的造型。例如:小象、小鱼、美丽的孔雀等等。

4.学生进行手印画的创作,教师参与其活动,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创作出想要表达的内容。

5.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手印画表现的是什么,讲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鸟在天上飞、蝴蝶、许多树、手套、大海、棉花糖……

十、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都要给孩子真正的艺术体验。在活动过程中,要引导孩子通过印在纸上手印的颜色、形状、深浅等变化,使孩子的大脑接受多种不同的结果,眼睛经历多种不同的视觉印象!从而激发他们探索的劲头、想象力、创造力,使其拥有一种经历的感觉,就在这点滴的尝试过程中产生。

2.艺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从生活中汲取的营养越多,观察也就越仔细,也越能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特别是对于一些年龄还小的孩子,体验是第一位的,他们享受的是看和做的过程,有没有结果不重要。有了生活中的积累,5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开始借形想象。让孩子去想象,不要限制他们,更不要要求孩子用画来取悦别人,重点是这些艺术活动能够引发孩子的兴趣。

3.艺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看、触摸、使用材料来探索材料,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应用材料,观察随之而来的不同结果,这正是艺术创造的本质。

十一、课程拓展

1.《脚印画》——认识自己的身体

(1)让孩子选择喜欢的颜色涂在脚上。

(2)一起来纸上“走走”吧。

(3)满是脚印的纸上会出现什么?发挥一下想象力吧。

2.《脚和手一起印》

应当鼓励孩子自在地运用艺术的方式去表达,当他们表达出来的时候,我们要给予支持和赞赏,因为艺术活动让孩子有机会先探索自己,继而有机会表达自己,建立和别人的沟通桥梁,能够自在地运用想象力,拥有创意的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才能有韧性并找出解决办法。

3.《纸巾筒画》

废弃的纸巾筒芯也是画画的好工具,蘸上颜色轻轻一压,便出现圆形,捏一捏、压一压,看看还可以变成什么形状?(例如:心形、星星、太阳花或小狮子的脸、花形等等)

李玥仪 6岁

赵蕴哲 6岁

李沛琳 5岁

李佳颖 6岁

刘心怡 6岁

胡俊熙 6岁

冯欣妍 6岁

张佳怡 5岁

李家颖 6岁

冯欣妍 6岁

猜你喜欢
手印想象力想象
摁下鲜红的手印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美丽的红手印
摁下鲜红的手印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从按手印到刷脸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