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379例患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分析

2016-11-04 03:47崔小健张嘉懿沈永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病原体阳性率标本

崔小健,张嘉懿,沈永明,管 卫,司 萍

(天津市儿童医院检验科 300000)



·论著·

14 379例患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分析

崔小健,张嘉懿,沈永明,管卫,司萍△

(天津市儿童医院检验科300000)

目的分析患儿常见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及其感染特点。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14 379例患儿血清,分析不同性别、季节、年龄段、病种的呼吸道9项病原体感染情况。结果3 392例标本(23.59%)病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其中肺炎支原体(MP)的阳性率最高,为18.77%;混合感染361例,主要是2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男性患儿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21.46%)显著低于女性患儿(3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73,P<0.05)。各年龄组(0~30 d、~6个月、~1岁、~3岁、~9岁、~18岁)的检出率分别为0.2%、1.8%、15.36%、34.46%、39.73%、30.7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07.87,P<0.05)。秋、冬季MP检出率高(24.42%、23.01%),春季乙型流感病毒(IFu B)检出率最高(15.13%),夏、秋季嗜肺军团菌(LP)检出率较高(0.78%、0.80%);该院15个科室比较,耳鼻喉科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最高(43.9%)。结论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率与性别、季节、年龄段、病种相关,针对性地进行防范,具有临床意义。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患儿;间接免疫荧光法

呼吸道感染(ARI)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主要检测:5种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u A)、乙型流感病毒(IFu B)、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4种非典型病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嗜肺军团菌型(LP)、Q热立克次体(COX)。由于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且因不同国家、不同省市和地区而有所差异[1]。为了解天津地区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现检测14 379例患儿9种呼吸道病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儿14 379例,男8 725例,女5 654例;年龄0~18岁。所有患儿痰或咽拭培养为阴性,排除细菌性感染。

1.2仪器与试剂主要仪器为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BX51型荧光显微镜。采用9种呼吸道联合检测试剂(Pneumoslide IgM),西班牙VIRCELL公司,检测包括LP、MP、COX、CP、ADV、RSV、IFu A、IFu B、PIV等9项病原体的IgM 抗体。

1.3方法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9种病原体的IgM 抗体,对标本的采集、保存及实验人员的操作步骤均严格参照试剂说明书要求进行。抽取患儿静脉血2~3 mL,2 h内分离血清,8:00之前收集的标本当天进行检测,8:00之后收集的标本,2 h内分离血清后存放于2~8 ℃冰箱保存,次日进行检测。应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9种病原体有1种病原体 IgM抗体阳性即判定为阳性标本;每次实验都设立阳性和阴性对照,确认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试剂盒的有效性。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比较14 379例标本病原体抗体阳性3 392例,阳性率23.59%。MP阳性率最高,占18.77%,其次为IFu B,阳性率6.20%。见表1。

表1  9种病原体检测阳性结果比较

2.2呼吸道病原体合并感染检测结果比较14 379例标本中,混合感染361 例,2种病原体合并感染为MP+IFu B最多(304例),感染率为2.5%,其次为MP +LP、IFu B+ PIV,分别为0.14%、0.13%。MP和IFu B在合并感染中比较常见。见表2。

2.3不同性别患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比较14 379例标本中,男性患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1.46%(1 872/87 25),女性患儿为33.92%(1 918/5 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73,P<0.05)。

2.4不同年龄患儿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比较14 379例标本中删除47例年龄信息不全。14 332例标本的各年龄组(0~30 d、~6个月、~1岁、~3岁、~9岁、~18岁)的检出率分别为0.2%、1.8%、15.36%、34.46%、39.73%、30.73%,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7.87,P<0.05)。各年龄组对不同的病原体的易感性不完全一致,但各组中MP的感染率均为最高。见表3。

表2  14 379例标本病原体合并感染检测结果比较

表3  不同年龄组患儿病原体IgM阳性率检测结果比较[n(%)]

表4  不同季节患儿病原体IgM阳性率检测结果比较[n(%)]

续表4  不同季节患儿病原体IgM阳性率检测结果比较[n(%)]

2.5不同季节患儿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比较春季IFu B检出率最高(15.13%,χ2=680.43,P<0.05),秋、冬季MP检出率高(24.42%、23.01%),夏、秋季LP检出率最高(0.78%、0.80%)。见表4。

2.6不同病种患儿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比较14 379例标本排除42例病种信息不全。14 337例标本中,与门诊、呼吸科、感染科、心脏内科、内分泌科、肾脏科、消化科、风湿免疫科、新生儿科、急救中心、烧伤科、血液科、神经科、普通外科比较,耳鼻喉科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6%,χ2=594.52,P<0.05)。见表5。

表5  不同病种患儿病原体IgM阳性感染检测结果比较(n)

续表5  不同病种患儿病原体IgM阳性感染检测结果比较(n)

3 讨  论

随着环境污染和抗菌药物的滥用,机体免疫力下降,儿童因其免疫机制的不完善更容易感染各类病原微生物,除常见的细菌、病毒感染外,还可感染非典型病原体,包括LP、MP、COX、CP等[2-3]。一种病原体可造成多种临床表现,同一临床表现又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4]。本研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血清中9种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其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良好,结果容易准确判读,快速、方便,可较大缩短检测周期[5-6]。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依据,同时也为该院及该地区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本研究结果表明,病原体感染阳性率以MP最高,达18.77%,与国外报道的5.5%~21.0%相一致[7]。混合感染以MP+IFuB为主,与东莞、武汉地区研究相似[8-9]。有学者认为MP阳性率较高,可能与广谱抗菌药物滥用有关,不合理使用,对不敏感的MP增加感染概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14 379例患者中男8 725例,女5 654例,男女比例为1∶0.65,提示女性更易感染呼吸道病原体。与邓楠等[10]报道的相一致。3~9岁儿童感染例数最多,阳性率为39.73%,与孙彬等[11]报道的北京地区4~14岁患者病原体检出率最高相似。可能与这部分患者均处于学龄前或学龄期,人群的密集接触及相互传染的概率较多相关。

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及流行与季节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LP、MP、IFu B 在不同的季节里检出率有明显的差异,其中MP在秋季和冬季的感染率较其余2个季节高,与其流行病学冬季高发的特点相符。 MP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没有细胞壁的病原体,对呼吸道上皮细胞有特殊的亲和力,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发病机制是由于其穿过宿主呼吸道黏膜表面的黏液纤毛层,黏附于黏膜上皮细胞,释放有毒代谢产物,导致纤毛运动减弱,细胞损伤,引起呼吸道相关症状[12]。IFu B在春季的感染率最高,主要是该地区春季天气干燥,容易出现口干、咽干等现象,从而使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导致病毒侵袭并迅速繁殖,引起呼吸道疾病。IFu B主要侵入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引起细胞变性、坏死乃至脱落,造成黏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加,从而产生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干咳,以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当病毒蔓延至下呼吸道,则可能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和间质性肺炎[13]。该地区LP在夏、秋季的感染率较其余2个季节高,推测天津夏季很热,秋季未供暖之前天气较冷,这段时间空调军团菌的孳生地的高频率使用造成其阳性率增高,加之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极易被感染。LP是一种兼性细胞内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天然淡水环境或人工水域中,在自然界长期存活,可感染人巨噬细胞,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和院内感染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国内外常暴发流行。

该院为儿童专科医院,本组对各个病种分析显示,与门诊、呼吸科、感染科、心脏内科、内分泌科、肾脏科、消化内科、风湿免疫科、新生儿科、急救中心、烧伤科、血液科、神经科、普通外科比较,耳鼻喉科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总检出率最高,为45.6%。原因可能为儿童期呼吸道感染疾患多伴有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发生[14-15]。本研究结果说明,重点提示相应临床进行有针对性的呼吸道9项病原体检测,有助于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避免病情延误。

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一种目前高效、实用的病原体检测技术,为该院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和不同疾病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为该地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大量的实验数据,也为不同季节进行有效的病原体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更为临床诊断及抗感染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王梅.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2):117-118.

[2]田爱丽,周力音.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病研究[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1,22(6):66-67.

[3]马红玲,王和平,郑跃杰,等.门诊和住院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比较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2):1509-1510.

[4]周一平,陆学东,陈小可,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非典型病原体与病毒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8):901-904.

[5]耿素珍.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多种呼吸道病毒快速检测方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8,24(5):477-478.

[6]陆学东,陆长东,周一平,等.呼吸道病毒感染多重、快速检测技术[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6,26(8):760-761.

[7]周新华,宋新民.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学及血常规检测的价值意义[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1):120-121.

[8]莫伟平,张泳仪.13 24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 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7):2577-2579.

[9]李长振,饶菁菁,黄永国,等.武汉地区12 12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非细菌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8):749-752.

[10]邓楠,李娅.1 821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种类及特点[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0(7):127-129.

[11]孙彬,吴纯,韩冰,等.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22(7):604-607.

[12]孔丽梅,周立萍,李超,等.章丘地区下呼吸道感染儿童病原学检测及CRP、hs-CRP、白细胞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2011,17(4):30-32.

[13]吴茜,温柏平,杨跃煌,等.住院儿童下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5年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2):131-133.

[14]Mizuta K,Abiko C,Aoki Y,et al.Analysis of monthly isolation of respiratory viruses from children by cell culture using a microplate method:a two-year study from 2004 to 2005 in yamagata,Japan[J].Jpn J Infect Dis,2008,61(3):196-201.

[15]曾攻,王晓红,俞惠,等.上海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8,26(9):527-532.

Analysis of IgM of pathogens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14 379 cases

CUIXiaojian,ZHANGJiayi,SHENYongming,GUANWei,SIPing△

(DepartmentofClinicalLaboratory,TianjinChildren′sHospital,Tianjin300000,China)

ObjectiveTo detect the IgM antibodies and epidemiology of pathogens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ethodsThe serum of 14 379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cases in Tianjin Children′s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detected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and th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of different gender,season,age and pathogens were analyzed.ResultsTotally 3 392 specimens (23.59%) were positive for IgM antibody detection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MP with 18.77% was highest; 361 cases were mixed infection,mainly including two kinds of infection pathogens.The positive rate of respiratory pathogens in male with 21.46%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33.92% (χ2= 274.73,P<0.05).The positive rate in different ages groups (0-30 d,-6 months,-1 years,-3 years,-9 years,-18 years) were 0.2%,1.8%,15.36%,34.46%,39.73% and 30.73% respectively,the highest infection rate was found between 3 to 9 years old children,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 407.87,P<0.05).The highest rate of MP were found in autumn (24.42%) and winter (23.01%),the highest rate of Influenza B virus (IFu B) was found in spring (15.13%),the positive rate of Legionella pneumophila (LP) was high in summer (0.78%) and autumn (0.80%).Comparison with the 15 departments,the children of otolaryngology with the positive rate of 43.9% was the highest.ConclusionThe infection ratios of respiratory pathogens were related to gender,season,age and pathogen.These findings provided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different seasons and population.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pathogens;children;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崔小健,女,检验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学研究。

,E-mail:895917667@qq.com。

10.3969/j.issn.1673-4130.2016.19.002

A

1673-4130(2016)19-2663-04

2016-02-11

2016-04-11)

猜你喜欢
病原体阳性率标本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