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观香港高校的“民主墙”(手记)

2016-11-03 06:38范凌志
环球时报 2016-11-03
关键词:面墙学生会议员

本报赴香港特派记者 范凌志

香港城市大学的傍晚跟内地大学一样,丰富而惬意。吃过晚餐的同学们或准备去参加各类活动,或打算到自习室苦读。他们大都会经过一面被称作“民主墙”的墙壁,不过,很少有人在那里驻足。他们似乎已见怪不怪,但这面墙却引起《环球时报》记者的注意,因为,这面墙上似乎只有一种声音。

反中、反特区政府的标语占据了这面墙的绝大部分空间,当记者询问一群路过的同学对这面墙的看法时,他们都略显尴尬地笑了笑,不愿多说一个字。“你的普通话让他们提高了警惕”,同行的朋友提醒记者,“这是保持了基本的礼貌,但也说明了其立场”。

为什么号称“民主墙”却只有一种声音?香港时事评论员陈志豪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种“墙”在香港很多大学都有,一般都是学生会主办,内容基本以“反中”为主题,“也有同学贴不同意见,支持特区政府,但很快就会被撕掉”。“所谓民主墙是不民主的”,香港立法会议员柯创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学生会的背后是一些教授,有境外资金支持其宣扬反中论调。”

这个晚上,记者又去了香港大学。在明华综合大楼四号讲堂内,看到一个人端坐讲台,眉飞色舞地向台下几十名学生鼓吹其“港独”理念。就在十几天前,他,梁颂恒,在立法会宣誓时公然辱国,但他始终不为自己的言行道歉。

讲堂内的这场活动名为“直视北京:与香港共处的赤色幽灵”,由香港大学学生会与学苑编委会主办。坐在梁颂恒两边的,是曾因“反水客”运动而大获曝光率的郑松泰和发表支持“占中”言论的媒体人刘锐绍。

“在大学里,支持梁颂恒这类人的学生占相当大比例,这让我们忧虑。”柯创盛说,需要从中学、大学教育入手,普及历史知识,增强年轻人的思考能力。

《环球时报》记者感到,虽然年轻人的状况堪忧,但如果放到整个香港社会来看,梁颂恒之流仍是少数。住在广田邨的唐先生上世纪50年代就从广州来到香港,提起梁颂恒等人的言论,老先生很激动:“这些人不是不认自己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吗?应该立刻从立法会里炒掉!不给他们发薪水!”

唐先生只是柯创盛议员的选区内一名普通的老人。“不光是在我的选区,在整个九龙东,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是爱国爱港的”,柯议员自豪地说。柯议员的话令记者突然想起,在香港城市大学“民主墙”反中标语的留白处有,有一行让人心头一暖的小字——“我爱祖国!”▲

猜你喜欢
面墙学生会议员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英议员离职后照领餐补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
一只乌龟的痛苦
找一找
口香糖墙
一只乌龟的痛苦
韩国议员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