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酷解”金庸年赚百万

2016-11-02 15:20木子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六神金庸公众

木子

一个靠码字为生的武侠迷,凭借个人微信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在网上声名鹊起,两年收获粉丝50万,“爆款”文章阅读量高达100多万。六神磊磊由此摇身一变成为网红,年收入百万元!

颇有几分侠气的他,还通过一篇篇趣味原创文章向大众输送了正能量。什么时候写字也变得如此值钱了?为何连他写的广告都大受读者追捧?主人公是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缔造的“内容创业”奇迹的?

“金庸迷”进了新华社

1984年出生的六神磊磊,真名王晓磊,江西人。

捧读金庸,始于王晓磊初中时期。一次他在英语老师家里补课,同学拿着本盗版《神雕侠侣》看得如痴如醉,好奇之余他也跟着看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此之前,我本来是看世界名著的路线,还曾鄙视过看武侠的人,但接触后就放不下了,跟着就一起‘低端了。”王晓磊自嘲地说。

从初中到成年后,王晓磊曾无数次翻读金庸,经典的三联版,金庸晚年的修订版,最原始的报纸连载版,每部小说的每一版,他都读过。因为看得多,他甚至能背出《天龙八部》的回目词。

少年时期,像所有偷读武侠的孩子一样,王晓磊有一个专门用于被窝里的手电筒;他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附近仓库无人问津的空旷天台是他的秘密花园,放学后为躲开父母,他常在那里读至日暮。

因上学比别人早两年,相当长的岁月里,王晓磊是班级中最矮小的人,被同学们称作“猴子”,素来与彪悍无关。从小到大品学兼优,从不惹是生非,唯有在高中时为了兄弟情谊而与人“茬架”,差点被人多势众的敌方一刀毙命,从此远离江湖。

虽然从文气的体格到温和的性格,都注定王晓磊成不了“大侠”,但他做梦也没想到,十年之后,熟读金庸的积累竟能成为他人生的一个亮丽拐点!

2007年,王晓磊从北京广播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后,怀着对文字的热爱应聘到新华社重庆分社工作,成为一名时事记者。

受金庸小说的影响,其间他的做事风格已带有三分侠气:他曾在采访中,与一个地方法官交锋激烈,差点被戴上了手铐;在山区小镇深入采访村集体土地被转卖一事时,曾遭到几十个不明身份的人拿着棍棒围堵,当时下着雨,后来在警察的帮助下,满身泥水的王晓磊才连夜逃到火车站,并于当夜如实写成了新闻稿。

因敢于孤身去外地做暗访,他在记者生涯中写就了一篇篇引起重视的深度报道。

孤胆记者变身公众号大V

作为媒体人,王晓磊常熬夜加班赶稿子,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出差。这样一个大忙人,怎么想起做公众号?

这缘于2013年12月,他和单位同事在北京参加一个封闭式培训,不能回家,业余时间未免无聊。“我这样有创意的年轻人,怎能如此虚度光阴呢?”他语气有点顽皮。

王晓磊本想在微信上写“读新闻联播”系列辣文,但是觉得有点难,每天都要按时收看新闻联播,一番衡量后,他就改写“读金庸”了。相对解读时事来说,解读小说他更擅长,且题材不那么敏感。

在京接受培训期间,他的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正式启动,处女作《教主最不虔——读〈笑傲江湖〉之一》一经发表,就掀起不小的波澜。这种对金庸小说片段的现实化解读,配以诙谐犀利的文风,很快独树一帜。

王晓磊的第一个爆款应该是《金庸、古龙、鲁迅会怎么写爸爸去哪儿》,其次是《金庸江湖里的三个宣传部长》。起初,他以每周两篇的速度,更新着“六神磊磊读金庸”公众号上的文章。

身为记者的王晓磊,会抓住社会热点,与他脑海中的金庸小说情节捆绑起来解读。郭美美事件后的《大人物战斗过的地方》、快播事件背后的《请捂脸,坚持直播的勇气!》等等风靡一时。朝鲜的张成泽被处决时,《金庸小说里那些“狗都不如”的二把手》更新;东莞扫黄后,《当余沧海攻入群玉院——金庸江湖里的“扫黄”》发表……一篇篇“麻辣品武侠”式的个性文章,为流行鸡汤文和养生文的微信朋友圈注入了新鲜血液,被网友大量转发。

起初王晓磊写文章的目的,只是想吐槽一下社会不良现象,并将正能量的观点传播出去。多年的媒体人生涯让他懂得,如果你以说教的口吻去写文章,行文太古板无趣,就注定引不起太多人关注。所以,正能量的表达也是有技巧的。

传播正能量年赚百万

“六神磊磊读金庸”公众号运营半年,拥有庞大的粉丝体量后,广告商就开始纷至沓来。一开始他不敢接,怕好不容易养大的公众号,会因迅速掉粉而消亡。

但公众号文章动辄上十万的阅读人次,也让他意识到,只要用心经营好这个号,他就能养活自己。于是2015年底,王晓磊辞职离开新华社,他想有更多的私人时间,放开手脚码字和生活。但直至现在,对于他的辞职,母亲还蒙在鼓里。“永远不让她知道。她身体不太好,知道了之后受不了。引以为傲的儿子连工作都没了,那我母亲还不得崩溃!”

此后,王晓磊开始发广告,但内心如履薄冰。然而事实却是,就算他发广告,公众号也在不停涨粉。他以为读者会纷纷说“你怎么也变得这样世俗和铜臭!”但结果没有。平时很挑剔的他们,这时候比想象的宽容得多。

发展到2016年,他的公众号早已从一个小号逆袭成大V,粉丝50万,一条广告收入就有10万,年入上百万!六神磊磊的名字,迅速蹿红网络。

对于普通的微信公众号运营者而言,阅读达到10万+,都会高兴好一阵子。而六神磊磊的文章基本上每篇的阅读都能上10万+,甚至高达100万+。

随后,有大大小小七八家投资机构找过王晓磊,想注资做大他的公众号,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王晓磊认真地说:“我只是一个写字的人,不是商人。我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赚点钱,让我能安心地写书,就已经很满足了。”

六神磊磊火了之后,圈内的人开始研究他,膜拜他,有不少介绍所谓运营攻略的文章,说他这个标题、定位、角度真好,又“垂直”、又“细分”,打点精准,让人印象深刻。

当你成功了,说什么都是对的。然而,想当初对他来说,其公众号从理论上分析几无成功的可能。首先从商业变现方面,几乎让广告商看不到希望。

一个解读金庸的大号,怎么进行商业转化?难不成把这个号做火了卖给金庸先生?就算做自媒体电商,也不知道该卖啥啊!“难道我去卖管制刀具?龙泉宝剑?或者杨过同款玄铁大宝剑?”六神磊磊插科打诨地说。但幸运的是,他坚持写了下来,越来越多的粉丝也执着地“追”了下来。

六神磊磊所长的,是那一手在故事中谈论品牌的功夫,一分钟前讲述了一个杨过和小龙女的凄美故事,一分钟后,一个地产广告也许就突然出现,但并不突兀,喜欢他的人还会哈哈大笑,打赏他一笔钱,顺便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

很少有人抱怨他发广告,有人从文章开头就开始猜这是什么类别的广告,还有人会先扯到文末看看是什么品牌,再回到开头读下去。甚至有些读者以猜出是什么品牌的广告为乐,在后台留言故意说:不看到广告就不开心。“其实谁会不看到广告就不开心呢?我理解他们是故意的,这是一种宽慰和鼓励。”王晓磊感动地说。

当然,他接广告也有自己的原则,30个广告,会拒绝29个,只接1个。王晓磊的原则有两点,一是不能损害粉丝的利益,二是要自己认同的品牌。虽然,拒绝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他却从不后悔。

王晓磊所有的文章,始终扣紧一个主题:读金庸。他具备一种把一切现实放置进金庸小说的能力:乘的士穿过西湖隧道时,他脑子里呈现的是《笑傲江湖》中西湖之下囚禁任我行的地牢;世界杯进行时,他按江湖势力划分各国球队;AK-47的发明者卡拉什尼科夫辞世,他研究起来什么功夫算是武林里的AK-47……

这个表示从来不想当大侠的人承认,因为公号冠以“金庸”之名,在面临某些选择时,也会平添豪迈之气。2015年5月,新华社同事在贵州采访被一位高官被抢了相机,他掂量了半天选择写一篇辣文支持,“你连这个都不敢写了,你还读什么金庸,你还聊什么武侠?”

也许有人会问,怎么写出像六神磊磊一样的爆款文章?对此,王晓磊颇有心得:第一不要刻意取悦读者。读者是取悦不了的,你只要求自己做一个有趣的人就OK!

当然,还要有读者意识(用户思维)。当站在读者的角度想,如果读者手机突然弹出这篇稿子,会不会愿意看。王晓磊举了一个例,2015年他接了一个手表广告,恰逢第二天就是七夕情人节,他原初想到的题目叫做《金庸世界的四种最美的爱情》,阅读也肯定有10万+,然后就睡觉了。

但睡到半夜,感觉这个标题差点意思,从床上跳起来就把标题改为《世上最美的爱情,金庸四个故事就写尽了》。原先的标题或许只有关注金庸的人才会去看,但改后的标题则不一样,对爱情感兴趣的人都会去看,受众面得以扩大。但谁又对爱情不感兴趣呢?当时阅读达到60万+。

任何行业都需要走心,要有诚意。王晓磊自信地说,他写的那些为商家推广产品的软文,只要把广告字眼去掉,仍会是一篇篇好文章,这才是读者乐意接受的原因所在,因为“瑕不掩瑜”。

如今,依然生活在山城重庆的王晓磊,除了宅在家里读书、写稿,偶尔和新华社重庆分社的一帮老同事小聚,更多时间会泡在渝北区一家静谧的咖啡厅里。每日下午两点开始,咖啡厅的一隅,一杯咖啡、一部手机和一台电脑,他开始用文字与世界对话。屋内悠扬的轻音乐,任凭迸发的灵感思绪穿梭于微隙的气息,舒倘,漫长,把天地间一切空虚盈满。他时而在键盘上敲敲打打,时而在笔记本上勾勾画画,百万年薪,就这样不可思议地从他的指缝间“流淌”而来。

2016年4月,在自己《你我皆凡人》的新书发布会上,王晓磊被问及内容创业的秘笈,他一语道破天机说,内容创业者,一定要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不要见哪个领域热你就往哪里挤,先问问适不适合自己。

王晓磊很庆幸自己生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它让一个靠码字为生的正气文人,变得越来越“值钱”!

编辑/杨晓琴

猜你喜欢
六神金庸公众
六神“冻龄”术
侠之大者.微微一笑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为金庸因一错字查证道歉叫好
谁是金庸小说第一情圣
金庸的财富江湖
上神请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