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寒门学子都有人生出彩机会——记一生誓为贫困学子办学的企业家余碧珍

2016-11-03 08:34
关爱明天 2016年10期
关键词:邻水邻水县实验学校

本刊记者罗晓庆通讯员邹元模

为了寒门学子都有人生出彩机会——记一生誓为贫困学子办学的企业家余碧珍

本刊记者罗晓庆通讯员邹元模

邻水金鼎实验学校开展送温暖活动

古有名臣宣秉,他官至三公九卿,权势很大,但他一生节约,从不乱花,“服布衣”,“蔬食玉器”,把他历年所得薪俸,尽数赠与贫苦亲族和孤寡之家,以致逝世时,“自无担石之储”。如今,年近70岁的企业家广安市政协常委、邻水金鼎实验学校董事长余碧珍。她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为贫困学子办一所学校,让家庭贫困的孩子也能上得起学,进得了城。她耗费40多年积攒的积蓄,共投资2.68亿元,兴建了一所民办公助学校,专收身边没有父母照管的留守儿童,和收留交不起学费的贫困生、成绩差或有劣迹表现被其他中学排斥的学生。

年轻创业时一块雪糕都舍不得吃,攒起一分一厘,晚年从未和老伴外出旅游,直到学校建起来,一生普衣素食,俭省朴素,但她养视孤残,赡助贫穷。但凡学子有家人去世、父母患癌生病的,她都毫不吝啬地掏腰包,数万地捐赠,还将两个贫困生接到家里当成自己的儿女养,直到大学毕业、成家立业,甚至还“怂恿”老伴儿也交出自己的一生积蓄帮扶孩子在外地买房。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她有着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从卖九分钱一块的冰糕开始,到在建筑行业占据一块领地,在艰难的办学历程中,她又有着巴蜀女子的柔情。她就是余碧珍,被称为“四川的阿信”。

“她这一辈子都在为了改变贫困学生的现状而努力。如果没有一颗爱心,以营利为目的,怎么能教育好差生,感化贫困生,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奋发图强?一个词概括,爱心。”广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郭修忠感慨。

富好行其德“一定要办一所学校”

赶上改革开放的浪潮,经过20多年的打拼,余碧珍创立的邻水县华兴建筑工程公司、邻水县华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终于在广安站稳脚跟,经济效益日益提升。旁人艳羡、佩服她,一个女人没有什么文化水平,她的肩膀要有多硬,才能一步步从农村走出来,从一个街头小贩成长为一个行业企业家。都认为她终于到了高枕无忧、享清福的时候,她却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惊诧的决定。她要办学校。旁人不懂,她自己才知道,日日夜夜的那个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我父亲是个革命人士,从小就没见过,家庭十分困难。我没有读过书。我想我没得文化,就想让这些贫穷的孩子,进城读书,不要走我的路”,余碧珍早年就常常这样对人说,等到她有钱的时候,就是实现这个愿望的时候。“在下一代身上花再多的钱我都不心疼。”

使得她下定决心说干就干的时候,是一次“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汇报会”。会上,一位领导干部介绍了邻水县留守儿童的情况:这个仅100万人的县,当时留守儿童就有十多万。因为亲友和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致使留守儿童出现了任性、冷漠、忧郁多疑,讲狠斗勇,学习懒散,易与社会闲杂人员厮混等个性及行为习惯问题。会上还举出了一个留守儿童因为奶奶不让他进网吧便打伤自己奶奶的案例。紧接着,很多参会干部举出了更多令人心痛的案例。

会议末尾,余碧珍饱含热泪地说:“对于失去父母疼爱的苦,我有切肤之感。参加了这个会,我决心修建一所以看护、寄宿为一体的寄宿制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家园’。”当时邻水县每年适龄入学儿童都在2万人以上,初中毕业生1.8万左右,但教育资源十分稀缺,入学矛盾突出。邻水金鼎实验学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入学难的问题。就是这样,余碧珍选了一块120亩的荒坡地,开始建起学校来。

在建校中,余碧珍意外摔断了股骨,手术后,仅用三根钢针固定。她不顾医嘱,不到一个月就吵着出了院,拄着双拐,一瘸一跛地投入建校工作中。由于过早行走,疗养效果差,不久后股骨坏死,不得不换成人造股骨。当她拄着双拐,到北京参加“全国热爱公益事业代表大会”站在人民大会堂发言席上,讲述她创业的经历时,到会的国家领导人及全体代表都被她的动人事迹和强者的精神所感动。

义学何难“我最敬重的余婆婆”

2003年,一栋教学楼拔地而起,到秋季,余碧珍携校长唐明贤,正式开始招生。有学生来的时候,余碧珍很欢喜,家里交不起学费的能免就免,有劣迹表现也收留,甚至还有父母都联系不上的留守儿童,余碧珍也让孩子留在学校读书。这时,传来了这样的蜚语流传,有的当着她的面也这样说,“人家学校不要的都来了”“都是差生”“交不起学费,来坑学校的”。那时,余碧珍就暗暗励志要建好学校,巩固起来,练好学校的内功,要拿出成绩说话。

“每当走进校园里,听到孩子喊‘余婆婆好’。我心是暖的,给了我很大的勇气。”余碧珍常说,以人为本,教育最讲感情,关爱能感化学生。她也是这样做的。

去年冬天,一位高一学生康现栋,在学校打篮球的时候,突然病危,心脏气门堵塞。这个男孩的父母远在广东打工,赶不回来。余碧珍心急如焚,连夜将男孩送到了重庆三军医大新桥医院。她流着眼泪,一遍又一遍地给医生说:“医生、医生,不管花多少钱,都由我出,一定要挽救孩子的生命啊!”手术后,余碧珍在病床前坚守了七天七夜,给男孩喂饭喂药、端屎端尿。她说:“孩子,什么都不要想,只管把病治好,回学校好好读书!”医生护士都以为余碧珍是男孩的母亲,当得知余碧珍是学校董事长时,都十分感动。男孩流着泪说:“董事长,您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亲人,是我的妈妈!”余碧珍紧紧地抱着康现栋说:“孩子啊,别哭,这是我的责任!”

一句责任,道出了余碧珍最宽广的大爱,也是一个企业家对社会的庄重承诺。在邻水金鼎实验学校就读的学生中,不乏家庭贫困的学生,并且有1700多名父母在外务工的留守学生。建校13年,学校先后为2135名贫困学生及“留守学生”减免学杂费2360万元。

“教育事业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余碧珍信誓旦旦地说,我现在年事已高,期望能在三年内将学生的成绩再提升一个台阶,争取学校能在已成为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基础上,早日创建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老百姓虽然相信我的人品,将孩子送来读书,但学校的品质才能真正让他们放心。

《礼记》有云:“此众人之所难,而君子行之,故谓之有行;有行之谓有义,有义之谓勇敢。”除了教育扶贫,作为政协委员,她还积极地参与落实精准扶贫计划。2012年3月29日,当她了解到龙安镇万峰村村民生活用水困难的情况后,当即捐资2万元为村民安装自来水管。她还投身公益事业,先后为小平故里建设、修建关门石水库、护城河改造、建黄桷树公园捐款52万元,“5·12”汶川大地震等公益事业捐款295万元,为县老年体协捐资1.8万元。学校教职工家庭有困难,她也千方百计给以大力支持。当旁人对余碧珍竖起大拇指,她摆摆手说,“做公益、做慈善,就是我这一生最大的福报”。

校园一角摄影/曾长青

猜你喜欢
邻水邻水县实验学校
科长投案,揭开县里近十年最大腐败窝案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朱晓琴作品
我是小书迷
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二实验学校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到邻水去(组章选三)
邻水九拍(节选)
依托旅游产业的乡镇规划探析
新乐市实验学校书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