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旅游合作大有可为

2016-11-05 03:30文/易
创造 2016年7期
关键词:边境跨境云南

文/易 水

跨境旅游合作大有可为

文/易水

“1+1>2”的旅游体验,一次饱览境内外的多元风景,体验一脚在中国一脚在国外的独特心境。

无国界旅游前景诱人

从中国云南昆明出发,沿昆曼公路一路向南,穿过风情浓郁的西双版纳,伴着蓝天、花海一路到达五光十色的泰国曼谷;或是从瑞丽口岸过关北上,逛一逛热闹的边贸市场,品一品芒市的花香果香,到腾冲聆听极边第一城所沉淀的历史故事,在氤氲的火山热海中感受自然的沧桑与伟力……这样的旅游魅力,正引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的钟情。

跨境旅游——这一全新的旅游业态,如今在云南风生水起,未来更将繁花似锦。

跨境旅游“多点开花”

每天上午9时半,从昆明站开出的K9832次列车,6个小时以后即可到达河口北站,成群结队的游客纷纷出境,开始愉悦的越南之旅。

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相邻的云南,边境地带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独特的自然风光、奇异的民族风情以及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使云南边境地区拥有发展旅游业的独特魅力和广阔前景。

借助沿边优势,云南一直将边境游作为主打的旅游产品之一,不断推进旅游对外发展。

受益于中国与东盟双边关系的日益深化,以及双方对旅游发展的不断重视,跨境游正成为云南沿边开发开放中的新亮点,持续升温、“多点开花”。在瑞丽、磨憨、河口口岸人来车往的边境线上,那些浩浩荡荡等待跨境的人员与车辆队伍,或许正是云南跨境旅游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3年12月,起于中国昆明、止于泰国曼谷的昆曼公路的全线贯通,打通了中国—东盟跨境自驾游的“绿色通道”。据泰国国家旅游局昆明办事处处长查秉娜透露,在2011年,中国自驾赴泰国的人数仅为8816人次,961辆车次,而到了2015年,仅1-10月间这一人数就达到了3.83万人次,车次为1.43万,比2014年全年多了6700多人次。

当然,如果你既不热衷自驾,也没有办护照,你还可以选择办理《边境旅游通行证》来一场“边城+异国”的边境跨国游。目前,云南已有保山、红河、文山、西双版纳、德宏5个边境州市能办理该证。

2000年12月2日,中国政府批准将缅甸列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国家。2015年1月至10月,云南省接待口岸入境一日游游客440.79万人次,创汇2.99亿美元,其中中缅边境一日游游客人次和创汇各占近60%。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临沧,与缅甸山水相连,临沧市镇康、耿马、沧源三个县分别与缅甸果敢自治区、掸邦第二特区接壤。2014年7月,国家旅游局批复同意开通中国清水河-缅甸清水河-果敢-滚弄-腊戌三日游、中国清水河-缅甸清水河-果敢-滚弄一日游、中国南伞-缅甸果敢一日游等3条临沧市至缅甸的边境旅游线路。经过相关前期准备工作,中国清水河-缅甸清水河-果敢-滚弄-腊戌三日游、中国清水河-缅甸清水河-果敢-滚弄一日游2条线路已于最近开通试运行。

在沿边开放桥头堡的西双版纳州磨憨,一大波旅游项目正渐成现实。利用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独特的亚热带风情,西双版纳州正计划在磨憨打造一个国际型的动物园,园区内的野生动物可能来自于泰国、老挝等地。

同样,一国两球的跨境高尔夫旅游项目也在磨憨提出多年,规划、土地协调也都在构架当中。港中旅投资5000万元的自驾车房车营地已经在磨憨落地。“十三五”,磨憨将重点包装磨憨生态观光农业园、磨憨汽车越野跨境俱乐部等16大项目。

“1+1>2”的旅游体验,一次饱览境内境外的多元风景,体验一脚在中国一脚在国外的独特心境,这就是云南跨境旅游的魅力所在。

跨境合作“昆明共识”

旅游是沿边地区的重要优势产业,是边境跨境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域。在陆疆沿边开放深入推进“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边境跨境旅游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方式、内容和载体。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突破地域、交通和信息障碍,寻求地域间资源、产品方面的优势互补,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6年6月14日,在第4届中国-南亚博览会跨境旅游合作论坛上,来自国内外旅游学者、业内人士对“东盟南亚各国应如何进一步增强旅游合作”、“跨境旅游与城市合作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助力跨境旅游发展”等议题进行了脑力激荡。云南提出了参与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具体设想和建议。

南亚东南亚国家同样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与云南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共同建设多个双边、多边跨境旅游合作区、打造“无国界旅游示范区”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实现互利共赢是此次会议的共识。与会各方认为,云南旅游资源丰富、地缘优势明显,是“先行先试”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的首选区域。

“云南是中国唯一可以同时从陆上沟通东南亚、南亚的省,并可以通过中东连接欧洲、非洲,开拓西向贸易通道的省。近年来,云南与周边国家开展双边、多边的旅游交流与合作,为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尤其是我国中央政府将云南列为旅游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为云南参与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余繁解读说。

此次论坛全体与会者就跨境旅游合作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等方面展开广泛交流,达成了“昆明共识”。“共识”认为,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对区域内各国增强国际产业竞争、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国民收入、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游客和旅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能形成更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从而有效推动沿边地区经济社会的成长,以旅游为桥梁和载体,推进双边、多边互利互惠的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创造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

“共识”倡议:与会各国政府将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事宜纳入议事日程,争取国家之间尽快建立推进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体制机制,开展定期不定期的高层会晤和业内交流,研究解决制约跨境旅游发展的政策和问题。

国家旅游局人士也表示,国家旅游局将积极支持云南省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同时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城市合作联盟”以及旅游大数据中心和面向南亚东南亚旅游网络交易平台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另外,会中老方透露,老挝旅游文化信息部正在与中国国家旅游局协商签署发展高质量的旅游相关的备忘录,这一举措也有望在未来签署。

5个合作区将启建

事实上,在国内,“跨境旅游合作区”这一设想的提出由来已久。以边境跨境旅游开展较早的云南为例,从2005年起就陆续组织力量编制了《上湄公河国际公园发展规划》、《湄公河上游河段(黄金四角)旅游区跨国旅游线路规划》、《滇西——缅北跨国旅游线路规划》等一系列关于设立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方案,提出了四大国际旅游走廊、湄公河绿三角国际公园、中老越三国边地生态旅游环线建设等设想,建设了“一国两寨”(瑞丽市银井村)、中缅边境公园(勐海县打洛镇)等景点。2014年,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与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共同完成了省政府与国家旅游局委托课题——跨境旅游合作区研究;2015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喻顶成提出政协议案,恳请国家批准云南探索建立跨境旅游合作区;同年6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向国家旅游局递交了《关于请将云南省列为开展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试点省的函》。

2016年6月23日,云南省“兴产业 促跨越”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传来的最新消息是:今后三年和整个“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将实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八大工程,其中,旅游对外开放工程将启动5个跨境旅游合作区和5个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云南拟先选择中老、中越、中缅方向试点跨境旅游合作区——

中老方向跨境旅游合作,将建成滇西南—老挝北部国际无障碍旅游区,促进昆明—曼谷国际旅游走廊建设;

中越方向跨境旅游合作,建设昆明—河口国际旅游走廊和滇南—越北国际无障碍旅游区;

中缅方向跨境旅游合作,面向缅甸北部,建成滇西—缅北旅游圈,促进孟中印缅旅游圈建设。

云南省旅发委主任余繁表示,云南还将打造若干条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跨国旅游黄金线,加快推进旅游大数据中心和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网络交易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机构“走出去”开拓市场,引进一批国际知名的健康服务、赛事运营等品牌旅游文化企业,参与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产业整合。

据余繁介绍,中老方向跨境旅游合作,以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景洪市、普洱市江城县为重点,面向老挝北部六省,在出入境便利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跨境旅游区(点)建设、边境旅游线路开辟、跨国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科技推广与教育培训等方面深化合作,早日建成滇西南-老挝北部国际无障碍旅游区,促进昆明-曼谷国际旅游走廊建设。

中越方向跨境旅游合作,以红河州河口县、金平县、文山州麻栗坡县、普洱市江城县为重点,面向越南北部九省,在边境旅游线路开辟、跨国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跨境旅游区(点)建设、旅游客源互荐互送、世界文化遗产联合申报等方面,深化与越南北部九省的跨境旅游合作,早日建成昆明-河口国际旅游走廊和滇南-越北国际无障碍旅游区。

中缅方向跨境旅游合作,以德宏州瑞丽市、保山腾冲、临沧市镇康县、景洪市勐海县、怒江州泸水县、普洱市孟连县为重点,面向缅甸北部,在出入境便利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跨国自驾游产品开发、旅游自由贸易区建设、科技运用与管理输出、人力资源开发、旅游安全管理等方面深化合作,早日建成滇西-缅北旅游圈,促进孟中印缅旅游圈建设。

结合云南省和越、老、缅三国北部省份的地域特征和实际现状,建议从基础设施、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跨境旅游线路产品、客源市场开拓、发展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中老、中越、中缅三大跨境旅游合作区的重点任务:分别从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四个方面提出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推动出入境便利化,提升旅游信息交易平台、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厕所、旅游安全救援等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提升旅游城市、旅游区(点)建设水平,加快配套设施完善、新兴业态培育、旅游线路开辟、主题产品开发推动路线产品开发;发展旅游城市联盟,通过创新旅游营销、互荐互送客源、共建旅游品牌等开拓旅游市场;通过旅游教育培训、旅游大数据分析研发、资源环境保护等提升发展能力。

无论是自驾游,还是骑行游、背包游,随着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地区互联互通水平的提高和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启动建设,相信不远的将来,云南沿边地区跨境旅游将更为便利,旅游品质也将得到新的提升。感受与众不同的跨境旅游体验,就等待您来亲自试一试了。

腾冲北海湿地风光

概念解读

所谓跨境旅游合作区,是指相邻两国或多国在边境双方或多方划定一定国土面积,由双边或多边共同规划管理的以旅游产业为主导,通过促进旅游者和旅游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形成的旅游要素规模聚集的区域。

开展边境跨国旅游合作,将会带动双方在经贸、农业、物流等多方面合作,进一步提升两国沿边地区的开发质量和水平,带动边境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边境跨境云南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