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课堂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天地

2016-11-02 05:30金铭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第四小学
少儿美术 2016年1期
关键词:美术孩子课堂

■文/金铭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第四小学

让美术课堂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天地

■文/金铭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第四小学

罗曼·罗兰曾说过:“理想的教育系统应能够给每个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机会。”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细细琢磨这句话,觉得这就是目标,这就是神圣的责任。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先天素质、后天培养和家庭教育等等均不一样,学习层次自然不尽相同。多少年来,优等生在学校备受青睐与关爱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万千学子中,受宠的“骄子”又有多少?这就好比平凡与伟大,大千世界中,还是平凡的人多啊!缺少了平凡,谁能想象出世界会怎样?所以,我喜欢平凡,更热爱我平凡普通的孩子们,我愿我的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天地!

一、关注生命个体,塑造“阳光”少年

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只要教师能坚持用“心”面对,以诚相待,以情感物化对象,使孩子们认识到自身的学习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足够的成长关爱和奋进的心力,每一个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名副其实的“阳光少年”。

对于美术的喜好,是许多孩子的天性,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总有一些孩子手执画笔而茫然失措,无从下手。如果教师不能发现学生的困惑,不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揣摩他们的心理需求,不能去真诚地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不能以良性的语言对他们进行心理引导,那么他们往往会因无助而对美术失去兴趣,并无形中变成心理负担和思想包袱,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

从某种意义或角度上说,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唤起孩子的表现欲,让孩子自信、自由、积极大胆地表现是开放式教学的重要体现,也是美术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今年我执教新一年级,发现班上有位叫吴雨桐的女同学,性格内向、孤僻,不爱说话。针对这种情况,我既没有听之任之,也没有怒气冲冲地去批评她,而是试着在课下和她交流,找她易接受的话题交谈,告诉她艺术的表现没有对错,怎么画都可以。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当她发现老师友善的表现后,脸上逐渐流露出欢跃的神情,上课时的精神状态也随之轻松了许多,我趁势鼓励她大胆动笔,纵情表现,对于她的作业也给予特别的“优待”,有时即便是一点点闪光点,我都会毫不吝啬地“放大”到班上进行表扬。心灵之窗一旦打开,孩子们的绘画潜能便会得以释放,再后来,她变得活泼自信,思维也活跃起来,其他学科的成绩也有了不小的起色,上学期期末她还被评为班上的“好孩子”呢!

生态课堂应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任何一个孩子都不能放弃,特别是那些特殊生。每一位为人师者都应该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尊重个体差异,每一个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名副其实的“阳光少年”。

二、根据班级学生差异,开展“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

“同课异构”的教学设想一是受当下课改背景的影响,二是源于对学生学习差异现象的思考,三是教师面临不同学生群体接受挑战的选择。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群体共同组成的,不同的群体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的备课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本的解读上,还应对目前学生学习状况等客观存在的多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方能在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实际水平之间找到平衡点,使我们的教学设计在真正意义上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现我们期待的教学目标。

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决定着教师的授课方式与教学内容。看似简单的课堂分层、分组作业,体现着教育教学中的人学特征,也呈现着教学技巧外表下的内在规律追求。

案例:《一张奇特的脸》“同课异构”的教学构想与实施。

表一:

学生课堂作业

教学构想:

(一)同课异构的要点:

1.根据班级特点设计教学程序,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2.目标分层确定,与学生学习水平的层次相对应。

3.作业要求有弹性,尽可能使作业效果多样化。

4.教学方法多样化,增强教学的灵活性。

(二)教学整体策略:

以“变”为教学探讨的焦点,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奇幻”状态和“妙想”的思维境界。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直观式教学法——解决学生信息量不足的问题,启发式教学法——解决学生想象力低的问题,发现式教学法——解决学生观察不够仔细的问题,使教学方法在灵活多样的基础上适合于相应班级的学生。

(四)学法指导:临摹学习指导,自主学习指导,创造性学习指导。

(五)教学准备:各班教学方案设计,图片资料,演示材料和工具。

(六)教学过程:

表二:各班教学过程概要:

三、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建立美术素材资料袋开启学生创作之门

爱美是人的天性,爱画画是孩子的共性,儿童绘画是一块神奇的园地,这里寄托了孩子们全部的爱。如何让这块神奇的园地绽放出艺术的奇葩?我在所任课的年级,开展了建立素材资料袋的教学形式。

在绘画课上,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孩子才思敏捷,手中好像拿着一支神笔,一会儿便能按要求创作出一幅让老师、同学都称赞的作品;而有的同学画了擦,擦了画,半天也画不出来什么。那么,建立素材资料袋并通过搜集、整理那些图像素材,对于那些才思枯竭的同学,他们可以通过资料获取信息,比如造型、色彩,或一些画面的表现手法;对于才思敏捷的同学,通过欣赏资料亦有可能给他们带来素材以外产生的联想。

案例一

图1是三年级的丛珩易从网上下载的摄影作品,表现的是足球场上运动员奋力抢球的一瞬间。她被作品独特的视点所吸引并由此受到启发,依据这种构图形式创作了一幅以“踢足球”为内容的作品,这一选题其实并不新颖,但她打破了常规的构图模式,背景的处理很有想法。画面中没有画出球迷的具体形象,而是用一些给人以跳跃感的线条和热烈的红色,使人感到球迷们的兴奋与激动,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这幅命题为《角逐》(图2)的作品在区绘画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学生课堂作业

案例二

在一次以“胜利”为主题的绘画创作中,三年二班的刘思颖因为没有好的创意而苦恼。图4是她一开始的作品。当我看到她时,轻轻地提醒道:“快让你的资料袋来帮忙呀。”顿时她眼前一亮,还随口说道:“我怎么把它忘了!”她反复翻阅资料袋,当她的目光停留在一张从画报上剪下来的女排姑娘胜利的新闻图片(图3)时,灵感随即爆发,她决定以这张图片为素材创作一幅以人物为主的作品《我们赢了》。吴雪婷同学也根据资料袋中的素材(图6)创作了《最后一球》(图5)。这两幅作品在区绘画比赛中均荣获一等奖。

通过欣赏素材资料,学生把获得启示而产生的内心感受,用绘画、工艺等美术实践形式进行物化表现,并同时体验这种表现的过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使用资料袋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运用素材,以上两个案例中的主人公丛珩易、吴雪婷都是表现性实践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刘思颖相较于前两位同学表现实践能力相对薄弱些。通过以上案例,笔者想说——素材资料袋的建立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诸如造型、动态等方面的帮助,学生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素材,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有位教育家说过:“课堂是‘三个儿童’的魅力约会,教师里的儿童、文本里的儿童和‘长大的儿童’走在一起的诗意欢聚。”这个“长大的儿童”要破译童心的密码,知道年幼的孩子内心最需要得到什么,最需要保持什么。他会努力用真、善、美保持这个年龄孩子应有的纯真和富有幻想的天性,他会在孩子蹒跚学步之时让他们对这个世界保持一份美好的期待。所以,笔者认为,教师要珍视每一节课,并保持一份足够的清醒,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指导思想,关注课堂教学,不要只注重繁华热闹的表象,不要给教育留下遗憾,要让美术课堂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天地!

学生课堂作业

学生课堂作业

猜你喜欢
美术孩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