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求证:北漂妹华丽转身成高产作家

2016-11-04 08:12青阳
当代工人 2016年16期

青阳

开过理发店,卖过保健品,当过柜台服务员,上门送过报。后来进过公司,也做过码字的“枪手”。现如今,她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已于去年8月底出版发行,第四部以她亲身经历为蓝本的小说也完成初稿,进入修改阶段。

这位华丽转身的草根作家名叫陈之秀,只有初中学历的她一直在追梦。她说自己喜欢摆弄文字,“写作不仅改变了我的命运,也证明我曾经来过这个世界。”

阅读慰藉童年

1977年8月,陈之秀出生在四川省渠县一个农村家庭。

家中清贫,她的童年记忆并不十分美好:为了买糖吃,偷拿过供奉在土地庙的零钱;亲戚家的柑橘还没成熟,整天在树下张望;邻居家桃子打了农药,不知情的她吞进肚里,事后被灌肥皂水洗肠……

陈之秀说,父母刚结婚时家里很穷,连挑水的水桶都没有,每次都要把粪桶洗干净后再用。

跟很多中国家庭一样,陈之秀的父母也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可是,家里第一个是女孩,又生下陈之秀还是女孩,父母有些失望。“一直想找机会把我抱出去,换个儿子回来。”

在陈之秀4岁多那年,一天,家里来了位陌生的叔叔。院里的邻居对她说:“细秀(乳名),你还不快跑,有人要抱走你了!”陈之秀吓得躲进自家的猪圈里,哭了起来。

吃午饭时,父亲在猪圈里找到她,哄着她到灶屋吃饭。在灶屋里,陈之秀不小心打(抓)翻了瓷杯,左胳膊烫了一大串水泡。在她的号啕哭声中,陌生的叔叔动了恻隐之心,独自走了。

这件事给幼小的陈之秀带来很大的伤害,“我好几天都没有叫过一声爸爸妈妈”。这之后,父母没再动过把她送人的念头。几年后,家里还是抱回来一个小男孩。从那时起,陈之秀变得早熟而敏感,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向世人证明,女孩不一定就不如男孩。

陈之秀开始拼命读书。农村的教学条件虽然简陋,却阻挡不了她求知的热情。她把课本读得卷了边,又四处找同学借书看。家里没钱买课外读物,放学后她跑到地摊上蹭书看。一开始摊主总撵她,后来聪明的陈之秀主动帮摊主卖书,这才赢得对方信任,读到了不少好书。

“我特别喜欢杨牧老师写的《我是青年》这首诗,还有台湾女诗人席慕容的诗。”陈之秀幻想着,如果有一天,自己也有作品变成铅字就好了。

打工不忘阅读

开过理发店,卖过保健品,当过柜台服务员,上门送过报。后来进过公司,也做过码字的“枪手”。现如今,她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已于去年8月底出版发行,第四部以她亲身经历为蓝本的小说也完成初稿,进入修改阶段。

这位华丽转身的草根作家名叫陈之秀,只有初中学历的她一直在追梦。她说自己喜欢摆弄文字,“写作不仅改变了我的命运,也证明我曾经来过这个世界。”

1977年8月,陈之秀出生在四川省渠县一个农村家庭。

家中清贫,她的童年记忆并不十分美好:为了买糖吃,偷拿过供奉在土地庙的零钱;亲戚家的柑橘还没成熟,整天在树下张望;邻居家桃子打了农药,不知情的她吞进肚里,事后被灌肥皂水洗肠……

陈之秀说,父母刚结婚时家里很穷,连挑水的水桶都没有,每次都要把粪桶洗干净后再用。

跟很多中国家庭一样,陈之秀的父母也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可是,家里第一个是女孩,又生下陈之秀还是女孩,父母有些失望。“一直想找机会把我抱出去,换个儿子回来。”

在陈之秀4岁多那年,一天,家里来了位陌生的叔叔。院里的邻居对她说:“细秀(乳名),你还不快跑,有人要抱走你了!”陈之秀吓得躲进自家的猪圈里,哭了起来。

吃午饭时,父亲在猪圈里找到她,哄着她到灶屋吃饭。在灶屋里,陈之秀不小心打(抓)翻了瓷杯,左胳膊烫了一大串水泡。在她的号啕哭声中,陌生的叔叔动了恻隐之心,独自走了。

这件事给幼小的陈之秀带来很大的伤害,“我好几天都没有叫过一声爸爸妈妈”。这之后,父母没再动过把她送人的念头。几年后,家里还是抱回来一个小男孩。从那时起,陈之秀变得早熟而敏感,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向世人证明,女孩不一定就不如男孩。

陈之秀开始拼命读书。农村的教学条件虽然简陋,却阻挡不了她求知的热情。她把课本读得卷了边,又四处找同学借书看。家里没钱买课外读物,放学后她跑到地摊上蹭书看。一开始摊主总撵她,后来聪明的陈之秀主动帮摊主卖书,这才赢得对方信任,读到了不少好书。

“我特别喜欢杨牧老师写的《我是青年》这首诗,还有台湾女诗人席慕容的诗。”陈之秀幻想着,如果有一天,自己也有作品变成铅字就好了。

打工不忘阅读

初中毕业,陈之秀辍学了,这年她还没满16岁。

今后的路怎么走?陈之秀想外出打工,但是太小办不了身份证。农村有句老话,“天旱饿不死手艺人”。于是,母亲在镇上找了个师傅,让她学理发。

陈之秀很快掌握了理发技术,向父母借了1147元钱,在镇上开了一家理发店。数月后,她就还清了借款。生意虽然不错,陈之秀却清楚乡镇这片天地太小了。这时,她已年满18岁有了身份证。她强烈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陈之秀跟着亲戚到兰州,开始了打工生涯。她在一家商场当服务员站柜台,陌生的城市里,她没少遭罪。

初到兰州,陈之秀在西站招待所住了几晚。每天下班,亲戚到商场门口接她到住所。有天晚上,两人走差了门,到半夜了陈之秀也没等到亲戚,只能凭印象朝招待所走去。路上,两个心怀不轨的中年人上来纠缠,陈之秀一边喊叫一边没命地奔跑,终于冲上公交车才脱险。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她还直呼后怕,“如果当时我没挣脱,不知会发生什么事,还会不会有今天的我。”

虽然只是售货员,陈之秀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梦。工作间隙,偷偷捧着杂志阅读。可商场并不允许,被经理发现后当场开除了。陈之秀只得自谋职业,自己摆摊卖保健品。时间充裕了,她的书看得更勤了,偶尔也动笔写写文章。

这时,老家村里有人在成都念职业学校,据说毕业后可以安排工作。父母听说后,劝女儿回来继续上学。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陈之秀高兴不已,赶紧坐火车返回老家。可是学费不菲,母亲跟她商量,毕业之后挣了钱必须还给家里。陈之秀算了一下,几年下来学费、生活费要好几万元,人生还没开始就背上了债。

迈出文学第一步

权衡很久,她忍痛放弃了这个机会,开始了第二次流浪。

这次她到了成都。

陈之秀重操旧业,在商场租下一个保健品专柜,既当老板又做服务员。白天,她卖力推销产品;晚上,报名参加自学班学习。

起初,保健品生意销路不错。然而,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买保健品不能用医保报销,生意越来越不好做,陈之秀有点茫然无措了。她身上还背负着照顾家庭的重任。“都说家书抵万金,但我每次收到家里的来信,都会说家里有多么困难。我只能把口袋里不多的钱往回寄。”

1996年夏天,陈之秀与一位自学班的同学相约见面。乘坐公交车进站时,车未停稳门却突然开了,站在门边的她从车上重重摔了下去,“整个人脑袋晕沉沉的。”陈之秀在地上躺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爬起来。

陈之秀挪到约定的地点,同学还没来。为了分散头昏脑涨的恶心感,她在报摊前翻起了杂志,恰好看到一本刊物上有全国青年爱情诗歌大赛征稿的消息。回到住处,陈之秀即兴写了一首名为《无题》的诗,投给了杂志。没想到,几个月后,这首诗被收入文集出版,还获了奖。这件事让她兴奋了好几天,“翻开印有我名字的那页纸闻了又闻,庆幸终于在文学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这次获奖点燃了陈之秀的写作热情,她拿起笔尝试各种题材的创作。不过,写作养活不了自己,陈之秀选择改行,给一家报社当发行员。她本以为就是送送报纸,没想到还有各种征订任务。这样一来既无时间看书,也无时间写作。不得已,她重新捡起手艺,开了一家不足10平米的理发小店。“叫小陈发屋,招牌都是我用毛笔蘸着金粉写的。”

辛勤工作之余,陈之秀用攒下的钱买来一台电脑。没有顾客时,就坐在电脑前看书写作。那时,电脑还是稀罕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当地报纸和电台先后进行采访,报道出去后她成了文学爱好者圈里的名人。

长篇小说引爆网络

“小陈发屋”里的文学爱好者络绎不绝。有慕名来拜访的,也有来交流文学创作的。

有天,一位作家登门造访。他看过陈之秀的文章后挺认可,说我给你推荐一个文化公司吧。

陈之秀就此认识了人生中第一个伯乐:贾西贝。看了她带去的文稿,贾西贝连说文笔不错,于是约她写一部长篇小说书稿,并支付了定金。钱虽然不算多,但是第一次靠写作挣到钱,陈之秀知道自己的路走对了。

此后,陈之秀几乎把所有空闲时间都用在了小说创作上。3个月后,她交上了书稿,贾西贝提出了修改意见,并请来专业作家帮忙指导。在这些师友帮助下,陈之秀的写作水平迅速提升,很快掌握了小说创作的规律。

可惜,因一些原因书稿未能出版。为了试探自己的小说是否受欢迎,2006年,陈之秀把20万字的小说《成都,一个少妇的故事》贴到了网上。结果,网友反响强烈,短短一周的时间阅读点击量就超过了百万,“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哟!”

此后,她一边剪发,一边写书。后来,有文化公司找她帮忙编写学生书稿,还有老板找她帮着写自传,“就是现在说的枪手”。写作业务越来越多,她干脆关了理发店,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

这期间,她觉得日子是充实而快乐的。

北漂修炼成名家

陈之秀的职业转型之路越走越宽。

她结识了年少时心仪的诗人杨牧。杨老师劝她,给别人写东西虽然能锻炼文笔,可惜却不能署自己的名字。于是,陈之秀先后应聘到成都的都市报和杂志社,当上记者、编辑。

陈之秀很中意杂志社的工作,业余时间还能搞自己的创作,她以为自己会一直在成都待下去。一个意外的见面,再次改变了她的生活。

2007年夏,《火花》杂志执行社长到成都出差,在朋友引荐下两人见了面。一番沟通,相见甚欢,这位社长希望陈之秀到北京发展。考虑再三,陈之秀决定前去北漂,“我觉得北京的平台还是更大一些。”

2007年底,陈之秀来到北京。她先是做编辑,主编一本文学期刊。后来感觉不解渴,“觉得记者更能锻炼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她又跳槽,先后在京城数家媒体里任职,现在是《食品界》杂志的资深媒体人。

媒体工作让陈之秀的文字遍地开花。除了工作,她还一直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2008年,陈之秀把当年网络上火爆的小说修改后,出版了《成都情史》和《我能不能复活》两部长篇小说。从2005年左右开始创作,到最终出版成书,这背后经过了不少曲折。至今说起此事,她还忍不住感慨:“就像做了一场梦……”

2010年,陈之秀同时开始创作两部新小说。书里有复杂的人性,也有忠贞的爱情;有社会的险恶,也有生活的欢欣。书稿写成后,一部命名为《黑夜的眼睛》于2015年10月出版,另一部《走向都市的女人》(暂定名)有望于今年底上市。

陈之秀在北京扎下了根,创出了一番天地,父母姐弟都跟着不少受益。“我向他们证明了,一个女孩也有自己的价值!”

从一无所有的农村女孩,到现在小有名气的城市白领,她说要感谢生命中遇到的各位老师和朋友,特别要感谢文学之梦。“是文学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也一定会把写作进行到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