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的意义

2016-11-04 16:06朱湧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精神文化企业

朱湧

“文化”一词,泱泱中华古来有之,最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的意思大抵是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可见,“文化”一次表现的是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对品德教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文化”一词的意义范围也不断延展扩大,八十年代初,美国学者率先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对“企业文化”的释义,欧美国家自成一派,但我倒想运用中国古来对“文化”一词的理解,延伸至此:所谓企业文化,最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企业的经营哲学。它并不迫使员工遵从某种教条,而是通过潜移默化,使员工自觉形成某种价值观,来判断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的好与坏、善与恶、正确与错误、是否值得效仿。企业文化,就是一种对企业员工性情的陶冶,对企业人品德的教化。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共同意识和价值观念,对企业员工以一种导向作用。即它能把企业职工个人的目标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企业需要有一系列的策略来引导员工,因此,如果有了一个适合的企业文化,职工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理念,形成一股力量向既定的方向努力。

首先,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行为准则起到了规范作用,但它并不是依赖企业的迫使,而属于一种以共同价值观念为依据的软约束机制,引导约束员工的行为,使之自觉认识到该做什么而不该做什么。

其次,它作为一种共同意识,对企业员工有一种凝聚作用,它会聚集起一批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员工,在相互认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氛围里,为共同的价值目标而努力,使企业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最终赢得竞争的胜利,求得企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到,近年来公司面临火电施工行业的激烈竞争,市场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同时,经济格局转型发展势必会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当口,如果企业失去了人心、精神,就会掉入危险的泥沼。

再次,它对于企业员工还有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注重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尊重企业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从根本上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企业文化的特点

企业文化并不等同于企业目标,它一旦形成后,会在潜移默化中,滋养每一个企业人。那么,企业文化又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企业文化具有无形性

企业文化并非企业的有形资产,但其重要程度决不低于为企业直接创造价值的机器。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意识,是被抽象出来的。它是一种信念、道德力量、行为规范,并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地影响着员工的行为。

第二,企业文化具有独特性

就像每个自然人有他的个性特点一样,每家企业都有它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并独具有该公司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个性化的表现。企业文化的形成,与每个企业的发展历程、自身构成,甚至所处的时代背景、国家文化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日本著名的松下电器,奉行的企业文化便是由创立者松下幸之助订立的“松下七精神”,包括了“产业报国之精神、光明正大之精神、礼貌谦让之精神、奋发向上之精神”等,这与日本民族深入骨髓的武士道精神也有关系。因此,我认为,我们企业的文化也应当符合现今时代的潮流,创造“承诺服务、诚信负责”的企业文化。

第三,企业文化还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后,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长期的影响,不容易受到外界形势的干扰和变化。但,另一方面,企业文化正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产物,只有在立足于企业特色和特征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社会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剔除原文化中积淀的消极成分,才能使文化不断的升华与提高,保持企业内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长久不衰。这就要求我们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形成后,不断开拓创新,紧跟时代脚步,套用一句流行用语,需要我们“HOLD”住市场改变而带来的文化蜕变。

三、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台设计精密的大设备,那,企业中的员工无疑是这台机器的零部件。虽然单独来看,每个零部件都并不起眼,但是,一旦有零件的损坏和消耗,无论是多精巧的设备,都不可能再运转自如。因此,我认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反映广大员工的思想文化意识,尊重每位员工的精神诉求,通过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最终,共同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宝洁公司的前董事长Mr. Dupree曾说:如果你拿走我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我们的人,十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可见,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和企业效益的创造者,员工本身也就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企业的创业、发展在于人,企业的做大、做强的根本也在于人,企业做出价值、传播价值的关键在于人,企业的发展成果最终受益者是人。无论是建设企业文化,还是要使企业文化发挥作用,首要前提是以人为本,重视员工的权益,企业内部要保持相对畅通的信息度,尊重并发挥外部社会监督、内部企业工会、职代会等组织的职能,企业的重大决策必须设法让员工共同参与,让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进而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无限忠诚。

那如何才能使员工最大程度的认同企业文化?国内许多连锁企业喜欢叫员工统一着装,每天早晨搞升旗仪式,集体背诵企业精神,但这种“运动式”的文化宣传真的能使员工心甘情愿认同企业文化吗?

我看未必。我想,要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需要企业做到“三个人”——把员工当家人、视员工为主人,塑员工做贤人。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人文氛围,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相关人员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要高度重视企业相关人员,特别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员工只有把为企业效力看成是一种幸福和自愿的行动,并上升到对企业感恩的精神层面,企业文化才有活水源泉不断提升,企业整体风貌才会气宇轩昂、生机勃勃;企业效益才能与时俱进、与日俱增;企业才能不断进步、发展、做大、做强、做久、做得有价值。世界知名企业麦当劳通过‘尊重人权,对员工进行激励,使员工个体的目标与企业的总体目标协调一致。在麦当劳,职工不论职位高低一律以大哥、大姐相称,不准加任何头衔,甚至可直呼职员的名字,使员工感到公司有人情味,有种归属感。

由于我们施工企业受限于行业性质,长期在外施工,员工的休息与生活也异于一般性企业,正是这种特殊性,才对于拼搏自强的要求尤其重视。具有我公司特色且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一定要做到以人为本,公司一定要突破固有思维定式,在做决策时能做到一切以务实为第一前提,只有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本身所具备的这种拼搏精神,看到企业对于未来的无限憧憬,大家才能克服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甚至愿意做到为了企业的生产,发展而不惜牺牲掉自己的部分利益,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企业必须重视人才,即使一时有困境,大家也会同心协力,共谋发展。

一个具有创新超越精神以人为本的企业,才能长期不断发展,而永不倒退。因此,要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首先必须要让广大员工明了我们的企业文化,并且以实际行动告诉员工我们的企业文化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企业的灵魂,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有通过企业自上而下的一体化宣传,把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进入我们的血液,让我们每个电建人都感到自己工作的神圣性和非凡意义,以此来带动我们和企业共同进步。总而言之,在艰巨严苛的市场环境之下,除了工程建设之外,更有必要发挥企业文化的领导作用,凝聚广大员工,共同为公司实现“成为电建领域最具竞争力的企业”的愿景而努力。

猜你喜欢
精神文化企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