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陆良优势 打造云南版“江南水乡”

2016-11-05 02:36陆良县委党校课题组
创造 2016年6期
关键词:陆良县江南水乡特色

文/陆良县委党校课题组

发挥陆良优势 打造云南版“江南水乡”

文/陆良县委党校课题组

“绿色引领、景点拉动、水乡吸引、人文特色、饮食文化”,让陆良真正成为昆明的“后花园”。

陆良是云南最大的坝子,“三山、四水、七寺八庙、八大景致”名扬国内,四通八达的新旧水道、河流、小坝塘等历来是陆良的骄傲,有着发展特色旅游的独特优势。发挥这些优势,以“绿色引领、景点拉动、水乡吸引、人文特色、饮食文化”的长远发展思路,打造成云南版的“江南水乡”,让游人坐船游遍陆良、观看陆良美景、玩味陆良文化、购买陆良“良品”,让陆良真正成为昆明的“后花园”,对陆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陆良县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分析

(一)资源优势。

1、绿色自然资源丰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陆良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着丰富的绿色自然资源。

一是地质资源奇特。陆良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四面环山,中间是开阔平坦的湖积盆地,是云南省第一平坝,坝区面积772平方千米。著名的三山(龙海山、牛头山、终南山),四水(马长湖响水、石墙寺转水、板桥湻水、摆基叠水),八大景致(龙海晴岚、大觉晓钟、牛山清署、 高松扫地、五峰秋月、鲁昌禁蛙、 泸沟夜月、旧城烟柳),处处巧夺天工,让人留恋忘返。“绿”是共同的特点,五峰山、鱼体大箐、牛头山等处处绿意盎然。五峰山森林公园曲径通幽,移步换景,各具异彩。鱼体大箐有原始森林,树古藤老,密荫匝地,清幽宁静,这里叶筛阳光撒碎金,风送林声奏悠音,溪流叮咚,鸟鸣不断。

二是坝子水乡特色明显。水是人类的生命源泉,任何一个地方有水则灵。陆良县有中枢、同乐、板桥、马街、三岔河五个坝区镇(街道),其最大特点就是有四通八达的沟、河与新老盘江相连相通,形成了陆良坝子772平方公里的一张水网。陆良历史上曾名曰同涝、同乐、六凉,主要是每逢雨水降落,洪水泛滥成灾,陆良坝子一片汪洋,先后取名曰“同涝、六凉”,可见当时水资源的丰富。陆良境内的南盘江,简称盘江,古名叫河;属珠江(西江)水系,发源于马雄山;经沾益、曲靖至响水坝入陆良县,自东北向西南,最终流入珠江。为了从根本上根治水患,在党的领导下,陆良人民分别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坚持西桥炸滩,70年代末人工开挖了全县境内57.9公里长的新盘江(人工运河)。盘江上3道节制拦河闸、1座水电站、10多座公路桥、17座人行桥,造型各异,有的似巨人之口,吐纳江水;有的如卧波长虹,连接西东;有的拱吊平桥,车来人往。运河东堤顶宽10米,西堤顶宽7米,河岸面护石4米多高。余部及两背植于翠柏,林高数米,形成了25公里的绿色长廊,江水清澈,波光粼粼,如银河,似素带,翠边相夹,飘绕于陆良平原,实为境内一大壮景。与新盘江相连接的东西支流纵横交错,贯穿中枢、同乐、板桥、三岔河、马街、大莫古、小百户、芳华,蜿蜒小溪曲折流转,与东西南北众多池塘、湖泊、水库、湿地连为一体,编成了云南第一水乡水系网。

三是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陆良龙海、活水、召夸等乡镇树木品种多,可观赏古树多,还有壮观的陆良坝子。站在召夸镇眉毛山上或龙海山上,整个陆良坝子尽收眼底,江河似带,湖塘如镜,阡陌相连,公路两旁林木掩映,村落星布,炊烟袅袅,景色宜人,气象万千,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四是地方特色产品充裕。陆良具有众多旅游产品资源:是全国蚕桑基地第一县,丝绸深受省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陆良皮革城享誉省内外,成为县内旅游购物的首选之地。还有天然绿色产品野生菌种类繁多,是上乘的食品;山羊乳饼被称为乳制品中的软黄金等。

五是饮食文化资源丰富。陆良餐饮有着悠久的历史,“黄氏米线”为主的陆良米线远近出名。“罗氏甜点”麻依馓子颇受游客喜好,“阎芳桥”酱菜有着悠久的历史。

六是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条件较好。全县总耕地资源89.58万亩,其中水田38.86万亩、旱地49.50万亩,且较为平整,有利于机械化种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特点,也是陆良县特色农业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最大亮点。2015年粮食作物播种101.54万亩,实现粮食产量37005万公斤;生猪存栏85.325万头,出栏185.21万头,实现肉类总产量23.216万吨。完成水产养殖3万亩,实现渔业产值2.37亿元。建设晚熟优质红提葡萄示范园和优质水果生产基地5.1万亩,实现产值4.35亿元。全县优质水果占60%,一年四季都能生产,水果商品率达80%;森林总面积达114.38万亩,森林覆盖率38.3%。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无公害、绿色、有机、优质、生态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陆良具备有利的条件。

2、人文资源多样。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给陆良留下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一是拥有神秘的爨文化。公元2至7世纪,即东汉末年至唐初天宝年间的520余年,以爨兴、爨琛、爨龙颜为首的爨氏家族,以陆良为中心开创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云南古滇文化三个极具代表性的文化高峰之一——爨文化,使陆良这个小县城成为了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名邦,也因此被称为是爨乡、爨文化的发祥地。现存的爨龙颜牌立于马街镇薛官堡村。

二是拥有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陆良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县,有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种宗教。经县政府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43处,其中佛教寺庙27处,伊斯兰教清真寺11处,道教宫观3处,天主教1处,基督教1处。县城保存完好的大觉寺,“始建于元,重修于明万历”,寺内的千佛塔,系七级六角密檐式实心砖塔,高18米,塔身自塔基向上逐级收缩,每级六面皆以方形小孔组成,每一小孔为一小佛龛,龛内尽镶陶制释迦牟尼像印砖,实为陆良的一大特色。

三是人文特色显明。陆良历史上人才辈出、钟灵毓秀。早在明嘉靖21年(1542年),就在县城西门建学宫,殿、庑、堂、斋、池、亭、坊、壁一应俱全,主体为大成殿,尊孔子为天下集大成者,所以学宫实为陆良的文庙;清嘉庆13年(1808年)建文昌宫,设陆良第一座书院凤山书院;清同治13年(1875年)建钟灵书院。漫步陆良街头,书声朗朗、琴音回绕;行走在县一中、文化小学和盘江小学,从那些仅存的学宫、文昌宫残瓦断壁间,努力回想当年端肃的建筑群落中,诸多门生结庐静读、弦歌不绝,并得意地想象自己像那些秀才进士们披红跨马、鸣锣开道经过文昌阁、捷报阁、文明坊和开科第一人坊的壮观场景。循着历史的足迹,从这些文曲星升起的地方,走出了一大批留学欧美的文人学士,以及毕业于黄埔和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戎马将军,如护国上将殷承瓛、抗日中将孙渡、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陈世俊中将及邵博文、李昂生等名人都出自陆良,成为陆良的骄傲。

(二)区位优势。

1.近石林优势。陆良县距石林仅30多公里,可以依托5A级景区大旅游品牌优势,重点发展“生态休闲度假”的乡村旅游,实现陆良与石林、昆明互动、错位发展,形成“看在石林,玩在陆良”、“观光在石林,度假在陆良”的旅游休闲度假发展新格局,把陆良打造成为昆明名符其实的度假后花园。

2. 交通优势。陆良县居南盘江上游,隶属于云南曲靖,位于滇中一小时经济圈,素有“滇东明珠”之称。北与马龙县、麒麟区接壤,东与罗平县为邻,南与师宗县、石林县相连,西与宜良县为界,326国道、324国道、南昆路、曲陆高速穿境而过,交通极为便捷,为陆良乡村旅游扩宽客源市场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二、打造云南版“江南水乡”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水生态保护,系统整治江河流域,连通江河湖库水系,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陆良现有水域面积5.19平方公里,分布在全县大小水库、大小坝塘和众多沟渠河流。全县年径流量8.5亿立方米,南盘江过境流量每年约12亿立方米,但全县蓄水工程总库容1.9亿立方米,蓄水能力弱的特点毫无置疑地显现出来。针对陆良农业大县这一特点,只要按照五中全会的要求,通过数年的持续努力,将新盘江两侧所有新老水系全部修复连通,使之连通江河沟库及大小坝塘,并将沿岸两侧道路硬化绿化,形成贯通同乐、中枢、板桥、三岔河、马街、大莫古、小百户、芳华等乡镇的水网、路网和防风网,并使所有水系终年保持1米以上的水深,这对陆良的良性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第一,可以缓解陆良旱情。终年蓄水,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的储水量,这样既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又从根本上缓解了陆良的旱情,还可以渐渐恢复原水生物,为广大人民和游客提供天然的游览垂钓场所。另一方面,又能抗旱防洪,进一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二,可以极大地改善陆良的生态环境。陆良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受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影响及生态系统的破坏等,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平衡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克服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恢复和修复森林、草原、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增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稳定农牧业生产,是全县经济发展需要面对的长期挑战,更是我们奔小康努力追求的目标。新老水系连通和沿岸两侧道路硬化绿化,将会极大地改善陆良的生态环境,使陆良空气更加湿润,山川更加秀丽,交通更加便捷,使陆良这一云南第一大坝子成为典型的“江南水乡”,让大坝子的村落、田园掩映在阡陌交错、绿树环抱、溪水萦绕之中,一个婀娜多姿、绚丽丰盈,焕发出长青的气息和勃勃生机的陆良就会留住游客欣赏、品味这一美轮美奂的“江南水乡”,让772平方公里的大坝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鱼米之乡、富裕美丽的小康之乡。

第三,可以推进绿色发展进程。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是五中全会坚持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要求。将陆良以新盘江为中心左右两侧新老水系全面修建连通,沿岸两侧硬化绿化,把陆良打造成云南版“江南水乡”,构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带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生态综合治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提供重要保障,为陆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引水入城,增加城市灵气。从响水坝水库引水入城,能提升城市品味,让县城的所有水系流淌起来、“活”起来,城市就会充满生机和灵气,就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到陆良观光、旅游。同时,在新城区开挖建设人工湖,这样水乡陆良就有可能成为昆明的“后花园”,让以县城为中心,连通板桥、三岔河、马街、芳华、大莫古五个卫星城镇活起来、美起来。

第五,可以为高原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打下坚实的基础。“地不平、水不丰、田不肥、产品难卖”过去一直是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瓶颈,新老水系连通后,可以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让优质高效农产品成为陆良的名片,成为人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第六,可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生态环境的大发展推动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以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拉动农业产业的大发展,最终促进农民的大增收。

三、陆良县展现“水乡特色”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近年来,在建设生态旅游大省的鼓点中,陆良县在发挥资源和人文优势上迈开了前进的步伐,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果,但也显现出了许多的问题。

(一)对水乡特色重视不够,缺乏全局的统筹规划。

一些领导对发展特色生态旅游认识不到位,缺乏统筹考虑,长期身在陆良就觉得没什么特色,没有看到陆良水乡旅游广阔的市场前景,没有重视坝子水乡这一其它地方不能复制的特色,在发展上缺乏统筹规划或基本没有这种发展思路。加上发展这一产业耗时较长,政绩体现较慢,一些领导就不愿也无心做好这一事业。

(二)对特色资源挖掘不够,缺乏有效利用。

陆良县虽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但坝子水乡这一最大的特色没有得到挖掘和利用,纵横交错的水道有的被填埋,有的变成了臭水沟和垃圾沟,交通连接度不高,靠水相连的格局没有形成。竹子山、五峰山、鱼体大箐、活水乡、龙海乡及小百户都是大家乐于前往的度假胜地,每个周末,到这些地方游玩的人达1万多人,可大家都普遍反映没有配套旅游,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

(三)优惠政策有限,资金投入不足。

陆良县长期以来就是吃饭财政,多以省和国家的财政补助才能维持开支,这些年县级财政投入极少,主要只是靠项目支撑,建设了马街中原泽的河道,其它河道治理的力度较小。

四、打造云南的“江南水乡”,做好特色大旅游的对策

(一)实施“绿色引领”战略

切实下大力气保护好五峰山、鱼体大箐等原始森林,对支锅山、小寨、黑桃村、黑木等片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在龙海山西坡面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让陆良有名的龙海山绿起来;要通过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全县每年以3-5%的速度增加森林覆盖率。同时,在县城西南方向种植若干条防护林,解决好县城风沙大的问题。通过这些举措,才能真正让县城干净起来,也才能还原“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意境。同时,加大陆良绿色产品生产力度,要通过测土配方以工厂化方式生产、使用农家肥进行改土;以加大农业机械化力度使耕作层变深;以品种改良从源头上增强作物抗病虫害能力;以滴灌、喷管等技术推广实施节水农业;以实施生物多样性开发还原真正意义上的“原始农业”,以此实现环保无公害、高效有市场的高原特色农业之路。

(二)推进“水乡吸引”工程

针对陆良实际,要根据五中全会指出的“退耕还湿、退养还滩”的总要求,以立项目的方式,有计划分年度把新老盘江主流与钉子河二期工程改造后的水系贯通,同时把与白水塘相连的杜工河南端与钉子河水系相连,就可以实现坝区主要水系相连、游船可以畅游的目的。在保护好现有坝塘水塘的同时,有计划地恢复部分田间坝塘、水塘及河流、水渠,进一步解决好“可装水、能装水”的问题,才能有效地改变陆良是个旱坝子的现状。将有限的财力用在水道改造和坝塘建设上,以上游大坝冲水库改扩建和响水坝水库作为重要水源加以保护利用,发挥新南盘江闸门作用,协调解决好保住河流有水与下游水利发电的问题。另外,应认真组织实施从响水坝引水入城工程,增加城市的灵气。一方面有水才能增加农业生产潜力,另一方面也才能真正实现让河中终年流动清清的河水,两岸满布绿树,营造出一个极具文化品味的云南版“江南水乡”。

(三)打造“人文特色”景观

文化是行走的经济,没有文化支撑的旅游终究没有出路。在今后的发展中,一要走文化品牌之路,在沙林、五峰山沿线,以爨碑为依托,着力打造爨文化品牌。要以统一的标示展示爨文化,建设爨文化展示馆,引导乡村旅游经营者发展爨文化特色歌舞,饮食也要体现爨文化特色,让游客玩在爨文化中,吃在爨文化中,享受在爨文化中。二是要以殷承瓛、孙渡、陈世俊将军等军界名人和彭会权、焦家良等近代和现代商界名人故居及现代产业为载体,打造人文品牌。切实保护好殷家大院、彭家大院、金家大院等历史文物,有计划地加以修缮,以孙渡后人及家族筹资为重点,有计划地修建孙渡故居及孙渡将军广场。

(四)助推“景点拉动”效应

一是要以4A级彩色沙林为依托,积极协调解决好开发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沙林升级改造速度,打好尹旗、薛官堡“温泉度假、生态旅游”这张牌。同时,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协调解决农户育秧用地问题,以此解决好白水塘景区枯水季节有水的问题,使游客来白水塘可以常年游玩。二是以沙林、大莫古生态园、麦子河景区以依托,借鉴石林万家欢(蓝莓庄园)的运作模式,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建立具有陆良特色的葡萄园、杨梅园、杏园、梨园等观光旅游庄园。三是要积极推进乡土旅游商品的开发创新,保持特色工艺品及传统工艺的乡土气息,增加旅游发展的文化内涵,推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四是以竹子山道教场所的祈福为基础,以道家修心、养性、养生为特色主题,打造具有吸引力的道教文化休闲旅游区,形成“道教祈福——修心养性——休闲养生”的全新道教文化体验休闲与养生生活方式,以此带动竹子山、钟南山、牛首山沿线村庄的乡村旅游。

(五)拓展“饮食文化”空间

充分发展政府的引导作用,树立大旅游观念。一方面开发好地方特色土特产。对以“罗氏甜点”为中心的“麻依牌”糖甜食品开发系列产品,同时,发挥“阎芳桥”酱菜历史悠久的特点,下大力气开发系列产品,发挥像贵州酱菜“陶华碧”那样的效应。另一方面,挖掘“黄氏餐饮”潜力,开发袋装、盒装系列产品,让陆良米线进超市、进商场,达到“陆良米线”小产业大文章的效果。第三,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打出陆良“良”牌,走出陆良“良米”、“良鸡”、“良蛋”“良椿”、“良藕”之路。鸡枞等野生菌、乳饼以及人工菌可开发脱氧保鲜、干制品,“泉丰”豆腐可开发系列产品。通过互联网,把陆良山川、地物、水脉、人文和特色良品这些网络数据、资源信息整理好、更新好,让陆良这个地名、让陆良这些“良品”走向全省、走向全国乃至于东南亚。第四,建立生态型农业观光园,可在区位优势明显的华侨农场等地开辟生态型农业观光园,让游客能够参与农作劳动,参与体验农事。同时,注重发挥农场归侨具有东南亚饮食文化的特色,让游客边听故事、边赏原料和烹饪工艺、边品尝美味佳肴,重视游客的精神享受,提升乡村餐饮的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陆良县江南水乡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陆良县档案馆顺利完成12名援鄂医务工作者口述档案征集工作
文化治理现代化中乡土文化建设的途径研究——基于云南省陆良县的调研
江南水乡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发展的量化研究
陆良县总工会:举办贫困劳动力现场招聘会
家在江南水乡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美术欣赏活动:江南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